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矛盾产生以后,不能只看表面,尤其是家长和学校双方产生矛盾。
最近武汉某知名民办学校和家长的矛盾越闹越大,备受关注。
学校的投资方的一席话,把关注点推到最高。
“作为校长,办学者,绝对不会被家长牵着鼻子走,你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叽叽喳喳的!哪个民办学校校长不是公办退下来的?请老的你们嫌老,请年轻的你们嫌嫩!”
不仅如此,直接斥责家长没有修养,没有礼貌。
情绪这么高涨,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没有修养稍微差点的家长?单独拎出来这个问题,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家长的素质不一,关注点不一。
如果真的把办学的主导交到家长手里,哪所学校都办不好,因为家长不是专业的办学者,很多家长眼界有限,关注的也只是对自己孩子有利的点。
但是当着所有的家长面,指责家长没有修养、没有礼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像训学生一样训家长,实话说,还是头一次见到,不管怎么样,都觉得不妥当。
敢这么说话的大概也只有投资方了吧。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这所民办学校曾经是由东帝王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由北京海淀外国语教育集团负责管理,到去年就是2700元满员状态。
可以看得出,这所学校在当地的名气是非常大的,不缺生源。
不过在去年年底,双方因为办学理念不合,终止“联合办学协议”。
这让很多家长不满意,因为当初就是奔着“海淀外国语”的名头来的,现在双方分割了,家长们开始质疑学校,对学校聘请的校长(网传受过处分)持有质疑态度。
投资方话语硬气,家长也不是吃素的,根据流出来的照片来看,现场气氛很僵硬,很多家长纷纷离场。
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特别能理解这些质疑学校的家长的心态,如果把这事往自己身上揽,就能设身处地地理解这些家长了。
民办外国语学校,费用不低的,基本每学期的基本学费都是20000起,一学年下来,杂七杂八都算起来,包括延时费用,五六万都是非常保守的算法。
家长花这么多钱把孩子送进学校,明明可以选择更便宜的,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呢?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很多都是普通的中产家庭。
总得图点什么,就这个民办学校来说,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冲着“海淀外国语”这个招牌,也相信学校在办学之初靠的就是这个招牌。
现在家长们突然被告知:合作办学解除了,以后和海淀外国语没有任何关系了,家长能冷静吗?
有了这样的问题,教训家长可不是什么明智的方法,毕竟实在不行就一拍两散,这所学校里的学生不是没有学校可去。
在义务教育中被教训了十几年,当了父母、走上社会,还要被孩子学校的投资方教育,有多少人能咽得下这口气?
投资方毕竟不是学校一方,如此发言,也算是草率了。
给孩子选择学校,要关注哪些点
其实上文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之所以能这么关注,因为我的女儿也有类似的情况。
孩子3岁的时候,我把孩子送到了一所15年制的双语学校,这所学校也规划了小托班,配备三个老师,每天一堂外教课。
这是一所刚建立不久的学校,学校设施方面没得说,绝对是顶配,招生阶段是打着苏州一所非常知名的外国语学校,同样是联合办学。
不得不说,选择这所学校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冲着苏州这所知名学校来的。
我当然也不例外。
可是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从小托班,到现在的中班,我看到了学校办学的真诚点,看到了老师们的付出,看到了从校长到园长再到各个老师的努力,这是值得肯定的。
孩子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成长的很快,这是很重要的点。
之前也有关这所双语学校和苏州的名校分割的传言,有的家长就坐不住了,我倒是没有受到影响,因为当我们肯定了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理念以后,学校和谁联合办学或者是独立门户,并不重要。
不需要看高处,只需要着眼自己的孩子,因为校长或者是任何一个管理者,对孩子的影响都不是直接的,甚至是微弱到可以忽视的,影响孩子的是孩子的老师,学校的环境,以及集体。
结语
如果能够从一开始就认真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大概率就能做个理智的人。
如果家长认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存在问题,学校的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家长发声其实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至少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问题。
权衡之后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给孩子转学。
而学校一方或者是投资一方,也要认清一个现实,现在的私立学校办学,其实就是一个公司,孩子和家长是客户,不要试图去pua家长,现在的家长不是你几句话就能被pua,家长看重的始终都是孩子的成长利益相关的。
这样看来,这种教育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能起到负面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