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 王宗仁 40多年间,我曾数十次到过日光城拉萨,每次看到那里的天空总 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一种特制的清水洗过的宝石一样清爽。
说 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触摸到蓝天。有人在描述拉萨的天 空时讲了这么一句话:“掬蓝天洗脸”,说得实在精妙。
我则常常这 样想,也许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拉萨天空的湛蓝才越发显得深邃 、纯净。也许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它的湛蓝也更加鲜活、美丽。
拉萨天空的蓝色是属于那种纯粹得淋漓尽致、无拘无束的色彩。 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使之长久地凝固在天 幕的某个地方,让你尽情而贪婪地享受人间的碧蓝所带来的无限宽阔 。
我站在这个城市里任何一条并不讲究的街头或陋巷中,都会看到许 多人在荧屏上和书本上看到过的那座高大的、依山而建的气势磅礴的 房子———布达拉宫,它头顶的天空在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 夏都净蓝净蓝的发亮。有了这蓝天,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变得更加 神秘、诱人!于是,我有了这样的猜想:拉萨的天空之所以这么湛蓝 ,就是因为有这座独特的圣殿,如果少了它,拉萨的天空就会冷得像 结了冰,寂寞得像一所空房子。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空就是“ 圣地”的窗帘了。
就在浮云碧空下的石块砌成的通往大昭寺路上,我不时地能看到 一些磕着长头的虔诚的信徒,他们全身伏地,朝圣拜佛,一步一磕头 ,用即使伸长了仍然佝偻的身体丈量着大地。衣折里雪霜搅和着的沙 尘和满脸的沧桑告诉人们,他们是从遥远的山那边河那边匍匐而来的 。
这些朝觐者的手上戴着皮套,两个膝盖上扎绑着护膝,他们做好了 应付旅途上一切艰险磨难的准备,然而他们心灵上因急切企盼而聚集 的灼痛,因极度寂寞而结痂的伤痕,却是什么也难以抚慰和弥合的。 漫长的朝圣路上,他们只知道磕头,从不说话。
没有话语反而显得他 们说了许多话。现在大昭寺就在眼前了,这是他们此行的终极目的地 ,也是极辉煌极鼓舞人心的最后一段里程。
据说,磕长头到“圣地” 来朝拜,一个人一生中只有一次。我没有想到在这些朝拜者的队伍里 ,竟然有一个藏族少年,他认真磕长头的动作却怎么也掩盖不了他的 笨拙。
只剩下最后一个长头的距离,他就到大昭寺了,他却没有磕这 个长磕,突然站起来,大喊一声:“拉萨!我的亲娘!”喊完后,他 觉得肚子好像饿空了,静静地伏卧在地上,舒展着四肢,倾听着日光 城从地心里传来的呼唤藏家儿女的声音。 藏族少年的头不偏不倚地正朝着布达拉宫的方向。
他从阿爷的嘴 里就知道,这圣殿的墙上彩绘着文成公主当年进藏的故事,他此次进 日光城就是为了亲眼看看这位祖祖辈辈受到藏家人尊敬的公主的铜塑 鎏金像。 就在藏族少年全身伏地在大昭寺前虔诚地朝拜时,布达拉宫的金 顶在蓝天下格外耀眼,闪金闪银。
有一朵白云飘飘而来,打扫着天空 的灰尘……。
2. 描写道路的优美句子描写道路的好句
1、小路依着山谷,穿过松树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
2、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羊城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
3、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向前方。
4、山路窄得像一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而且时不时遇到漫流的山泉,湿漉漉的,脚底下直打滑。
5、我家门前有一条窄长的巷子,因为人们要进进出出,参天大树不好种植,于是,人们沿着墙根,放些泥土,做成了一些简易的花台。在不到一尺宽的条形花台里,种着许多植物,远远望去,真像个植物园。
6、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蠕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7、大雨洗过的路面,映着银色的路灯,仿佛是一片透明的水晶世界。
8、一根根铁轨在前面安静地“躺”着,在柔和的灯光下,不时地闪着光亮,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律。
9、河堤小路,绕城而行,往来车辆如同穿梭一般,两岸绿柳成荫,许多高大的建筑物,掩映在绿柳荫中,红绿相间,景色格外迷人。
10、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小径,在山林间,在峡谷中,在大川里时隐时现。
11、一盏盏玉兰球型组合灯,将柏油路面照得水雾蒙蒙,行人稀少,偶尔有辆出租小汽车沙沙地驶过。
12、街道两旁,槐树枝繁叶茂,仿佛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搭成一个连绵不断的遮阳棚,使行人走在林阴道上,舒适凉爽。
13、夜晚,站在高楼上远眺,南京路好像一望无际的、被珍珠琥珀装饰起来的灯海。
14、乡间小路,弯弯曲曲,像顽皮的孩子在捉弄人,不时露出一点点踪影,不时又隐没了。
15、浓阴蔽天的大山深处,有条横贯山岭的石板路,高低起伏,若隐若现,宛如一条回环曲折、飘浮不定的带子。
16、一条崎岖的石阶路蜿蜒而上,石阶两旁挺立着松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
17、凉爽的晚风和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将我和妈妈送到了清河坊——一条古色古香的杭城老街。
18、公路像条金色的腰带,从东方的山垭口弯弯曲曲地飘了过来,飘到洛曲河旁,伴着匆匆的河水跑了几步,忽然又躲进了西边的一片桦树林中,不见了。
19、这实在不能称之为街,老乡们偏偏叫它街。数十幢瓦房,百十步夹道,豆粒儿似的装在这山窝窝里,似乎还有点儿挤。在你记忆里,街里迷宫般的繁华,画轴般的热闹,哪有这么一睁眼就看了个尽、一抬腿就走了个遍的街?
