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支教老师呼吁,教材和考试中,希望增加一些关于农村的场面。因为他在支教过程中发现,城里的学生已经习惯了书本里的词汇。
可是很多留在村镇没有走出去的同学,对着统一的教材,甚至连部分基本的名称,都不理解什么意思。这对大山里的学生不公平。然而,村镇学校的衰落,似乎不是我们一己之力能抵挡的。
70年历史的村小宣布停办,老人:农村的“根”快要没了
“村小”就是乡村小学,应该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我国的经济发展脚步很快,一代人可能亲眼看到翻天覆地的改变。想不到,这些母校也终将变成回忆。
一位博主曾说,等90后变老,他们可能是最后一批有乡土情怀的人。因为现在新生的下一代,绝大多数都从小就接触城市生活。
即使起初寄养在老人家,后期也大多跟着家长到城里上学。纯粹的“农人”家庭越来越稀少。随之而来的,则是村镇学校逐渐关停。
安徽省其实在二娃、三娃方面,很多家庭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这里的村小,同样面临着消失的趋势。知名媒体关注到,一所70年历史的村小,已宣布停办。
网络图片
它始建于1953年,能坚持到现在,在当地是存在口碑的。这样一所学校,估计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回忆。但再怎么留恋,也改变不了停学的事实。
曾经喧闹,并让人满怀希望的学校,宿松县油铺小学,现在招生还不到10名学生。校舍、教师都是成本,实在无法为了这点学生再继续维持。
当地老人无奈地感慨着:人都没了,大家全往城里挤,农村就剩下这些岁数大的;“根”快要没啦。不少家长听说母校要关闭,也五味杂陈,却也无可奈何。
村镇小学越来越少,家长往城里挤,存在无奈理由
不能想象,如果这世上所有人都去城里务工、或者对着手机直播,我们的农业基础会受到多大打击。而农业是根,如果下一代不爱土地,必定导致隐患。
但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却没有精力去考虑这些宏观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大家都要吃饭。可是农耕收入太有限了,这个时代处处需要钱,让年轻人如何安心守着一亩三分地呢?
家长们往城里挤,不是多么喜欢在城里加班、不是心甘情愿做“房奴”。而是村镇跟城市,在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上,差距实在大。
好好的学生,但凡有些责任心的父母,都不希望他们一辈子只是种地。而希望后代可以尽量上大学,接受更好的培养。哪怕不能读名校,至少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古人云,爱子要为之谋深远。留在村里上学,确实轻松很多,老师对作业和成绩没那么严格。但短暂的快乐童年,却难保日后有个好的发展。这才是家长宁可自己和娃都辛苦,也要进城的原因。
农村变得富裕和文明,才能留住年轻人
村小停办,不仅仅发生在安徽。其实很多省份都存在类似现象,过几年生育率继续下降,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初中、高中也会因而看到影响。
老人们可能抱怨,现在年轻人对土地没有情怀。但是,情怀没有办法当饭吃。许多人励志要走出去,不是没有原因。除了赚钱的需要,也跟人文环境有关。
有大学生带着一腔热忱回去创业,试图带着村民们把产品卖出去。结果八字还没一撇,她的园子就被附近很多村民偷窃。
任凭讲道理也不起丝毫作用,走法律渠道,每个人偷的不是贵重物品,处理起来又不现实。这种情况不能说每个村子都存在,但确实也是不少见的陋习。
由于经济落后,加上平均受教育程度太低,他们往往养成了“小农思想”和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毕业生表示,自己本想弄个鱼塘。
可恰恰因为来自村镇,深知其中有些邻里的“坏”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最后反倒没有选择在最熟悉的老家创业。
【笔者寄语】农村既可以变成“宝地”,也可以变成令年轻人反感不愿提及的“禁地”。唯有发展经济和教育,改善收入问题,并且提升人口素质。
这样才能留住和吸引年轻人回到老家。很多人的无奈是,哪怕自己在城里厌倦,想要回到农村。也没有这个条件。
话题:你对村小的没落有什么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