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哥师姐助考团】高考超常发挥 他们如何做到的?

时事新闻2024-03-27 02:21:11无忧百科

【师哥师姐助考团】高考超常发挥 他们如何做到的?

他们是高考冲刺期黑马,也是高考超常发挥选手。《教育面对面》师哥师姐祝考团分享冲刺备考提分经验啦!快来膜拜人间锦鲤!


王正源

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大二

高中就读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许海同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法学方向大三学生

高中就读于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


王琳

专职心理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北京市教书育人先锋

和模考相比,高考提升多少?

王正源:时间回溯到两年前的五月份,正在高考冲刺的我经历了一次“灾难”般的二模考试,由于是居家进行测试,我的状态全无,成绩一落千丈。一个月后,通过最终的高考,我相较二模提升了近二百名的名次(年级共五百七十人),完成了“自我救赎”。

许海同:我的高考成绩和此前的一模、二模成绩相比有着明显提高。海淀的模考出得很难,之前一模二模都在六百四五十左右,一模排全区八百多名,二模发挥得更不理想,排一千多名。我们前面模拟考试只能看到区排名,一般来说市排名就和海淀区排名翻一倍差不多,相当于模拟考一直是市1500-2000名左右,最后高考是689分,排全市151名,大概是模考排名的1/10。

我高考主要是选考科目发挥得比较好。我的选科是纯文组合,历史、政治和地理分别在赋分制下拿到了97、97和100分,比之前的模考都提升了1-2个档次,也就是每科基本上高了3-6分。再加上之前模考一直薄弱,甚至在一模还只考了116分的数学拿到了135分,这一点让我非常惊喜;语文和英语的发挥较为稳定地在130分-135分区间。所以整体来看的话就是数学的超常发挥和选考科目的稳定让我总体而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提分法宝是什么?

许海同:关于备考,我提分最为明显的科目是数学。作为偏文的学生,数学一直是老大难,也是我最为拉分的科目。但我始终对数学的应试成绩并不十分担心。因为各个区,尤其是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四个区的模拟题一般会比高考难,我们那年的模拟题更是如此。

我觉得首先是要稳住信心,把每次模拟题看作是一种拔高式的检验和挑战,不要因此就轻易否定自己;其次,是要根据自己历次大考的分数来定位自己的水平,进而确定复习策略:比如要是在模考都能稳定在135-140+的水平,说明基础很扎实,主要攻后面的导数、圆锥曲线压轴和创新题的后两问就行;如果和我一样,前面是110分120分的,可能就不要花过多的精力在最后一题,而是要把基础打牢、保证前面的会的不丢分。

说实话我最后高考的时候感觉卷子比模考要简单很多,把会做的都做了,填空最后一道是选对的项,有一个不确定我就只填了1个;可能扣了一两分;圆锥曲线最后还是没算对但是过程分都拿到了;最后一题最后两问也确实不太会,在考场上也比较放松,甚至第二问还写到了正确答案得了一些分,一出考场估出来的分和最后的分数一分不差。

三门选考科目我觉得各有各的重点,凝练一下的话,我觉得地理最重要的是“角度”和“逻辑”,因为地理相对而言更像是理科,强调概念的推导过程,尤其注重因果逻辑关系的全面。

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训练自己按点答题,主观题一般是一点一分,一定要逼着自己打开思路,多角度地思考材料和设问:比如自然地理“地气水土生”都要考虑一遍,人文地理的话比如政策支持、就业、基础设施、技术、运费等等的答案中经常赋分的点也都要检索一遍,不怕多答,要力求角度的全面,和每一个小点里的逻辑完整。

比如问发展优势的时候,如果光答历史悠久开发早可能不一定有分,只是因没有果,但如果后面跟上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就形成了因果链条,可能就能够踩到答案。

历史的话我的经验是要分题型来练习,比如主观题就可以分为概括题、解读题、论述题等等。解读题往往是给了一堆时间跨度广的材料,就要对材料按照历史阶段进行划分,每一段都要史论结合,再分为背景、现象、影响三个角度来分析它的历史背景,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现象就是要结合材料来提炼,影响也要分维度。

比如对本国对世界、对当时对后世、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影响,巩固了什么发展了什么,等等。论述题是要论述某一主题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分完阶段之后,每一阶段的论述也参照上述的背景-现象-影响三步走的思路就行,这样就能形成一篇详细、丰满的答案。

政治学科近年的思路也是越考越活,建议是备考时在后期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跨书本的知识,比如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不要局限于经济、政治、文化或哲学的角度,而要综合起来看待、分析;我也看到近年来新增的法律模块,有很多学弟妹说觉得法律较难,看到材料看不懂,或是觉得在看故事,把握不住法律问题和争议焦点。

王正源:回顾整个备考的过程,我认为我在下半年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节奏,开始进入一段针对性备考的状态。这里我最想给大家分享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模块式学习。

对于有一些科目,我们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我是不是数学不好,我是不是物理不好,但现实是我们可能只是,我们的解析几何做的不太好,或者只是选择题太容易纠结,这就是我们需要去找到的模块。每一次的试卷总结,大家一定要去注意这门学科哪些题型,哪些知识点,是我们失分最频繁的。当我们辨识清楚这些模块,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并将他们逐个攻破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已经有了知识沉淀的下半学期,这样的学习方法也是最有效率的。

当然有针对性,也不代表着我们需要将每一个方面都做到完善,我们也要学会战略性的舍弃自己的弱项。对于我而言,直到高考我都没有将哪怕一道完整的生物遗传题做对一半,因为我实在不擅长遗传题。所以在下半学期的某个时刻,我说服了我自己,不要再在遗传题上面花无谓的时间,要接受自己的弱项,转而去着重提升那些更容易提分的模块。因为下半学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的珍贵。

高考冲刺期如何调整心态?

