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蹚入深水区,业界大佬纷纷建言献策,都说了啥?

时事新闻2023-11-16 14:57:57无忧百科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蹚入深水区,业界大佬纷纷建言献策,都说了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万千瓦,同比增长145%。不仅如此,据记者了解,光伏产业已成为中国外贸重要增长极。

11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向《华夏时报》等记者表示,“中国将成为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第一大国,有条件推动中国、欧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光伏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潜入深水区,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产业链价格下降、折旧损失压力,贸易壁垒深度加大等诸多挑战。

记者关注到,11月13日,工信部专门召开了第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重点围绕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等进行了交流。

中国将引领人类能源转型

今年9月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呼吁各方采取更加快速的行动,来避免一系列的气候灾害。古特雷斯表示,人类气候变暖已经停止,人类气候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并且警告人类已经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

记者留意到,此次光伏论坛上,多名头部企业高管同样指出了气候变化和能源发展等核心问题。

其中,高纪凡称,“当今极端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的重大问题,也是各国展开共同合作的重要基础。”

刘汉元指出,“2023年即将走到年尾,回顾这一年,欧洲创纪录的冬季高温、美国遭遇速冻的严寒、加拿大史无前例的森林大火等各种极端天气陆续上演。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家的共同行动。”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提到,中国目前生产着世界上80%的光伏组件,处于全球主导地位。中国在光伏研发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刷新着能源利用率纪录。

“在这一轮全球低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将成为引领全人类能源转型的第一大国,会带领我们整个国家的产品走出去、产业走出去、资金走出去,中国制造、中国资本、中国技术将成为推动和引领全人类能源转型的第一主角。”刘汉元谈到,“中国光伏有条件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有条件推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能源转型,也有条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使他们在新型能源基础上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产业规模未来将达百万亿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的坚强支撑和引领下,通过核心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及规模化建设,我国的光伏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曹仁贤提到,“2022年新增装机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不仅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也发展成为全球能源的主力军。”

今年我国光伏产业成果显著,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制造端,1~8月多晶硅和硅片产量均已超过去年全年;应用端,今年1~8月份新增装机113GW,超过2022年全年光伏装机之和,出口方面,光伏产品已成为我国外贸重要增长极,位于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新三样,成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中国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巨变,未来30年光伏发电占比将从3.4%上升到39%,中国荒漠、戈壁、沙漠的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只要拿出5%的面积铺上太阳能板,可以解决中国所有的能源需求问题。”高纪凡表示。

另外,据国际能源署测算,到2050年全球要实现净零排放,近九成的发电量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综合对比分析,光伏发电可能是未来能源的最主要来源,最高占比有可能占到那个时候的60%~70%。

刘汉元指出,未来30年以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为代表的绿色转型,将在国内形成百万亿人民币,在全球形成百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

同质化、贸易壁垒问题凸显

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中国光伏产业强劲增长,另一方面亮眼数据背后,矛盾和问题也愈发明显。

记者关注到,11月13日,工信部专门召开了第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并重点围绕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等进行了交流。

11月15日,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但总体属于行业发展正常范围。”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面临内部竞争愈发激烈,叠加同质化竞争加剧,持续健康发展受到挑战;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化,影响供应链的全球市场化发展;“光伏+”应用领域快速增长,政策机制亟待完善等挑战。”曹仁贤向记者表示。

高纪凡指出,“光伏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年以来,虽然产量和出口表现亮眼,但背后各个环节价格大幅下降,出现了量增价跌的隐忧,同时投资过快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技术迭代导致折旧损失压力,国际环境加大了贸易壁垒深度。”

刘汉元表示,客观地讲,离开中国制造去推动人类不到30年的碳中和进程几乎也不太现实。全球各国、各主要机构的政治家们,应该求同存异,以大局为重,以人类的能源转型为重,放开各种枷锁,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供应链的共融共享,共同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步伐,真正拥抱清洁能源时代的到来。

面对上述挑战,曹仁贤提出,要树立长远眼光,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积极谋划未来;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支撑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积极走出去,重视国际化发展,更好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谈及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埃里克·索尔海姆建议,一是走出去,在欧洲、非洲、亚洲和其他区域进行投资;二是做好长远规划,尤其是计划好未来如何回收利用光伏组件;三是将光伏与农业相结合,帮助农民利用好光伏组件下面的土地空间,解决空间利用问题。

责任编辑:张子鹏 主编:张豫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