20、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而建的环形街道。进入这条街道有大小七八处入口,信教的人们按顺时针方向转街,以求来世的幸福。
21、远远近近的街灯已经亮了,起先像一个个暗红色的水果盘,渐渐变成了明晃晃的大银球。
22、夜晚,城市的居民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一盏盏街灯睁亮着眼睛,站在马路边,和夜巡的战士一起,保卫着这英雄的城市。
23、这弯弯曲曲的大道,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长绳,缠绕山腰,越过山冈,爬进积着残雪的沼泽滩。消失在遥远的天边。
24、城市的马路犹似纵横交织的河道,红绿灯便是浮在水面的航标;那喇叭声声是浪潮喧哗,那张张笑脸恰似朵朵浪花。
25、那些在绿阴遮掩下的街灯,像淡绿的葡萄,放着柔和诱人的光辉。
3. 赞美藏族语句描写藏族的句子有:
1. 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这时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他们双手合十,举过胸额头,然后平扑在地上。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许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2.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一个个仙女般的藏族姑娘们在篝火晚会上载歌载舞,好一派欢快热闹在景象。
3. 有关当代藏族形成的历史解释,大致可从青康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中获得映证。
4. 研究藏族茶炊茶具,既可以从中透视藏族茶文化丰富的内容,又可以加深对藏族风俗习惯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
5. 欣赏羌族和藏族同胞司空见惯的夜生活表演也是去九寨的亮点之一。
6. 庄子所向往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的平易恬淡生活,是不是也像我回归藏族生活的梦想一样,一切都是虚幻而不切合实际的呢?
7. 唐卡是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宗教艺术形式,它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藏域的各个地区,并且深受藏族同胞的喜爱与推崇。
8. 当地的嘉绒藏族全民信教,其中大部分信仰藏传佛教,少部分信仰苯教。
9. 那高亢嘹亮的藏歌,歌里有白云,有雄鹰。歌声是那样的坦然、纯洁,不掺杂任何的修饰,像瀑布,狂野地奔涌而下,任它飘向雪山、草原、海子。..