许海同:说到心态的话,我其实心态并不好,在中高考这种大型考试前总是会非常紧张,并且二模后往往就没有冲劲了,觉得知识掌握程度已经饱和了。现在想想,在最后几个月的冲刺期,比刷题更重要的其实就是调整心态、让自己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我觉得有一个习惯很有帮助,那就是常整理错题本,总结错误点和答题模板。因为在备考时我常常会有一种抽象的恐惧感,觉得虽然现在似乎掌握到位了,但总觉得还有什么没复习到、没准备好,然后开始焦虑。

但这其实就是自己吓自己。如果每科都有错题本,时常翻一翻、做一做,如果还有不熟练的说明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知识盲区,及时补上了考试再遇到就挣了好几分;如果你一看就会已经滚瓜烂熟了,说明之前的错误自己已经彻底弥补了,知识体系完善了,更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其实在最终最终考试前,那几个小时或是几十分钟根本不够把知识重新过一遍,也没必要,唯一需要看的就是错题本和答题模板的整理。复习就是一个把书读厚又读薄的过程。

王正源:对于冲刺阶段的心态而言,我认为我们需要学会去做到处事不惊。拥有平稳的心态肯定是最理想的情况,但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场两场非常难的考试,从而可能会遇到心态上的起伏,那么我觉得这个时候大家需要拥有底线思维,这也是当时我尝试去做的。每次考试前我都会提醒自己,我可能会遇到最坏的情况,题目可能会非常的怪异,但是无论如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只要做好那一天的自己,我就没有任何遗憾了。另外一点就是不要向别人打听成绩,虽然打听成绩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促进我们的学习,但是更多给我们带来的一定是负面的情绪,所以不要有攀比心理,不要总是去关心别人的成绩。

爸爸妈妈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许海同:爸爸妈妈给我最大的助力,是陪我一起运动,或是说活动。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在备考时没有一个劲儿督着我看书学习,而是周末在家时带我出门打网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我大力挥拍、击球,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暂时性地忘记来自学习的压力,而是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动作,也能因为漂亮的一击而发自内心地喜悦、为自己喝彩,压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释放。父母愿意抽出时间陪我运动,缓解了我的压力,也让我们的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当然,我觉得还是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找一个平衡,体育一般也只是起到调剂的作用。我觉得体育的重点不在于一定追求多大的运动量,而在于“出去”和动起来。对于实在没什么爱好也不擅长运动的同学,我觉得可以和家人饭后一起走一走,散散步聊聊天,状态都会不一样。

王正源:在高考期间,我的父母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聆听者,在我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我可能会把心中的一些烦恼讲述给他们听。当我觉得我有必要去做一轮支持复盘的时候,我也会把某一章的知识点像一个思维导图一样去描述给他们听,同时在我的脑中进行一个强化同时。父母也会督促我去多做语文作文的素材的积累,他们让我养成了每天早上听新闻广播的习惯,对我而言是帮助非常大的。

我认为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更多的是一个团体的战斗,关乎于我们和老师和家长,甚至和那些每日一起学习与进步的同学。我们就是一个团体,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后的结果我相信也一定是水到渠成的。

高考超常发挥的考生,在心态上都有什么共同点?

王琳 :

适度紧张

首先这部分孩子在临场发挥时都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我们常常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不要焦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其实忽略了紧张、焦虑给一个人带来的力量。适度紧张的状态可以保证人体分泌足够的去甲肾上腺素,保证人在应急状态下更专注于、更清醒地做出决策和判断,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心理复原力强

心理复原力其实就是心理弹簧,是人在应激情绪状态下心理呈现的一种灵活性状态。心理复原力强的人,他的心态就像一个弹力十足的弹簧一样,即便是跌到低估,他们也能保证自己在面对困难和不确定性时拥有理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如何应对备考负面情绪?

王琳 :首先我们需要学着拒绝来自外界的不合理否定,如果一旦否定发生,你可以试着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我们要学着去分辨,这件事情与我无关,和他人的认知有关。其次,要减少自己和他人的比较,不去主动比较,如果一些比较被动发生,不在掌控范围内,把它们安放在不重要的位置,留出内心空间去做你认为更重要的事。再次,降低不合理的期待,想一想自己能接受的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出现苛求完美或责备自己的时刻,要尝试着关注这些想法,观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最后,开展积极的自我暗示,向内自我接纳,向外寻求支持。

高考冲刺期

父母要管好嘴

做好饭、用点心、给点力

本文标签: 高考  考试  备考  模拟题  助考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