21周4天,还没一瓶矿泉水重,中国超早产儿救治再创纪录

母婴育儿2024-03-16 04:55:28无忧百科

21周4天,还没一瓶矿泉水重,中国超早产儿救治再创纪录

出生时胎龄21周4天,体重只有450克,还没一瓶矿泉水重。经过143天精心救治和护理,宝宝健康出院,创造了全国存活最小胎龄超早产儿的纪录。

撰文 |黄思宇

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几乎呈透明状,没有自主呼吸和自主运动,体重仅450克,还不到一瓶矿泉水的重量。更棘手的是,新生儿胎龄只有21周4天,比足月生产提早了19周左右。这样的孩子能否活下来?后续如何闯过抗感染、颅内出血等可能出现的一道道难关?当时,在场的所有医护心里都没底。

这名新生儿名叫“肉肉”(化名)。2023年10月22日,“肉肉”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随后立即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过143天的精心救治和护理,今年3月13日,“肉肉”健康出院。出院时,“肉肉”体重超过8斤,呼吸稳定,自主吃奶良好,未发生颅内出血和脑损伤,各项生命体征良好。

这也创造了全国存活最小胎龄超早产儿的纪录。怀孕不足28周分娩的新生儿被称为超早产儿。目前,国内尚无21周超早产儿救治成功的记载。全世界存活的最小胎龄超早产儿是一对2020年出生在美国的双胞胎中的一个,胎龄21周1天。


经过143天悉心护理,“肉肉”体重涨到了8斤多。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怀孕20周查出宫颈过短+宫内感染,

随时可能早产

家住广东普宁的黄女士(化名)婚后6年一直没能实现当妈妈的愿望,最终选择接受辅助生殖并成功怀孕。一家人原本还沉浸在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中,但2023年10月中旬,黄女士怀孕约20周时突发下腹疼痛。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宫颈管短,伴有宫内感染,随时有早产的风险。

经过一番打听,黄女士和家人了解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在早产儿救治方面经验丰富,决定前往求助。2023年10月中旬,黄女士来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没有人能预料到,此时距离“肉肉”出生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

黄女士入院后,产科当即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各项保胎措施,希望能延长产期,给胎儿留出更多生长发育的时间。同时,给予硫酸镁等药物保护胎儿神经。然而,住院期间黄女士感染指标升高,给予升级抗生素治疗仍效果不佳。

2023年10月18日,黄女士突然宫颈口全开,医院立即开始对黄女士进行严密监护,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科室紧张待命,随时准备迎接一名超早产儿的到来,并进行紧急救治。

10月22日凌晨,黄女士开始出现宫缩,但到当天上午仍未分娩。到当天傍晚,黄女士宫缩加剧,产科紧急呼叫,新生儿科复苏团队立即启动救治预案,上级医生和在班人员快速就位。是否把握住分娩后的“黄金1小时”,将是“肉肉”能否存活下来,并拥有健全身体功能的关键。

宝宝皮肤薄如蝉翼,

心肺复苏都不敢用力

下午6时56分,黄女士顺利诞下“肉肉”,但宝宝的状态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揪心。

“全身青紫色,皮肤几乎是透明的,还没有巴掌大。没有自主呼吸,手脚不会动,完全瘫软在台上,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宗海峰全程参与了“肉肉”的救治,他坦言,能否把这个孩子救活,当时所有人心里都没底。而且“肉肉”的体重只有450克,还不到一瓶矿泉水的重量。


刚出生的“肉肉”还不到巴掌大。

让“肉肉”恢复呼吸是第一步。然而,胎龄只有21周4天的“肉肉”各个器官都还十分娇嫩。常人的皮肤有角质层、真皮层等多层细胞,“肉肉”的皮肤只有薄薄的一层细胞。在这样薄如蝉翼的皮肤上做心肺复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伤皮肤,导致出血、瘀斑或感染。

同样脆弱的还有“肉肉”的脑血管。如果心肺复苏不当,血压波动,脑血管随时可能破裂,造成严重的颅内出血,可能留下智力损伤等后遗症。

黄金抢救时间只有1小时,不允许他们有片刻犹豫,更不允许任何失误发生。一场“温柔”的时间争夺战开始了。医护人员以最轻柔的动作,小心翼翼但流畅地完成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接入、心电监护等操作,“肉肉”终于恢复了生命体征。

接下来,要在“肉肉”的脐动脉、脐静脉内分别置管。前者是为了采集动脉血用于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度,排查酸碱失衡、呼吸衰竭、低氧血症等危急状况;后者是为了给“肉肉”提供营养支持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也让“肉肉”有足够的营养进行生长发育。


