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数据出来,地产人又紧张了

时事新闻2024-02-02 08:23:59无忧百科

1月数据出来,地产人又紧张了

最近一周,地产行业的气氛有点大起大落。

广州、苏州、上海先后放松限购政策,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允许外地人入场,在全国范围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但政策利好的兴奋还没有持续多久,1月份销售数据出台,又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根据克而瑞数据,1月份,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350.6亿元, 同比降低34.2%,环比降低47.9% ,单月业绩规模创下近年新低。

要知道,去年的1月份正值疫情管控刚放开叠加春节假期的特殊月份,百强房企单月成交额已经在2022年的基础上降低了32.5%,环比降低了48.6%。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基数上。

而今年1月份,是在12月北京上海先后出台松绑政策的消化期,以及开年利好政策持续出台的背景之下,这个数据多少还是有点超出行业预期。

一方面,整体的市场蛋糕持续萎缩;另一方面,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放开限购,争抢客户。这都将让房企在2024年,面临更加复杂的营销环境。


核心城市放开限购

客户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这一轮三个核心城市放开限购的政策,简单总结一下。

有一线城市带头突破限制,今年更多城市彻底放开限购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了。不少城市的地产营销,都将迎来巨大的挑战和机会。

一、跨区域购房潜力,将进一步被激活

过去的十几年里,地产行业一直在限购的紧箍咒之下发展,导致很多房企和地产人,其实并不能很客观的评估跨区域购房需求的体量。

其实,去年9月份,就有过一轮强二线城市放松限购潮。

南京、济南、青岛、福州都取消了限购;苏州解除了120平以上商品房限购,成都解除了144平以上商品房限购。

结合上一轮限购放松的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现象:

① 高能级城市对低能级城市的虹吸效应,有巨大的空间。

② 相同能级城市之间,会形成显著的竞争关系。

例如,成都作为2023年全国少有的实现量价齐升的城市,去年成交套数达到14.6万套,同比增长9.7%。新房备案均价也达到1959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2.88%, 近5年来持续保持上涨

成都走出独立行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外来人口的持续涌入。除了传统的川内小城市和西部省份“新西兰”(新疆、西藏、甘肃),成都对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也形成了很强的吸纳力。

根据成都本地购房平台大数据,去年9.26解除144平以上限购后,成都外省购房客户占比直线上升,其中占比最高的TOP3省份,就是浙江、广东和江苏。


数据来源:成都购房通,统计时间范围:2023年1月-12月

去年9月,哈尔滨组织跨城市的卖房推介活动,叠加上今年冬天的旅游热潮,也让哈尔滨的跨地区购房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根据近日哈尔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2023年12月,黑龙江省外人士在哈尔滨购房办理不动产登记2790件, 同比增长202.3%

随着头部城市全面解除限购,楼市的蛋糕会不会变大,还不好说,但是蛋糕的分配和争夺,一定会更激烈。

购房客户可以在各个城市之间自由流动,尤其是高端改善型客户的完全松绑,会让城市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剧烈。也让房企的全国范围获客,变得更有必要。

二、高端楼盘享受利好,刚需项目继续遭遇冲击

去年,在投资需求被挤出后,核心城市基本上,都同时进入了 存量主导时代

一是二手房成交迅速成为成交主战场。

不管是广州、苏州,还是成都,去年二手住宅的成交量都 占到了60%以上

二手房放盘量飙升,大量投机水分被挤出,造成了二手市场的“降价潮”,尤其是近两年刚交房的次新房,楼龄短、现房优势、价格竞争大,对新房市场的刚需项目,形成了不小的抢客和降价压力。

二是改善买新房,刚需买二手的现象凸显。

近两年,各大城市的土地供应和新房供应,基本都在向改善倾斜,户型供应的面积段一直保持着全线上扬的态势。

例如成都去年的新房、二手房总价差,已经首次突破了百万元,新房大面积改善特征明显。

而这一轮广州跟进120平以上户型解除限购,和房企全面向改善产品转型的趋势高度吻合,这也导致限购解除带来的消费增量,将大部分被新房市场的高端改善盘吸收。

可以预计的是,今年刚需类项目依然要面临二手放盘飙升的冲击,加紧抢收、以价换量、强势营销出货,依然是目前的最佳策略。

三、赢家通吃,成交头部集聚效应更加显著

高端楼盘享受利好,但也不代表所有项目都“过得很好”。

去年广州的千万豪宅成交量再次破纪录,同比增长45%。但近6成的市场份额,全部扎堆在十个热点楼盘。

几乎所有购房者都形成了统一认知,必须买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项目,导致成交聚集效应相当明显。

