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经典警句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大全

生活常识2024-03-01 17:56:19佚名

公务员考试经典警句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大全

1.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哪些使用频率高

一、治国 1、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4、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5、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

其言切至。”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

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

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8、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9、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10、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

修:整治。近:指国内。

闭:堵塞。 ——《管子?版法》二、治民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

邦:国。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

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 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4、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5、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6、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

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

逆:背其意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7、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8、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

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 9、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10、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11、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12、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 ——明?黄宗羲《原君》13、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

举:举动,行动。即:就。

——《文子?下德》 14、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 三、为政 1、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 ——《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

、——《尹文子》卷上 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

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 成功必须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 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

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宋史?薛极传》 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绝迹。

风:风气。 ——宋?周敦颐《拙赋》 6、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

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诗经?大雅?板》 7、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

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失:失误。

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

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

法:取法。周:合。

循:遵循。 ——《淮南子?泛论训》10、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

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四、品德1、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唐?杨炯《盐亭县令南阳邹思恭字克勤赞》2、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唐?韩愈《送穷文》3、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宋?苏洵《审敌》4、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 至:极。恕:体谅。

明:明察。 ——宋?苏轼《谢宣谕札子》5、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6、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

2. 公务员面试时都能用到哪些名言警句

二、权责篇

1.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张养浩《为政忠告》

2.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黄石公《素书》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4.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6.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三、公正篇

1.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

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3.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

4.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马光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6.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明末思想家)

3. 求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

-(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 -《逊志斋集》 朋友之交不宜浮杂。

-《抱朴子.交际》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晋)陆机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唐)高适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南宋)辛弃疾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 -《战国策》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 -《当代青年谈人生》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西)塞万提斯 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 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

-谢觉哉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 。

-谢觉哉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 。 -(罗马)西塞罗 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

-(印度)释迦牟尼 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波斯)萨迪 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

-(罗马)西塞罗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 -(英)莎士比亚 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伊索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

-(意)卜伽丘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 ! -(英)拜伦 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 -(波斯)萨迪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黎)纪伯伦 患难识朋友 。 -(苏)列宁 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英)柯林斯 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 -(希腊)伊索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

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希腊)苏拉格底 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美)富兰格林 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 -《五卷书》 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查理士 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

4.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该记哪些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能为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增色,那么,什么样的名言适合用在作文中,又适合在什么情境下运用呢?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讲解一些冲刺期要记的名言及其用法。

一、政府基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一)原句: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本身含义】国君是百姓的表率,表率端正了,还有什么能不端正呢?

【典故出处】《孔子家语·王言解》

【引申含义】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

【引用指导】可应用于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等方面

【示范段落】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这是孔夫子在几千年以前就提出的为官之道。古人在那个时候已经阐述了领导在工作中的表率作用。更多备考资料可点击

领导干部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品德高尚的干部,他的言传身教都能对周围群众起到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久而久之,这种感染力就会成为下属的爱戴之心、尊重之礼、服从之意。为官者,要在洁身自好的前提下,接受来自下属和群众的监督、建议。突出对“一把手”监督这个重点,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监督合力。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加强党的性质宗旨和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坚决反对严重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的不良现象。领导干部要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就要在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博与专”的关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处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原句: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

【本身含义】如果君主善于抓要领,那么各种事情都会处理得细密完备;如果君主喜好样样都抓,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荒废。

【典故出处】《荀子·王霸》,“明主好要,暗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引申含义】聪明的领导善于抓要点,而愚笨的领导却喜欢事无巨细一手抓。领导者善于抓住要点,一切事情都可以落实到位;领导者喜欢事必躬亲,结果是一切事情都容易荒废。

【引用指导】可应用于基层建设、公务员素质提高、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

【示范段落】古人云:“明主好要,暗主好详”。管得越多越好,意味着没有节制地去

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变成“全能选手”,进而机构膨胀,由全能走向无能。因此,转变政府职能要实现政府管理由微观把控转向宏观调控,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弱化与强化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5. 公务员考试有关治国的名言警句都有哪些