10. 我似一只迷失了季节的候鸟,迁栖到了遥远的西藏高原,夜已经落雪,八月时已入冬,远山,洁白了西藏最完美天然的纯净。
4. 描写道路的优美句子描写道路的好句 1、小路依着山谷,穿过松树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
2、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羊城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 3、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向前方。
4、山路窄得像一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而且时不时遇到漫流的山泉,湿漉漉的,脚底下直打滑。 5、我家门前有一条窄长的巷子,因为人们要进进出出,参天大树不好种植,于是,人们沿着墙根,放些泥土,做成了一些简易的花台。
在不到一尺宽的条形花台里,种着许多植物,远远望去,真像个植物园。 6、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蠕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7、大雨洗过的路面,映着银色的路灯,仿佛是一片透明的水晶世界。 8、一根根铁轨在前面安静地“躺”着,在柔和的灯光下,不时地闪着光亮,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律。
9、河堤小路,绕城而行,往来车辆如同穿梭一般,两岸绿柳成荫,许多高大的建筑物,掩映在绿柳荫中,红绿相间,景色格外迷人。 10、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小径,在山林间,在峡谷中,在大川里时隐时现。
11、一盏盏玉兰球型组合灯,将柏油路面照得水雾蒙蒙,行人稀少,偶尔有辆出租小汽车沙沙地驶过。 12、街道两旁,槐树枝繁叶茂,仿佛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搭成一个连绵不断的遮阳棚,使行人走在林阴道上,舒适凉爽。
13、夜晚,站在高楼上远眺,南京路好像一望无际的、被珍珠琥珀装饰起来的灯海。 14、乡间小路,弯弯曲曲,像顽皮的孩子在捉弄人,不时露出一点点踪影,不时又隐没了。
15、浓阴蔽天的大山深处,有条横贯山岭的石板路,高低起伏,若隐若现,宛如一条回环曲折、飘浮不定的带子。 16、一条崎岖的石阶路蜿蜒而上,石阶两旁挺立着松柏,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
() 17、凉爽的晚风和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将我和妈妈送到了清河坊——一条古色古香的杭城老街。 18、公路像条金色的腰带,从东方的山垭口弯弯曲曲地飘了过来,飘到洛曲河旁,伴着匆匆的河水跑了几步,忽然又躲进了西边的一片桦树林中,不见了。
19、这实在不能称之为街,老乡们偏偏叫它街。数十幢瓦房,百十步夹道,豆粒儿似的装在这山窝窝里,似乎还有点儿挤。
在你记忆里,街里迷宫般的繁华,画轴般的热闹,哪有这么一睁眼就看了个尽、一抬腿就走了个遍的街? 20、八角街是围绕大昭寺而建的环形街道。进入这条街道有大小七八处入口,信教的人们按顺时针方向转街,以求来世的幸福。
21、远远近近的街灯已经亮了,起先像一个个暗红色的水果盘,渐渐变成了明晃晃的大银球。 22、夜晚,城市的居民都进入了梦乡,只有一盏盏街灯睁亮着眼睛,站在马路边,和夜巡的战士一起,保卫着这英雄的城市。
23、这弯弯曲曲的大道,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长绳,缠绕山腰,越过山冈,爬进积着残雪的沼泽滩。消失在遥远的天边。
24、城市的马路犹似纵横交织的河道,红绿灯便是浮在水面的航标;那喇叭声声是浪潮喧哗,那张张笑脸恰似朵朵浪花。 25、那些在绿阴遮掩下的街灯,像淡绿的葡萄,放着柔和诱人的光辉。
5. 描述寺庙的句子花寺的院子比较小,更显得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
大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塑像已残缺不全,壁画因受风雪的侵袭,也色彩斑驳模糊不清了。
恒山悬空寺,全寺紧紧贴在恒山的悬崖峭壁上,仅用一柱支撑,十分惊险,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令人望而生畏。
那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朝霞之中。
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这时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他们双手合十,举过胸、额、头,然后平扑在地上。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许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这座古老的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像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抬头望庙顶,令人眼花缭乱。那一个个佛爷凸起的脸也宛如夏季夜空数不清的星斗,它们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寺裹山】
镇江的风景区首推“三山”:位于城市西部的金山,远远望去,只见层层叠叠的庙宇依山而筑,把雄伟的山体裹了个严严实实,形成了名不虚传的“寺裹山”。
当我们步入“钟林”陈列室时,我不禁愕然,分明是来到了钟的王国,钟的世界,钟的海洋。大大小小的古钟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古刹梵钟、摩诃晓钟、普济钟、晨昏钟、保明钟,还有许多富于历史传说的钟,如魏忠贤钟、华严钟、潭柘寺钟、百八钟……真是名目繁多、种类各异,使人目不暇接
广济寺寺院的第一进为天王殿,天王殿的左右为钟楼和鼓楼。过天王殿,就是中间供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由大雄宝殿继续往前,便来到了圆通宝殿。圆通殿又名观音殿,殿中供有十一面观音铜像。寺的最后一进为药师殿,殿里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千姿百态。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朱唇微启,面带微笑;有的盘膝而坐,双手合十;有的金鸡独立,手舞钢鞭;有的眼睛半闭,手持经卷。
观音庙 清真寺 护国寺 大理寺 白马寺 碧云寺
寺庙 寺院35作文寺观 古寺 庙宇 庙堂 古老 庄严 神秘
山神庙 土地庙 龙王庙 张飞庙 岳王庙 关公庙 城隍庙
古柏参天 树木葱郁 山神大庙 曲径幽深 深山古刹 寺院荒废
寺院佛门 钟声悠扬 残垣断壁 风雨剥蚀 慈眉善目 青面獠牙
肌肉丰满 各持兵器 形象鲜明 千姿百态 四大金刚 手捻佛珠
姿态自然 雕梁画栋 简练古朴 别具一格 造型优美 工艺精美
