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峰琳 编辑/徐喆)自2022年年底以来,随着高纯晶硅环节新增产能集中释放,供需关系逐步从紧缺转至宽松,产品价格大幅调整。受此影响,多家硅料厂商的盈利能力也随之大幅下滑,全球硅料老大通威股份(600438.SH)也难以独善其身。
硅料价格急坠的同时,落后产能因成本压力停产检修甚至关停、部分硅料项目延期,一时之间行业转入“凛冽寒冬”,产能过剩危机正在显现。在此背景下,通威股份却逆势再抛百亿扩产计划,拟在内蒙古扩充工业硅、高纯晶硅产能,引发行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通威股份去年内多次发布扩产计划,涉及光伏全产业链。然而,观察者网注意到,通威股份去年以来,多次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但如今业绩出现下滑,经营现金流也出现萎缩。通威股份虽然家底雄厚,但是想要完成上述投资计划并不容易。
再抛百亿扩产计划
2023年12月25日晚,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绿色基材一体化项目投资协议书》,就公司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投资280亿元,建设绿色基材一体化项目达成合作。
公告显示,此次项目分两期建设,包括年产5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4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及配套设施。其中,一期建设2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预计投资额合计约130-140亿元。二期建设30万吨绿色基材(工业硅)、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每期建设工期预计15-18个月,其中一期项目力争2025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根据市场条件择机启动。
通威股份表示,此举动预计不会对公司2023年及2024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构成重大影响。光伏行业技术更新、产品升级较快,市场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如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整体竞争优势,本项目可能存在盈利不达预期的风险。
事实上,通威股份今年来多次扩产,涉及光伏全产业链。观察者网注意到,2023年2月、6月、8月,通威股份分别通过了三起议案,拟分别投资60亿元、105亿元、200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以及两项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项目均计划在2024年及2025年内建成投产。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称,该项目实施尚需取得能耗指标并办理土地、电力、环评、安评等前置手续。
时至年末,通威股份再次推出扩产计划,通威股份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公司经过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考量了包括成本、技术、品质等多方面,扩产是主动推进新项目拓展作出的战略规划。
供需错配,产能过剩危机显现
在全球新能源需求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经过一轮产能扩张后,我国多晶硅行业在2023年迎来了产能过剩的元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多晶硅产量达到147.5万吨,实现同比增长80%,远超下游硅片68%的同期增速。
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关键环节,硅料供应量和价格走势深刻影响着整个光伏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前10个月我国光伏制造端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70%。根据机构的报价,2023年年底多晶硅的价格较2023年年初下跌了约65%,硅片价格的降幅约45%,电池片下跌55%左右,组件降幅在44%附近。
产能的快速扩张也使得行业供给转向过剩。11月15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
从相关企业业绩和股价上不难看出,产能过剩危机正在显现。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端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62家光伏上市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38.31亿元,同比增长达129.34%。而今年前三季度,上述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89亿元,同比增长仅7.84%。业绩增速放缓之下,第三季度有企业已出现亏损。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有股民担忧道:“通威股份自去年高点到目前跌跌不休已经一年多了。”对此,通威股份相关人士回应称,二级市场股价受到宏观经济、市场热点、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年初至今,光伏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的市场股价均出现较大波动。
针对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在202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光伏行业的潜力、增长空间还很巨大,产业过剩几乎会在短时间内,半年、一年或者稍微长一点的时间会重新取得新的平衡。
业内分析人士亦表示,2024年多晶硅市场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硅料供应过剩仍是大概率事件,部分弱势企业可能面临破产风险。然而,在光伏装机需求环比增长的背景下,整个行业仍具备发展潜力。
业绩下滑,现金流锐减
或是抱着对未来光伏行业的期许,通威股份作出了逆势扩张的决策。然而,在公司业绩下滑的背景下,经营现金流也出现萎缩,通威股份想要完成新增投资计划似乎并不容易。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形。具体而言,报告期内,公司录得营业收入1114.21亿元,同比增加9.15%;归母净利润163.02亿元,同比降低24.98%。实现扣非净利润156.42亿元,同比下降28.84%。值得一提的是,其毛利率跌至19.77%,同比下滑近25%。
其中第三季度,通威股份营收、净利润双降。其归母净利润30.31亿元,同比大降68.11%。这也是通威股份自2020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报告期净利润同比下滑。相比业绩下滑,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同期经营现金流净额下降27.21%,为210.25亿元。
而截至三季度末,通威股份货币资金275.3亿元,相比本次项目预计投资金额280亿元,似乎相差不大。
12月26日,通威股份同时公告称,将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节余募集资金42282.65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Wind数据显示,去年4月、7月以及10月,通威股份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累计募集11亿元,分别用于补充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项目营运资金、偿还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项目银行贷款本金,补充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5GW高效组件项目营运资金以及偿还绿色项目贷款。
手握巨额现金,为何还需要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补充流动资金呢?与此同时,通威股份表示,本次项目预计投资金额约280亿元,投资金额较大,可能存在自有资金紧张或资金筹措困难的风险,“公司将合理利用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贷款,统筹资金安排,保障该项目顺利实施”。
从该表述中可以看出,通威股份将主要利用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贷款,随着自身经营现金流的锐减,通威股份这280亿元的投资项目后续进展如何,观察者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