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近20份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计划披露,产业力量促A 股价值回归

时事新闻2023-11-17 13:18:09无忧百科

一夜近20份上市公司增持回购计划披露,产业力量促A 股价值回归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崔文静 深圳、北京报道

A 股市场又一波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潮来袭。

11 月 16 日晚间至11 月 17日盘前,近 20 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最新的股份回购、增持计划。

中集集团(000039.SZ)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A股股份,从而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拟回购金额不超过3亿元,不低于2亿元;联美控股(600167.SH)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8.7元/股;北路智控(301195.SZ)拟以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6,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60元/股……

江苏银行(600919.SH)亦公告,股东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对本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成长价值的认可,在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1月16日以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本行股份2363.10 万股,以可转债转股方式增持本行股份407.23 万股,合计增持本行股份27,703,262股,占本行总股本比例0.15%。

此外,寒锐钴业(300618.SZ)、石英股份(603688.SH)、卡莱特(301391.SZ)、峰岹科技(688279.SH)、天岳先进(688234.SH)、特锐德(300001.SZ)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也在近期发出了回购股份的提议。芯瑞达等公司的核心高管也发布了最新的增持计划。

这只是当前股份增持回购潮下的一角。wind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逾1200家上市公司参与股份回购,累计回购股份金额超过 748.28 亿元。

产业资本积极“护盘”

今年8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股份回购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来稳定、提振股价,维护股东权益,夯实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

具体包括加快推进回购规则修订,放宽上市公司在股价大幅下跌时的回购条件,放宽新上市公司回购限制,放宽回购窗口期的限制条件,提升实施回购的便利性。此外,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积极开展回购,督促已发布回购方案的上市公司加快实施回购计划、加大回购力度,及时传递积极信号。

在市场环境变化、监管政策支持等多方因素下,上市公司对于股份回购和增持的热情高涨。

Wind 数据显示,8月以来,229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进展,期间累计回购金额达到283.4亿元。增持方面,8月以来,58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为41.43亿元~64.32亿元;102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进展。

银泰黄金(000975.SZ)公告,公司于2023年11月16日收到控股股东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其已于2023年11月16日以9408.31 万元资金买入了6,973,901股银泰黄金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25%。

先导智能(300450.SZ)公告披露回购进展,截至2023年11月16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9,189,797股,成交总金额为2.99亿元。

全年来看,牧原股份(002714.SZ)、盐湖股份(000792.SZ)、韦尔股份(603501.SH)、海康威视(002415.SZ)、荣盛石化(002493.SZ)、海尔智家(600690.SH)等8家企业累计花费的回购金额已超过10亿元。其中,牧原股份回购金额超21亿元。

回购金额在1亿元(含)至10亿元之间的也达到了 158家,包括上海莱士(002252.SZ)、顺丰控股(002352.SZ)、九安医疗(002432.SZ)、温氏股份(300498.SZ)、徐州机械(000425.SZ)等,回购金额分别达到9.9968 亿元、9.5985 亿元、8.9730亿元、8.9380 亿元、8.5194 亿元。

引导 A 股价值回升

近年来,随着股份回购制度持续完善,A股股份回购规模整体呈现向上态势。

记者统计wind 数据发现,2018年至2022年,A 股分别有785 家、1032家、897 家、985 家、1148 家企业实施回购计划,回购金额分别为500 亿元、1023.59 亿元、683.72 亿元、1214.45 亿元、1029.32亿元。

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A股市场表现低迷疲软时,主动式回购往往具备短期“护盘”作用。回购利于企业的实体经济,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主动式回购往往受到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以股权激励为目标的股份回购在2015年政策放开后逐年增加,“在分析近年来主动式回购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后,我们发现其在短期内对市场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从上市公司密集回购、增持的行为来看,此举不仅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的长期激励机制,更彰显出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引导资本市场价值回归。

拟回购金额达到3亿元至6亿元的东方雨虹便在公告坦言,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团队、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已在境内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用于后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特锐德也在公告中指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于德翔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票,并在未来适宜时机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

天风证券分析师刘晨明认为,回购增持热潮将作为市场预期提升的积极信号,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上一层楼。“首先,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热潮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向好的情绪,彰显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信心;其次,有利于稳定股价,保护投资者利益。大规模的回购增持作为一种市值管理行为,通过向二级市场释放积极信号进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股价、防止公司股价过低而偏离公司实际价值的作用。”

市场有望回暖

随着A股回购力度持续增大,不少受访人士认为,由于回购、增持计划发布到实施存在一定时间差,此番回购增持潮带来的实际金额显现还需时间,未来数月的资本市场回购增持金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无论股份回购还是增持,都是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有助于股价的上涨和资本市场的回暖。”华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认为。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在研报中提到,上市公司的集中回购行为一般发生在市场调整或整体估值偏低的阶段,与相关政策的出台环环相扣。

他从历史回购的角度解释道,2018年末至2022年末,A股共发生过三轮较大的回购潮。以月度期间预计回购金额观察,上市公司集中宣布回购均发生在市场调整或整体估值下行阶段,与大盘点位或估值的阶段性底部均相距不远。

在芦哲看来,“回购潮”与“市场底”存在一定相关性,其本质是“回购效应”对股价形成支撑。具体而言,回购行为可能通过增厚EPS(每股收益)或ROE(净资产收益率)、改善资本结构、信号传递效应等途径影响股价。

方正证券分析师曹柳龙同样指出,2010 年以来,A 股的“回购潮”基本和“市场底”如影随形;股份回购既能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能提升投资者的情绪,进一步夯实“市场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27日召开的2023年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上,参会人士普遍认为A股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会议明确,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进入了长期配置价值的窗口期,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会,努力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社保基金会理事长刘伟强调,“社保基金会和各家管理人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必须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信心。加强研究分析,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同时把握投资机遇。要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投资运营和风险防控能力水平,努力提高中长期收益水平,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财富基础贡献力量。”

本文标签: 股权  持股  股票  上市公司  增持回购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