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这几天成交额都在万亿之上,理论上算是比较热。但最近看到一种说法,现在的万亿成交额里有不少量化资金,所以当下的万亿跟之前的万亿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不管怎么说,今年以来大部分基民估计已经回本了。
本周一有8只中证A50ETF上市,加上之前上市的摩根、平安两家,自此首批10只基金全部上市交易。
我统计了一下昨天和今天的最新规模及成交额:
正如工头所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ETF发行与持营实验”。之前的ETF注重 发行 ,会找不少“帮忙资金”,这些帮忙资金在ETF上市后,短期就是退出。可以看看上述10只基金,相当于首募规模,有的基金规模流失明显。
现在又出现一种“ 重持营 ”的发展思路,就是先不管募集多少,依靠上市之后持续推广营销,持续提高规模。
到底哪种方式更佳,就从这次A50发行开始观察,看看这些基金规模谁能跑出来。目前看,这几只ETF规模上没拉开太多。该走的资金都走了,剩下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10只ETF已经够卷了,还有上证50、MSCI50ETF这些属性类似的ETF,A50ETF能做大规模,也不简单。
我们传统上认为ETF有先发优势,首发的基金会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流动性也更好。从这次发行来看,这个规律也未必。
还有一个信息,就是这10家基金公司,已经在上周陆续申报联接基金了。
突然发现,现在基金从上报就被挖掘出来了,然后从上报到审批完成、发行、上市等等。时间段越来越长了。
说到ETF的发行,不得不说之前发行大火的科创100ETF,首批4只、后面又陆续发了4只。同样是统计了现在这8只的规模:
首发的4只,相较于首募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相比去年底,规模都出现了一定的缩水。指数下跌+赎回导致。
我们华夏这只比较特殊,虽然是后发,但靠着持营规模稳步上升,指数在跌,规模在逆市增长。
我想大概是有不少资金选择ETF抄底,但选择的时候还是倾向于选择头部指数机构,当然也不知道华夏是如何持营运营的,目前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自2月6日反弹以来,我们看各宽基指数涨幅,成长优于价值、小盘优于大盘,科创100指数也有着30%以上的反弹。
再一次印证:市场反弹阶段,成长属性的板块反弹幅度更大。
ETF的角逐,绝不仅仅只在ETF。
今年以来,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平安基金上报了上证科创板100增强策略ETF。
ETF卷完了,就开始卷增强策略ETF。印象中ETF增强策略不多,只有在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规模也没做起来。
3月14日,万家基金、中信保诚基金、浦银安盛基金、永赢基金上报的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申请材料获监管接收,成为首批场外科创100指增产品。
ETF卷完之后,接着卷联接基金,卷指数增强基金。 非头部ETF玩家,另辟蹊径,不卷ETF,卷场外的指数增强产品,打差异化。
另外,浦银安盛基金上报了浦银安盛中证A50指数增强基金,成为首只上报的中证A50指增基金。
这个指数基金市场,有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