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四 要
1.闭住嘴。
特别是少叨叨带“考”的句子,包括“考不好没关系”“大不了如何如何……”。
总想叫孩子分析分析为什么这次没有考好,你这是在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
事实上,在有的家长眼里,孩子考多好都不叫好。因为他天生贪得无厌。
也别介绍自己当年的经验,以及听来的别人家孩子的做法。
你在20多年前的经验的确已然过时。比如你那时是有考试大纲的,以考知识为主的。
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你自家孩子。
你看来的、听来的,都未必是真的,是真的也未必有效。
这就跟不可能把一片猪肉贴在孩子身上叫他长胖一样。
2.提醒、督促孩子早睡、按规律作息、营养餐饮、杜绝剧烈对抗性运动。
考试用的是脑子,睡足觉是为了保护脑子。
作息规律要调整到上午、下午的时段大脑最为活跃。
而不是晚上,更不是深夜!
考前尽量避免把肚子弄坏,尽量减少生冷食品、外面所售肉馅类食品的食用。
避免激烈运动、对抗性运动,主要为了防止意外受伤。
3.可结合孩子志望和学业水平提前研究一下历年高考录取数据。
比如孩子喜欢学习建筑学。
那么可以把全国建筑学最厉害的院校排个序,从过往毕业生成就、学校师资力量、学校所处城市等诸多方面做一分析。
待孩子考完后,跟孩子一起研究、决策志愿填报事宜。
4.孩子偶尔说几句带有消极情绪的话,听听即可,不必接茬儿。也不必当真。
考前有的孩子比较敏感,他可能是考前遇到一半个难题了,也可能是被同学、朋友、也可能是老师一句不合适的话惹着了。
不必由此四处打听,或者求对策。孩子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而已。说完,其实就已经过去了。
02
四 不 要
1.不要看到孩子稍微放松一点就心里别扭,抱怨、找茬。
高考,考的是遗传因素、以及孩子18年的成长经历、和12年的学业水平。而不是考查一天两天的劳作结果。
我们说要坚持一鼓作气到高考,是指考前不宜长时间大放松,并不是临考前依然如高三入境初期那样轰轰烈烈甚至超负荷地劳作。
2.不要四处听各种高考讲座。
为赚钱,社会上的一些机构,“设身处地”地抓住了你的软肋(焦虑),早已精心布好了各种局,就等着你入局呢。
听完讲座,便是扫码、售卖课程,或者售卖补品。这些课程如果是针对家长的还好,反正你就是花钱度过无聊时间嘛。
对学生的就难说优劣了。
正常的学生,这时应该按照学校老师的安排做考前练习,容不得外来干扰。他没有那么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吃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补强脑力的话,大家就都不需要寒窗苦读12载了。
3.不要乱入各种群。那里并没有什么高考绝招、某科秘籍、神仙辅导。
比如,所谓“家长互助”群。
这类群,是不是别有用心的人发起的,我不敢妄言。
但我是见过活生生的受害学生的例子的。
曾经有一名特别优秀的学生,从一模前后开始,忽然呈现出课堂精力不济、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不完、写不好的状况。
老师们觉得疑惑,就向家长询问。家长闪烁其词。
后来,从孩子的好朋友那里得知,这个学生的家长非常强势,经常不知从哪里淘换来一些乌七八糟的卷子,强行要求孩子“额外加餐”。
孩子的正常节奏完全被打乱。于是后期的学习跌跌撞撞,最终考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我作为班主任,曾经坚决拒绝高三家长为孩子请假外出听“神仙”讲座,结果并没有妨碍他家孩子考进清华大学。
4.不要有意无意通过各种路径干扰孩子学习。
如塞给孩子七大姑八大姨送的本地模拟题,自作主张四处找名师“点拨”孩子。
亲戚的心意是好的,家长的急躁心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些不宜叫孩子本人去消化。
不客气地讲,外地的模拟题,质量很难保证。
那风靡全国的所谓“几十几套模拟卷”,几十年前我就把它抛弃了。
这些试卷,除了形式上跟过去的高考真题有些相似,就其内容而言,如果说30%以上存在科学性问题、有毒副作用的话,也许有些夸大其词。
做了不如不做。这是几乎所有考生在高考结束第一时间发表的感慨。
了解你孩子学习状况的人,按照熟悉程度排序,应该是如下这个顺序:
孩子本人 >> 孩子在学校的科任老师 > 家长 > 你外请的所谓名师。
学情诊断和病情诊断不大一样。倒数第二向倒数第一的人描述正数第一的人的“学情”,诊断的结果很难准确,开出的药方只会产生毒、副作用。
编辑|京教君
作者 | 北京市十一学校名师、化学特级教师 王笃年
内容来源|家教策略与学习规律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