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农牧业的企业来说,周期性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2019年至2020年,我国生猪产量由于受到非洲猪瘟影响,导致产能锐减,生猪价格不断走高。
2021年至2023年,由于生猪产能逐渐恢复,甚至出现产能过剩,导致猪价迅速走低,生猪养殖行业进入猪周期的下行磨底阶段,发展艰难。
近期,曾因养猪业务手续不全、内控被疑等问题,与上市失之交臂的安佑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佑生物”)“卷土重来”,再次闯关A股。
此次IPO,公司将主战场转移至深交所主板,由国泰君安保荐。五年后,已经剥离了养猪业务的安佑生物,胜率几何?
来源:官网
01
毛利率持续下滑
根据招股书,目前安佑生物主要从事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专注于动物精准营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涵盖猪、禽、水产和反刍饲料,其中猪饲料为主要产品。
而除上述饲料产品外,公司业务向上游延伸并开发出替抗、功能性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等相关产品,同时向下游客户提供精准营养方案、饲养技术管理等下沉式的综合服务。
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全国共有61家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并在越南设立子公司,各子公司主要负责相应区域的生产及销售,由公司总部对各子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2020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安佑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2.53亿元、108.43亿元、114.95亿元及57.5亿元,报告期前三年,公司收入规模逐渐增长。
不过,公司的净利润水平却在逐年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32亿元、3.87亿元、2.74亿元和1.28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饲料业务,该业务为公司创造的收入规模分别为62.43亿元、106.3亿元、113.36亿元及56.65亿元,占比分别达到86.27%、98.12%、98.67%及98.59%。
然而,报告期前三年,饲料业务的毛利率却在不断下降,分别为12.34%、10.05%和8.32%,而如果将时间线拉长,饲料业务毛利率水平的下降趋势则更加明显。
根据公司上次递交的招股书内容,2014年-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公司饲料业务的毛利率为17.42%、19.27%、19.91%及18.30%。
相比之下,近几年饲料业务的确存在较大幅度的下滑,结合数据来看,主要是由于受到成本和价格两端的挤压。
一方面,由于公司的饲料产品主要还是以加工为主,因此容易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具体来看,猪饲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小麦、米糠、面粉等,其中以玉米、豆粕大宗原材料为主。农业农村部第194号文件公告(下称“禁抗令”)宣布,自2020年7月1日起,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将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商品饲料。2020年7月,禁抗令全面落实,推动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
根据公司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2021年玉米和豆粕的采购价格相较于2020年的2374.36元/吨和3165.78元/吨,分别上涨了22.05%和16.61%,而到了2022年,采购价格继续上涨,升至2946.18元/吨和4559.45元/吨,从而导致公司的猪饲料产品在成本端的压力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作为中游产业的饲料加工业务,还受到下游养殖行业景气度及存栏量的影响,当生猪养殖行业陷入低迷状态,压力会逐渐传导至上游猪饲料生产企业,从而导致对于猪饲料的消费需求出现下滑。
2021年,生猪价格经历高台跳水,从年初生猪每公斤超过36元的高点,暴跌至每公斤仅10元左右的价格。猪价的低迷直接导致养殖企业出现大规模亏损,饲料需求减少,饲料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02
“干啥啥不行”
另外,IPO日报记者发现,对于高度依赖单一的饲料业务的安佑生物来说,公司并非没有尝试过进行过多元化发展,但最终均草草收场。
2012年,安佑生物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和佑瑞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江苏和佑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和佑”),开始逐步涉足下游生猪养殖业务。
然而在上一次公司递表IPO时,公司的养殖业务引发了证监会发审委会议的多项问询。
根据发审委审核结果公告,安佑生物子公司曾因环保违规,被处以8项行政处罚,因安全生产问题被处以3项行政处罚,并有规划、消防、税务、农业、畜牧等部门多项处罚。
此外,安佑生物部分养猪场尚未办理完毕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部分养猪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在出租方名下,部分养猪场待办理排污许可证等问题,从而使得发审委对于安佑生物相关养猪场未来的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提出疑问。
另外,发审委还就安佑生物部分养殖场密度高达2头/平方米的原因及合理性、对自有猪场和契养猪场的生物性资产盘点是否存在异常等问题提出了疑问。
而在公司此次提交的招股书中,安佑生物的主营业务中已不见养猪踪迹。据悉,2020年11月,安佑生物以4.45亿元转让江苏和佑100%股权,彻底剥离生猪养殖业务。
对此,安佑生物表示,本次转让主要是考虑到“猪周期”行业特性对业绩波动影响较大,业务剥离有利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也有助于公司聚焦更具优势的饲料业务。
另外,公司此前还曾开展过P2P业务。
据悉,诸财金融于2015年6月,由上海森昶(原名上海昶安)出资设立,安佑生物间接控股100%。
据悉,自成立至2017年6月30日,诸财金融共成功发行309只产品,借款人通过该平台累计借款1.14亿元,累计实现业务收入60.56万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6月30日,诸财金融尚未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尚未取得互联网信息服务增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最终,安佑生物同样选择剥离该业务。2017年的9月14日,上海森昶将其持有的诸财金融100%的股权转让给上海速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50万元。
始终没有打造出第二条收入增长线、甚至被嘲“干啥啥不行”的安佑生物,看起来有些“死心”了,似乎下定决心在未来专攻饲料产业。
从募投项目来看,此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11.04亿元,计划投向11个项目,其中,包括玉溪安佑年产20万吨饲料项目、高州安佑年产12万吨饲料项目以及宜宾安佑年产24万吨饲料建设(一期)项目等9个饲料项目,此外,还拟将1.3亿元用于数字化智能平台改造项目和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将大笔资金用于未来扩产的计划背后,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其实远远没有饱和。报告期内,安佑生物饲料业务的总体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55.14%、70.95%、63.97%和59.66%。
而在产能尚未饱和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募资进行大幅扩产,是否属于盲目扩张?未来公司的产能能否被完全消化?这些疑问似乎还需要公司的进一步解答。
记者 李昕
版式 佘诗婕
编辑 褚念颖
1
2
3
4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