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月股价暴跌后,Keep股价再次暴跌。1月4日港股Keep午后持续下跌,股价跌破10港元,跌幅达34.11%,创上市以来新低。目前总市值为47.31亿港元,缩水三分之一。而在去年12月21日,Keep股价跌至15.44港元/股,跌幅超四成。
Keep于去年7月12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运动科技第一股。股票开盘后,Keep高涨4.77%,每股价格超30港元,总市值159亿港元。
据了解,Keep下跌始于上个月月初。12月1日,Keep被纳入“港股通”候选股票,12月4日正式生效。这也意味着,符合资格的境内投资者可买入Keep的股票。原本是件好事,但其当天即大跌27.56%。
对于股价大跌,市场推测与股票将进入解禁有关。据了解,按照一般上市公司禁售期6个月的原则,2024年1月12日,Keep股票将迎来解禁。股票的解禁被视为市场供给增加的信号。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Keep的首发股东里有26名股东的股份解禁,解禁股数达42745.43万股,占总股本的81.32%。届时或将掀起新一轮下跌潮。
另一方面,Keep2023年中报显示,去年上半年,Keep营收为9.85亿元,同比下降2.7%;营业利润亏损了2.61亿元,较2022年同期收窄21.39%。招股书显示,2019-2022年,Keep分别实现营收6.63亿、11.07亿、16.20亿、22.1亿。2023年第一季度,Keep实现营收4.47亿元,同比增长7.2%。显然,去年上半年,其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
Keep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外界讨论的重点。其收入由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和广告及其他构成。去年上半年,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7%,同比下降9.5%。这也是收入下滑的一大原因。
理论上来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的逻辑是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来获客。但健身类智能硬件设备和产品的另一关键是产品力和价格,影响后续变现和盈利。以常被拿来与Keep比较的国外健身品牌Peleton为例,盈利模式为销售自行车、划船机等硬件+引导用户订阅线上内容。疫情红利消失后,人们走进健身房,该公司2024财年第一财季收入5.96亿美元,同比下降3.41%。同时,健身订阅用户数有所下滑。
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同比增长10%。该部分收入主要是由于虚拟体育赛事所产生的收入增加。财报显示,Keep还与Hello Kitty及蜡笔小新等热门IP联名,推动体育赛事的增长。参加体育赛事,用户需支付29元到139元不等的分级报名费,达成任务后购买奖牌等产品。去年上半年,每名虚拟体育赛事付费用户平均收入同比增长约30%。各类虚拟体育赛事成为了Keep新的收入增长动力。
不过,无论是智能健身设备+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新挖掘的虚拟体育赛事,疫情过后,Keep都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其后续盈利能力。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