6. 描写布达拉宫的美文《布达拉宫简介》摘自:正文:布达拉宫简介 在中国西藏拉萨的红山之巅,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宫堡式古建筑群,这就是建于公元七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主楼13层,高11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布达拉宫依山而筑,宫宇叠砌,巍峨耸峙,气势磅礴,其建筑艺术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碉楼形式和汉族传统的梁架、金顶、藻井的特点,在空间组合上,院落重叠,回廊曲槛,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协调了附属的各组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较多空间层次,富有节奏美感,又在视觉上加强了高耸向上的感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相传,藏族吐蕃王松赞干布好善信佛,迁都拉萨后,经常在拉萨近旁的山上诵经祈祷,给这座山取名为“布达拉”。“布达拉”是梵语音译,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处。
公元641 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欣喜之余,为公主造了布达拉宫。当年所建的布达拉宫高9层,共有999间宫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堂皇壮丽。
然而世易时移,布达拉宫饱受雷、电、战火劫难,历尽沧桑,破败不堪,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现在的布达拉宫是十七世纪以来重新修建的。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一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殿。 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白宫。
白宫始建于1645年,历时8年,以松赞干布时原有的观音堂为中心,向东向西修建起一片巨大的寺宇。整个寺宇的墙面被涂成白色,远远望去,分外醒目,人们称之为“白宫”。
白宫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措钦夏”(东大殿)面积717平方米,由38根大柱支撑,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历代达赖喇嘛在此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第5、6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
最高的一层(第7层)是达赖喇嘛冬宫,这里采光面积很大,从早到晚,阳光灿烂,俗称“日光殿”。殿内陈设豪华、金盆玉碗,珠光宝气,显示出主人高贵的地位。
宫殿外,有一个宽大的阳台,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拉萨城。远处是起伏连绵的群山,美丽的拉萨河宛如一条缎带,从天边飘来。
近处是片片田陇阡陌,绿树村舍,还有古老的大昭寺金碧辉煌的金顶。 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红宫,红宫建于1690年,当时,清康熙帝还特意从内地派了100余名汉、满、蒙工匠进藏,参与扩建布达拉宫这一浩大的工程。
红宫的主体建筑是各类佛堂和达赖喇嘛的灵塔。宫内有8 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大,最华丽,高14.85米,塔身用金皮包裹,镶珠嵌玉,据说共用黄金11万余两,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18677颗。
红宫中最大殿堂“司西平措”(西大殿) 面积725米, 殿内正中上方高悬乾隆所赐“涌莲初地”匾额,设有达赖喇嘛宝座。殿中还存有清康熙帝赠送的大型锦帐一对,是布达拉宫的珍宝之一。
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一旁的经书架上,还置放着雍正皇帝赐与七世达赖喇嘛的北京版《丹珠尔》经书。红宫最西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高14米,传说殿内的坛城是用20万余颗珍珠串缀而成的。
布达拉宫内部精美豪华的装饰一方面是藏族艺术的宝库,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旧西藏贵族与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之间的巨大差别。红宫主要是宗教活动场所和灵塔祀殿,而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居室和政治活动中心。
红白两色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特征。自从白宫落成后,五世达赖喇嘛即由哲蚌寺移居这里,一直到他去世。
此后的历代达赖喇嘛都将布达拉宫作为自己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于是布达拉宫成为喇嘛及信教群众顶礼膜拜的圣地。 300余年来, 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收藏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工艺品,堪称西藏历史文化艺术的博物馆,其中50000 多平方米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壁画是布达拉宫的一绝。
布达拉宫的壁画可分为4类:宗教故事;风俗民情;人物传记;历史事件。历史上布达拉宫扩建的场面被壁画生动地记录下来;文成公主进藏的壁画,再现了公元七世纪汉藏两民族和睦相处的情景; 西大殿一面墙上是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觐见顺治皇帝的壁画;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内,则绘有十三世达赖进京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场面。
宫中还有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大量的唐卡以及贝叶经、金珠尔经等珍贵文物典籍。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朝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诰命等也珍藏在宫中。
这些实实在的文物是中国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见证。布达拉宫中还有许多华美精致的卡垫、华盖、法器、帐幔、锦锻、金银器皿,瓷器和石器等,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布达拉宫的保护。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拔专款维修。
但是,这座雄伟的宫殿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