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汪涛:2024是中国经济企稳和盘整的一年

时事新闻2024-03-16 09:02:52无忧百科

瑞银汪涛:2024是中国经济企稳和盘整的一年


中国基金报记者 叶诗婕

《中国基金报》于3月推出“全球机构看中国-2024年春季中国经济、市场展望”系列报道,专访全球领先的外资机构,分享他们对于中国经济和市场的看法。

本期专访嘉宾为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


(来源:瑞银集团)

2024是中国经济企稳和盘整的一年

中国基金报:请问你如何看待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你对中国经济未来一年的预期?

汪涛:2023年随着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重启。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符合预期但二季度之后房地产活动再度低迷,出口出现下跌,消费者信心低迷,导致整体经济动能减弱。

步入2024年,我们认为今年是经济企稳和盘整的一年。房地产活动下行依然会抑制投资活动和消费者信心,但这个影响会比去年稍微减轻。此外,2024年消费和服务业应可以延续疫情后的复苏趋势,超额储蓄小幅释放也有一定帮助。我们预计出口边际改善,虽然美国经济增长或会有所放缓,但全球科技周期应可以触底反弹。此外,财政政策温和扩张有助于提振整体经济增长,不过我们预计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我们预计,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随着全球科技周期触底回升,出口仍将有所改善。此外,尽管中央政府或出台更为显性的财政支持政策,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仍将温和放缓。

中国基金报:具体而言,你对于2024年国内市场通货膨胀和消费复苏方面有和见解?

汪涛:我们预计CPI增速可能提高至1.2%,随着美元走弱,2024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达至7左右。我们预计通胀温和回升,不过通缩压力仍存。与往年一样,政府将2024年CPI通胀目标定为“3%左右”。我们的基准假设为未来几个月猪肉价格可能触底,消费持续温和复苏支撑核心CPI可能企稳,带动全年CPI增速小幅反弹至0.5%~0.8%。不过,PPI可能到三季度才能同比转正,全年平均下跌0.5%~1%。

消费继续复苏,但低基数效应消退。假设房地产市场企稳,我们预计2024年居民收入和劳动力市场将持续修复,这主要由服务业进一步复苏推动,实际居民收入将增长5%左右。我们预计居民信心仍将疲弱,但不会进一步显著走弱,这意味着部分超额储蓄将得以释放,从而提振消费。但是,鉴于低基数效应消退,2024年服务业消费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实际整体消费将增长5.5%。

2024年整体财政支持将更加显性

中国基金报:请问你如何评价今年中国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哪些政策调整值得关注?

汪涛:我们预计2024年增广财政赤字率将扩张1~ 1.2个百分点(2023年扩张0.2个百分点),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基金预算以及其他准财政融资渠道(政策性银行和地方平台等)。

去年上半年,政府收入较预算计划存在大幅缺口、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困难,导致出现了实际性的财政政策紧缩。不过,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财政收入和支出回升、且发行了特别国债,部分抵消了此前的偏紧影响。2024年整体财政支持将更加显性,体现为预算支出增加、尤其是中央政府支出。

另一方面,我们预计2024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可能继续下降10%,政府持续强调严防新增隐性债务风险,因此预算外的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应持续承压。因此,我们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不会较2023年的8%提速。报告计划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增加3%至7000亿元,并强调了公共投资的几大重点领域,包括水利及防洪排涝项目、交通运输、能源、生态保护、新型基础设施、平急两用基建项目等。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会支持这些项目的投融资。

货币政策方面,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政府还要求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5%左右)和价格水平(3%左右)预期目标相匹配。我们的基准假设是央行将小幅放松货币政策,年内或将下调政策利率10个~20个基点,降准25个基点,并结合更多流动性工具来维持信贷稳健增长。

我们预期央行或增加3000亿~5000亿元PSL投放,且下半年房地产销售和房贷预计将逐渐企稳,政府债券发行量增加,因此我们预计2024年末信贷增速将达9.5%~9.6%。

政策的支持是具有战略性的

中国基金报:如何看待中国政府的宏观政策与目前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政策支持力度是否足够?

汪涛: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长期需求中枢下移,房地产活动将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相关基建投资和重工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将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制造业价值链上移和技术升级、经济向绿色生产及运输(如新能源汽车)转型、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以及消费服务的持续增长,应有助于部分填补此前传统经济增长驱动力减弱的缺口。

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高生产率。

具体而言,报告指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报告要求巩固扩大新兴产业的领先优势(如新能源汽车),加快前沿产业发展(如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此外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深化研发应用,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此外,政府重申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要求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市场准入。政府还计划加大对社会民生领域的支出;并要求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加强与市场和企业的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就目前来说,我们认为市场非常广大,而且政策是积极的。以支持新能源的转化为例,中国不像有的国家政策会有摇摆,使得投资者可能会担心支持的长期性。但中国在这方面是具有战略性的,像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这方面的方向是很明确的。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