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领头羊进入自研赛道:一汽-大众透露“正在自主开发电动车”

时事新闻2024-01-21 08:06:10无忧百科

合资领头羊进入自研赛道:一汽-大众透露“正在自主开发电动车”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为满足用户需求,补充现有产品线,一汽-大众正在自主开发全新电动车型,现有燃油车型也将全系搭载自主研发的全新混动技术。除此之外,我们还储备了一批更能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具备更高性价比的新技术、新装备。”在日前举行的一汽-大众新闻年会上,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的话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意味着,作为国内销量最大的合资车企,一汽-大众已经正式走上合资自研的路径。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商务)副总经理聂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确认了这一信息,他透露,一汽-大众正在自主开发全新的电动车型,目前技术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同时,自主开发的混动系统马上开始上车,未来会实现一汽-大众全系产品的混动化。

对于“正在自主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型”将置于哪个品牌旗下,一汽-大众内部人士表示,目前相关信息并未传达至非技术部门,但从“自主开发”的性质以及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都已经推出自身电动产品系列来看,自主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型很大可能会放在捷达品牌旗下。

在刚过去的2023年,随着疫情后更便捷的沟通和实地考察,多家合资车企中的外方股东开始真正了解到中国电动智能化的发展速度、需求特殊性以及自身所面对的竞争严峻性,随之,合资车企启动自主研发也开始成为汽车领域愈加明显的趋势。大众作为转型和引入电动车最为积极的跨国品牌,如今也启动了合资企业的自主研发,这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自主研发被定位为“核心能力”

“2024年我们会将‘自强’作为一汽-大众的年度关键词。通过2023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自立自强、创新转型的发展路线”,聂强说。2023年主要在忙两件事,一个是新能源转型,另一个是数字化。这两件事都是在顶着巨大的“内卷”压力推进,基于此,经过内部充分研讨,一汽-大众形成了“自立自强、创新转型”的新发展路线。

聂强解释说,“自强”代表了一汽-大众对整个环境的判断以及对于2024年的态度。具体而言,这种“自强”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就是要不断深化自主研发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作为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前瞻技术的储备,这对未来的竞争非常重要。

其次,在经营层面,要全力突破原有的瓶颈和短板。比如车机系统,一汽-大众(技术)副总经理顾昀斌介绍说,在原有的德国技术基础之上,一汽-大众进行了本土化的开发,提供了专属的车机解决方案,全新一代的智能车机系统将算力提升了一倍,在去年年底推出的ID.7 VIZZION上已经采用。

“后续还会对智能系统技术迭代升级,今年上市的全新一代迈腾就会采用最新的技术”。聂强说,未来几年,一汽-大众所有的主要燃油车产品都将采用高端技术进行升级,包括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实现更多功能。

在最受瞩目的整车方面,一汽-大众表示,要加快电动和混动产品的落地。其中,自主开发的电动车型已确定方案,自主开发的混动系统马上上车。

目前看来,在电动车方面,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已经有ID.系列,奥迪品牌有e-tron系列。因此,作为一汽-大众旗下独立品牌的捷达很可能承接自主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型。而捷达的产品计划也显示,其即将启动电动车战略。

“捷达在新能源布局上也有了实质性突破,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首款A级三厢车纯电产品,预计2025年会推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捷达品牌副总经理(捷达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洪涛称,这种纯电产品基于全新的技术平台,以全新的形象以及更加中国市场导向的用户体验为客户服务。从这款车开始,捷达会持续进行电动化转型,之后还有SUV和其他电动化产品将推出。

混动方面,一汽-大众现有燃油车型将全系搭载自主研发的全新混动技术。按照计划,自2024年起,一汽-大众主力车型将迎来密集换代,包含全新一代迈腾等。

“我们沉淀了面向中国用户的开发经验,也储备了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新技术、新装备,”聂强说,一汽-大众已经自主开发推动了一系列智能装备、电动和混动车型的关键项目,将在新能源和数字化方面全面发力。

2023年,日系合资阵营以及上汽通用都启动了针对电动化和数字智能化的本土研发,宣布加大本土研发和功能设计,尤其在智能网联功能上,“本土自研方案”已经成为大部分合资车企的首选。一汽-大众此举也是顺应趋势,毕竟大众过去两年也在广泛和中国本土企业合作,以弥补电动智能化转型中的短板。

力保盈利性

一汽-大众年会上,“非常艰难”、“非常不容易”同时出现在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负责人的讲稿里。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Michael Arndt)甚至直言,虽然最终实现了9.8%的增长,但2023年的市场环境对奥迪品牌来说是35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3年,一汽-大众旗下三个品牌加起来卖了超191万辆新车,实现了同比增长4.8%。其中,大众品牌是唯一一个燃油车份额正增长的合资量产品牌。在一汽-大众看来,在消费需求支撑不足,产品价格、智能装备、服务体验等全方位的竞争内卷中,能够继续保持增长已经是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从各品牌2024年的计划来看,提升转型效益,保证良好盈利性都被放在了首位。“效能领先是我们的方法和目标,无论百万规模还是油电共进,都需要效益领先作为我们发展的目标。”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大众品牌销售)赵英如表示。

大众中国在发布2023年销售业绩时特别强调,大众在中国的燃油车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盈利,这给转型提供充足的“弹药库”。赵英如透露,2024年大众品牌全年销量目标锁定为105万,其中燃油车要坚定的保持头部优势,燃油车产品阵容会在今年全面升级,将推出两款全新产品,迈腾也会在2024年迎来全新的产品换代。

奥迪品牌同样强调了要转型也要“挣钱”的战略。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Michael Arndt)直言,虽然最终实现了9.8%的增长,但2023年的市场环境对奥迪品牌来说是35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奥迪品牌制定的计划是“将重点放在电动车盈利能力和产品组合上”。下一个重大的动作将是奥迪Q6 e-tron在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全球首发。按照计划,用以投产PPE高端电动车平台的工厂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启动,届时将推出A6 e-tron、Q6 e-tron等车型。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则强调以效率打动效益。他指出,未来三年,奥迪品牌在营销上最核心的是两点,一是要和经销商一起打造最具效率的经销机制,“过去经营的毛利率非常好,不见得一定对,过去一直花的钱也不见得是必要的”。二是提升直面客户的营销能力。他特别提到,将通过装备价格的调整,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豪华感和魅力。

“竞争之‘卷’很多时候拼的是经营结果,我们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率是关键。”李凤刚坦言,过去奥迪品牌的产品配置矩阵有很多,会造成一定效率的错配,2024年将大力梳理这些产品线,通过降低总数等手段让经销商终端的运营更有效率。同时,通过个性化定制及OTD快速获得客户个性需求,从而支撑效率的提升。

捷达品牌在2024年的效益增加将最为明显。刘洪涛透露,捷达已经获得了大众集团对于捷达品牌出口的认可,首站是在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预计在今年二季度初实现上市。

2024年,一汽-大众的全年销售目标锚定在190万-200万辆区间。股东双方对一汽-大众的诉求是“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在价格战仍将持续的态势下,作为合资领头羊的一汽-大众开始旗帜鲜明地启动自主研发,并将盈利而非销量增幅作为转型的前提,对整个行业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刘晓林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

行业产业报道部主任
关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行业性事件、企业动态;全程记录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端、升温、爆发,以及每一次新技术浪潮;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投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以及汽车产业政策变动进行持续性报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