天下为公——孙中山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01.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002.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004.识时务清廉政务,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败面前是利剑。 006.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严时生廉政,官到清时更爱民。

00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失去节制的私欲,就像决堤的洪水。 010.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

011.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012.执政为民,民心所向;掌权为己,自取灭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014.管涌如不堵,能决防洪之长堤;贪欲如不除,可毁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亲民爱民民康物阜。 016.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

017.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 018.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更廉。

019.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 020.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

021.谁对腐败者同情,就是对老百姓绝情。 022.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为官。

023.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4.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5.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026.拒腐蚀永不沾,牢记“两个务必”;除私心为民众,甘当人民公仆。

027.维护公平得人心,伸张正义顺民意。 028.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029.清正廉洁无所畏惧,坚持原则人心凝聚。 030.视事业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031.官为轻,民为重;权为轻,责为重;名为轻,德为重;利为轻,义为重。 032.位不必尊显,期于无负国家;功无须丰伟,要在全意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033.做事当于世有益,为人应求心所安。 034.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

035.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为民近乎忠。 036.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

037.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 038.与民同乐乃万乐之本,为民办事乃万事之先。

039.矜持规矩,慎作方圆。 040.党心是旗,民心是尺。

041.心诚不在酒宴盛,事实何须文墨多。 042.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043.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044.是真公仆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党员切莫忘民族兴衰乃大端。

045.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 046.心里装着群众,民声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没你。

047.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是值得社会对他厚待的。 04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049.德不善则弊显,行不俭则祸生;品不端则怨长,言不实则信失。 050.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

051.党员依照“准则”行,不越雷池一步;领导牢记“宗旨”干,莫离民众半分。 052.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浓,体察民众酸甜苦辣。

053.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054.行政为公莫怕吃亏,为民造福莫怕吃苦。

055.人无骨气五尺肉,心不染尘千秋魂。 056.民有公论,身闲性懒莫从政;法无私情,品劣心贪休做官。

057.当记苍生苦,不忘鱼水情。 058.高山流水洁有情,清风明月廉无价。

059.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之基,有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之本,修德是领导干部洁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之方。 060.笋生瘠土仍怀节,竹揽长空更虚心。

061.为人谦和智则广,为官廉洁威自高。 062.贪婪,是走向腐败的通行证;自律,是坚持廉洁的安全阀。

063.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 064.知取舍,求同存异,志可行也;知明暗,弃恶扬善,品可标也;知偏正,秉公废私,名可昭也;知清浊,拒腐守德,心可安也。

065.做人一生,道德是根本,为官一任,廉洁是根本。 066.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067.民心似海,应珍惜点滴之水;权重如山,勿滥用半捧之土。

6. 公务员考试中最美的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7. 公务员国考哪些名言警句可以加分

一、领导人名言录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打铁还需自身硬

3.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

4.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5.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6.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7.“老虎”、“苍蝇”一起打

8.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9.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10.要容得下尖锐批评

11.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二、关于“学习”的名言

1.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 爱因斯坦

2.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 列宁

3.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 —— 报摘

4.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 萧楚女

5.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 高士其

三、关于“法律”的名言

1.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2.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必须颓败。——塞内加

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正因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4.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5.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关于“规矩”的名言: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2.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3.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5.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韩非子。问辩》

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8. 申论该记哪些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能为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增色,考生可在冲刺期记一些名言。申论该记的名言警句:

一、政府基层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二、政府廉政建设、法治建设方面

从申论常考的几个主题出发,提供以下适用于申论文章写作的一些名言警句,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治国篇

1.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2.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3.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4.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5.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二、清廉篇

1.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2.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3.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三、民生篇

1.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2.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需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四、文化篇

1.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

2.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