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户籍新政来啦!

时事新闻2024-01-09 02:18:01无忧百科

成都市户籍新政来啦!



在东安湖畔举行的成都职工环湖跑活动。图据成都市总工会


优秀市民代表参加2024成都新年音乐会。图据成都新年音乐会主办方


成都市民带着孩子在兴隆湖畔体验世运会飞盘项目。图据成都世运会组委会

  城市发展扩容是必然趋势,户籍政策调整引导则是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转移的重要一步。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可惠及更多的非户籍人口。无论是之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还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而言,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1月5日,《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公布,将于今年2月20日起施行。与现行户籍政策相比,成都落户条件将进一步优化。成都户籍新政“新”在哪?记者注意到,其中,“8+1”县(市)取消入户限制,全市人才入户条件进一步放宽等亮点,带来不少惊喜。

亮点一
加快农业转移市民化
“8+1”县(市)
取消积分入户

  根据《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此次积分入户政策最大的变化就是“8+1”县(市)取消了积分入户。“8+1”县(市)具体包括: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和成都东部新区。
  在“8+1”县(市)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的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上述县(市)城镇地区。根据《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新政实施后,在“8+1”县(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居住即可落户。具体来讲:需在成都市域范围内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并持有“8+1”县(市)有效期内居住证。而这部分居民从落户之日起计算,户籍登记和在成都范围内连续缴纳社保满3年,符合成都市市内户口迁移条件的即可申请将户口迁移到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12+2区域”。
  “8+1”县(市)之外的其他区域仍将继续执行积分入户政策,具体包括:锦江区、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龙泉驿区、双流区、郫都区、新都区、青白江区、温江区、新津区12个中心城区,及成都高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2个城市新区(下称“12+2区域”)。
  在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积分入户的积分指标包括:稳定就业指标、稳定居住指标、技术技能指标、个人贡献指标、年龄指标等5项加分项;个人不良信用记录指标、个人违法犯罪指标等2项减分项。总积分为两者之和。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就城论城、不就农言农,而是突出“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推动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繁荣。从现实情况来看,户籍政策调整也势在必行。
  成都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特征,农村地区面积占比达91%,近年来,成都在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正在加快构建。但目前成都还存在城乡一体规划不完善、功能布局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充分、要素流动不顺畅等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虞洪研究员认为,要素的融合是成都走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节点,破除以土地为主的农村资源大量闲置和低水平利用制度瓶颈、营造城市人下乡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良好制度环境、健全社会资本入乡和金融支农的引导制度,构建起城乡要素合理流动、高效共融的体制机制,建立起公平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将实现城乡要素由低效利用、相互争利向高效配置、融合增效转变。

亮点二
人才落户放宽至大专学历
积分入户社保缴纳条件
由连缴5年降至3年

  按照《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除国家规定条件的入户情形外,新政实施后,最值得关注的是,“3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学历毕业生”可申请入户,这意味着学历入户条件进一步放宽。同时,取消了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毕业生的年龄限制(含境外取得同等学历的人员)。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学历毕业生在落户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时,需要在落户地正常缴纳社保。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即: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12+2区域”)。
  根据《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积分入户的申请条件中还有一项明显变化:即在成都“连续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时间由现行的5年变为了“3年及以上”。这一变化也将更加利于来蓉落户人员。
  此外,区(市)县见义勇为模范表彰也可以纳入积分入户加分项。《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中,在积分入户的五项加分项中,“个人贡献指标”是其中之一,这次新政首次将区(市)县级获奖表彰纳入进来。申请人获得了区(市)县级创新创业、劳动模范(含享受劳模待遇的)、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工匠等,都可积分加分。
  从全国范围来看,落户门槛降低是一个大趋势。2023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包括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郑州、西安、成都等多个一二线城市对户籍政策实施进一步调整。浙江提出实行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打通了长三角多个经济大市落户通道。山东则提出将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郑州甚至提出租房即可落户。
  专家认为,放宽落户门槛能够刺激人口流入,而对一座城市而言,有人就意味着有市场、有消费,就意味着有增长的动力。放松落户政策,仅仅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因素,最重要的还是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社会保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了581.9万人,增量仅次于深圳、广州,位居全国第三。可以说,成都已成为全国青年人才流入的高地。同时,“蓉漂”也成为一种潮流。《成都青年发展报告(2022)》显示,“蓉漂”人口达683.49万人,其中四川省外来源比例为21.85%,“蓉漂”青年的省外来源比例更是达32.9%。而在“蓉漂”加速涌入的同时,成都也快速成长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GDP超2万亿元的超大城市。
  “人与城,总是彼此选择,相互滋养”。在成都,一批批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机遇,得到了滋养,而他们抓住机遇实现梦想的过程,也是推动这座城市不断向上跃升的过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本文标签: 落户  成都市  户籍新政  最新政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