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第一批小米SU7(参数丨图片)车主提车之后就开始“叫苦连天”。
部分网友将保险页面的截图分享出来,发现顶配版的小米SU7,需要交付7000元左右的保险费用,有的甚至交了超8100元保险费用,和五十万级别燃油车的保险费用处于同一水平。比小米SU7更贵的理想MEGA和问界M9,每年的保险费用也不过分别在5000元左右和7000元左右。
贵,实际上是新能源车的保险范围变广导致。此前央视还报道,某些财险公司用各种借口“婉拒”新能源车主的承保续保,尤其是运营新能源车,其根本原因是新能源车赔率高,不想做赔本生意。
技术在不断迭代,但高保费、难上险这些汽车“周边”问题反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隐藏阻力。如果让最期望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行业,这些问题有没有可能就能得到解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比亚迪出手了!
目前,比亚迪财险已经获批,可以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最近,“迪粉之家”发布消息称,比亚迪保险首份保单已经开出,涉及车型为荣耀版24款海豚自由版,目前该车型指导价11.28万元,其中交强险950元,商业险2950元,保费共计390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比亚迪海豚车主表示在某知名保险公司的首年保险就已经超过5000元。这是不是证明,车险行业也不能“躺赢”了?
新能源车企纷纷入局保险业
小通从公布的批复中找到一些细节。比亚迪在国内有九大生产基地,坐落于广东深圳、陕西西安、湖南长沙、江苏常州、北京顺义、安徽合肥、江西南昌、贵州贵阳和重庆。对照批复中已同意的地区,当中就有不少地区支持比亚迪保险。
说白了,为比亚迪带来更多财税的地区成为比亚迪车险的首批“试验田”。只不过,目前只批复了比亚迪的交强险,至于商业险支持在哪些地区开展暂未批复。
小通认为,比亚迪财险之所以比其他财险公司报出更低的价格,不过是前期的“赔本赚吆喝”罢了。据了解,比亚迪针对海豚车型推出限时购车福利,在5月份购车即可赠送全车保险等好礼(详情请咨询官方)。换而言之,在限定时间内购买比亚迪海豚车型直接赠送保单,即便现在看起来比较优惠,后续各款车型的保单定价可就说不准了。
实际上,比亚迪进入保险行业还算比较早。2021年,比亚迪就成立了包括保险经纪业务、保险代理业务的贵阳比亚迪盛世新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到2022年成立了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023年将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正式进入汽车保险行业。
纵观国内车市,布局保险行业的车企并不少。2020年,特斯拉保险经纪成立;2021年,小鹏成立了天津小鹏商业保理有限公司;2022年6月,理想汽车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获得保险经纪牌照,直接开展车险业务;2023年3月,蔚来汽车收购汇鼎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除此之外,哪吒汽车近年来申请了“哪吒车险”“哪吒汽车保险”等商标,虽然暂未完成审批注册,但从中可以看出哪吒汽车进入汽车保险行业的野心;供应商足够完善的小米集团,旗下也有保险经纪公司,因此也不能排除小米汽车进入汽车保险行业的可能性。
来源:企查查
为何多家新能源车企选择开拓保险行业?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新能源车保险行业有挖掘空间。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据东吴证券研报测算,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67万辆,保有量达3693万辆,保费规模达1865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8.7%;预计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5309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4.9%。
再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三大保险企业的市场成绩,总市场份额接近七成,保费收入高达6029.91亿元,承保利润高达157.65亿元。
这样的财报数据,谁看了不眼馋,更何况车企本身就具备品牌知名度优势,像比亚迪入局保险行业,前期多给点优惠,说不定就把知名度做起来了。
车企“兼职”保险,利于车主还是给车主添麻烦?
开头提到,当下新能源车的保险问题主要有两种:保费贵的保险,和部分保险企业不愿意承接所有新能源车的保险。
新能源车企入局保险行业,价格方面可能与保险企业有一定优势,但在小通看来,最主要的优势还是车企省心的“一条龙”服务。
能否上险的根本问题,在于对产品风险的认知清晰度。保险企业之所以不敢承接所有新能源车的保险,就是因为对新能源产品本身的了解不够深,保险企业是否承接保险,数据是最主要的参考。
根据浙商财险公布的2023年保单数据,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两倍,而且2023年车险新增保单的综合成本率基本超过100%。也就是说,车险新单业务已经没有太高的盈利,如果还承接出险率更高的新能源车,只会进一步降低保险企业的营收。
车企的优势在于对产品知根知底,了解新能源车的动力系统、智能化、底盘、电池等关键领域出问题的概率,技术实力正是车企入局保险行业的底气。比如,极越汽车携手平安产险在今年3月份推出“智驾保”,当用户使用PPA领航辅助时发生事故,产生的费用不会由车主承担,而且因此导致的第二年保费上涨,也是由极越方面承担。
当然,“智驾保”只是功能保障产品,非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只是车辆和经济损失,似乎对保障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特别说明。不过,像极越汽车一样根据自身技术实力推出定制保险,这对想要入局保险行业的车企来说,会不会是一个契机。更何况,新能源车企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他们可不希望用户由于保险方面的限制,阻碍这行业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车企入局保险行业可能对消费者而言是有利的,但这当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车企在整个行业链中充当的角色太多。
车辆出险后,保险公司会派专门的车险勘查员到现场进行定损,避免事后的理赔过程带来麻烦。在这过程中,保险公司属于第三方,本身有一套完善的定损程序,不会无缘无故偏袒车主和车企。当车企也负责保险之后,如何让车主认可整套流程的公正性,这还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