医生为“肉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之后,“肉肉”被转移至提前准备好的保温箱。由于“肉肉”的皮肤比正常新生儿薄得多,普通的保温箱参数并不合适。而且,如果保温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有轻微变动,“肉肉”的内环境就容易受到影响,随时可能发生严重脱水或水肿。

由于国内外均缺乏针对如此低龄超早产儿的救治指南,“肉肉”的医护团队根据过去在特殊早产儿救治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为“肉肉”设置了合理的保温箱参数,并对“肉肉”的各项生命体征保持严密监测。

在科室的精心照护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52天后,“肉肉”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过渡至无创呼吸支持,这也表明其肺部发育状况良好。


黄女士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看望宝宝。

3月13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度过143天后,“肉肉”健康出院,与家人团聚。

“现在宝宝的情况非常好,不需要吸氧,能自主吃奶,肺部发育情况较好,体重也涨到了8斤多,各项生命体征都平稳正常。救治全程没有发生任何形式的脑出血,没有脑白质损伤,也没法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宗海峰医生告诉“医学界”。


经过救治,“肉肉”的身体状况持续恢复。

特殊早产儿救治应“做减法”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也肩负广东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深圳市临床重点学科、深圳市新生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等重任。科室早产儿抢救存活率达99.2%,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抢救存活率达96.2%。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近几年来,科室创造了多项低体重、低胎龄早产儿救治的全国纪录:

2015年成功救治全国首例孕24周、出生体重500克超早产儿;

2016年成功抢救孕23.5周、出生体重560克的超早产儿,是当时国内抢救存活孕周最小的超早产儿;

2017年成功抢救孕23周、出生体重480克的超早产儿,是当时国内抢救存活出生体重最小的超早产儿;

2018年成功抢救孕23.6周、出生体重400克的超早产儿,再次创下当时我国存活体重最轻早产儿纪录;

2021年成功救治22周+5天、出生体重仅498克的超早产儿,为当时胎龄最小超早产儿;

2021年成功救治胎龄22周+6天出生体重分别为450克、480克的双胞胎,为当时最小体重双胎超早产儿;

2022年成功救治22周+2天、出生体重仅390克的超早产儿,为当时国内存活胎龄最小超早产儿;

2023年成功救治22周+3天出生体重仅450克的超早产儿。

近三年有5例22周超早产儿成功出院,加上这一例21周超早产儿,在创造多项全国纪录的过程中,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积累了丰富的低体重、低胎龄早产儿救治经验,包括保温箱和呼吸机参数的调整,母乳、体外营养如何逐步加量,保证宝宝营养充足的同时避免消化道受损等。

“儿童和成人的生理条件已经比较接近,很多治疗可以互相借鉴,例如,对成人有效的术式改良后可以用于儿童,多数对成人有效的药物对儿童也有效。但新生儿的生理条件非常特殊,不能直接借鉴成人的治疗手段。”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林冰纯说,“特别是对于超低体重、超低胎龄的早产儿,国内外均缺乏权威指南供参考,这时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林冰纯介绍,救治和护理这类特殊早产儿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做减法”。“他们的身体非常脆弱,每一项医疗措施都是施加到宝宝身体上的,有时候医疗干预多那么两三下,甚至是多换几次尿布,宝宝的身体可能就扛不住了。”

当然,“做减法”并不意味着盲目减少救治措施,而要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在对“肉肉”的救治中,他们成功实现呼吸机撤机一次性成功。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传忠介绍,国际上,这一类超早产儿呼吸机撤机一次成功的概率约40%-50%。在对“肉肉”进行呼吸机撤机之前,他们结合呼吸机撤机试验、肺部超声、胸片等检查结果,以及过往经验进行严格评估,成功实现撤机一次成功,避免二次气管插管对“肉肉”脆弱的呼吸道造成更大创伤。

“做减法”还要建立在对早产儿进行密切生命体征监测的基础上。杨传忠主任介绍,“肉肉”曾遭遇败血症,但幸运的是,他们在败血症早期就发现“肉肉”的指标变化,及时应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加重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肠道坏死等严重后果。

最重要的是对每一位新生儿的悉心照护。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第二天,“肉肉”的身体状况已恢复得较好,可以尝试开始母乳喂养,这也有利于“肉肉”拥有更强的免疫力对抗感染。每一次母乳喂养,护士都会仔细对“肉肉”进行母乳口腔护理。

“对于脆弱的新生儿来说,很多医疗措施的首要目的不是治疗,而是预防。我们不仅要把一个小生命救活,更要考虑生命的质量,减少或避免留下后遗症,让他们未来能够像其他宝宝一样健康成长。”杨传忠主任说。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