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严禁高中“掐尖”招生!?
为普通县中提供更多机会
“大约二三十年前,我们县高中的办学质量和口碑都很好,县里的孩子基本上就在本地就读,但近些年,他们更偏向于去市里的学校。”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了近些年县域高中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境。
他说,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县域普通高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无法与市里的优质高中相比。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优秀生源大量流向地级市或省会城市的优质高中,从而导致县域普通高中生源不足以及优质生源数量锐减。
“近些年,我们明显感到县城高中办学质量在不断下降。”张大冬说。为此,在今年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关于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的建议》,建议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严禁高中跨区域招生。
“目前还留在县城,特别是在乡镇高中上学的孩子,他们家庭条件相对一般,没有太多选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部分群体,他们也有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张大冬说。
县中生源流失
《语文的奥秘》的作者张禾强曾在县域高中当过授课老师,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教育功利化倾向导致了唯升学论甚至唯清北论,进而衍生了争夺师资和生源的“掐尖大战”。
“有的县域高中感叹‘县域高中无清北’,这是由于尖子生源很多时候都被顶级中学吸引走了。”张禾强说。
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部分优质高中在全省“掐尖”招生,“虹吸”了省内优秀生源,以至于一些地方出现了“崛起一所超级中学,倒下一批普通高中”的现象。
如何破局?
张大冬认为,当下县域高中普遍面临发展困境。他说,从县域层面看,教育财政压力持续加大,对普通高中财政性投入保障相对乏力;从省域层面看,省级统筹责任清单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套机制也亟待完善。
他还指出,当下教师在县域高中和省市层面重点高中获得的资源以及发展空间并不相同,导致了县域优质教师的流失。
“我们的县域高中普遍面临衰落过程,如果不能及时控制这个局面,可能造成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张大冬说。
对此,张大冬建议,当下应完善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财政经费分担机制,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市、区)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专项支持。同时,全面提升县域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按照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制定出台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标准,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
张大冬建议,提高县域普通高中教师待遇,对长期坚持在县域普通高中任教且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特殊津贴补助,对优秀的县域普通高中教师在职称评聘、晋升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保障。他认为,可以对退休的名师返聘使用,并建议国家部属师范大学要为县域普通高中定向培养高质量的公费师范类硕士生、博士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何为化名)
中国新闻周刊作者:陈淑莲
02
建议将教师课后服务作为职称评聘重要参考
“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和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经济委副主任权忠光拟提交《关于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建议》。
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
权忠光认为,目前课后服务总体上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还需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规范提升和保障实施。比如,当前课后服务的实施者仍以学校任课教师为主,缺少艺术类、体育类,心理咨询类等专业师资队伍;课后服务实施后,在职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工作任务加重、个人时间被挤占等。
“建议加强政策指导和宣传,提高课后服务认知。”权忠光表示,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出台更具体的课后服务指导规范;二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学校共同打造推出精品课程,建设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库;三是加强教师课后服务相关培训,把课后服务内容纳入教师培训研修课程体系。
权忠光进一步指出,应建立健全课后服务监督评价机制。“根据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内容、范围、质量、经费用度、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监管与评价,规范化开展相关工作。”
同时,权忠光建议“完善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保障机制”。对此,他分析说,要多措并举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拓宽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来源,包括引进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人员开展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活动。“学校需针对课后服务教师如何配备、与校内外人员如何分工等内容细化完善相关方案和制度。”
对于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权忠光认为,可以探索“财政补贴+合理收费+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课后服务经费。具体而言,一是政府部门需合理核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生均经费,并将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二是对超出财政补贴部分的课后服务费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收费标准,按公益普惠原则进行收费。三是鼓励企业、慈善信托等社会资本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的资金支持。四是在经费的使用上要加强审核和监督,做到专款专用、落到实处。
此外,权忠光还建议,探索家校共育合作模式,了解家长对于课后服务的需求和建议,建立课后服务效果反馈平台,方便学校与家长及时交流学生在课后服务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和相关问题。
— END —
来源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