而随着大部分城市限购放开,增加了城市考量的维度后,高端客群面临的选择也会更加多元。

按照目前的人口流动现状来看,人群向高能级城市流动的趋势依然没有减弱。而在同一梯队的城市之中,气候条件、生活方式、产业发展等也将成为客户购房决策的影响因素。

也就是说, 项目面临的潜在客群和竞争环境,都将由于限购解除而发生变化,这将非常考验房企和项目,跨城市/跨区域推广和获客的能力。


配合政策稳预期

营销端必须尽快发力

其实,从目前的政策导向和成交数据来看,今年的市场环境大概率会形成 “市场下行+政策托底” 的态势。

也就是说,一方面,市场大幅复苏反弹的预期,依然不足。市场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房企要果断丢掉幻想,尽早抢收。

另一方面,政策托底的意图也很明确,“挤牙膏”式的政策利好,会一直出,从而和市场数据带来的下行预期形成对冲。

因此,今年各大核心城市的限制性购房政策,应该都会出现大幅调整,直至“五限”彻底退出。

房企的营销,也要尽可能配合政策意图,形成合力,尽力扭转市场预期。

一、从稳信心出发,制定营销策略

“无理由退房”、“保价、买贵退差价”、“以旧换新”、“现房销售、先交付后还贷”等稳信心、稳预期的营销策略,依然有效。并且相较于惯用的折扣、特价、工抵房等促销手段,也更可持续。

同时,针对滞重项目,一定要坚决换成现金流。长期库存资产,要果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减值处理,配合一线的“减亏激励”,快速甩掉负担。否则,时间越长会越被动。

另外,保交付依然是重中之重。

今年政策层面上,针对房企融资给出了非常大的支持。1月底,各个城市第一批的“白名单”项目已经完成上报,部分项目已经拿到了首笔贷款资金。


在外部输血恢复的情况下,房企必须尽一切努力先保证交付,避免出现信任危机,才能机会慢慢恢复自身的销售造血功能。

二、限购解除后,房企要进一步发力线上获客

之前明源君就说过,如今的地产营销已经转向流量获客了。头部房企的一些标杆大区,线上获客的业绩贡献占比已经达到30%。

随着限购放开,房企的获客边界被进一步打开了,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高端项目,如果想要争取异地客户,要更加重视线上推广渠道。

目前大部分房企都已经在发力线上营销,在抖音“卷”起来了,毕竟平台流量大,多少能分一杯羹。但是线上获客要获得好的效果,除了发力大平台,还要结合购房客户的生活方式和线上使用习惯,进行广撒网。

一是网格化截流,挖掘免费流量,控制费效比。

可以参考龙湖的做法,在非投放期,在垂直类网站、大V直播间、本地论坛、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的媒体账号去留言植入,或是在评论区挖掘、拦截意向客户。在微博发布垂类话题、项目信息。

总之就是让各个平台都能搜到正向、及时的项目信息,抢占线上的免费资源。按照标准化的SOP,每天一个小时就能铺到位,性价比极高。

二是从生活方式切入,发力精准流量平台。

之前明源君专门给大家分享过,头部房企已经在进军的小红书渠道。小红书作为“三高”(高收入/高学历/高消费)人群的主要聚焦地,50%的用户集中在一线城市,客群精准度很高。

去年,北京的世界级豪宅项目万科大都会NAVA,在小红书进行信息流广告投放,就获得了私信771组,最终成功成交3套豪宅。

这一轮解除限购后,一二线掀起购房客户争夺战,这类高端用户平台的效果可能会进一步放大。

开发商可以通过达人发布打卡或探盘笔记,输出项目价值;通过设置搜索关键词,获得精准的搜索流量;通过线上投流和联名线下活动,创造出更多的流量玩法……

具体的干货细节,之前在中,给大家详细分享过,感兴趣可以去回看。

小结

从一月份的成交数据来看,目前的政策强度和市场反应,已经出现不匹配的现象。

也注定今年依然会是一个政策大年,房企必须准确灵活把握形势,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窗口期。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