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先查一下,上来就喷只能证明自己无知,这篇课文没任何问题

时事新闻2023-11-15 18:31:24无忧百科

不懂就先查一下,上来就喷只能证明自己无知,这篇课文没任何问题

一年级有一篇课文,题目叫《秋天》。这是一篇短小的写景散文,不知道作者是谁。全文连标点符号才69个字,分为3个自然段。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由于是一年级课文,学生刚学了汉语拼音,还没学多少字,很多字都是不认识的,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读课文,课文是整体标注拼音的。

可是,就因为标注的拼音,不断有人对这篇文章中某些拼音提出质疑,说什么正规的语文课本也能出错。还有人甚至怪罪到曹文轩头上。

曹文轩是谁?他既不是文章作者,也不是教材编者,与曹文轩有什么关系?纵然有错,也找不到曹文轩头上呀。喷之前最起码先了解一下嘛。



上面这三个人是典型代表,他们的评论区不少人附和,跟着胡扯。他们主要质疑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一”的注音,一个是“会儿”的注音。

“一”的注音,在本文中,有的地方,标注为第二声,有的地方标注为第四声,有的地方标注为第一声。“会儿”两个字标注为一个音,读“huìr”。



但是,这些拼音有问题吗?我真搞不明白,这些质疑者哪来的底气,居然认为课文的注音不对。我严重怀疑他们是当年学的时候就没学会,现在也不知道查证一下,就出来喷了。

关于“一”的注音,虽然有人指出是变调,但有人却说只是读时变,写时不变,还说词典里就是这样标的。更可笑的是,当我说“会儿”标注为“huìr”是儿化音时,竟有人说儿化音不是普通话。



瞧这些人说的,“儿化音不是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变态心理,这是无脑到什么程度?让你都不敢相信他们上过学。难道上学的时候老师没教过儿化音吗?

儿化音是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发音时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但通常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水管儿(guǎnr)、小曲儿(xiǎoqǔr)等。

儿化音是有其重要功能的,而非没有意义。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或特指的词义,或具有改变形容词、动词词性使其名词化的作用。

当然,说儿化音是北方方言也不全错,因为普通话本来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但是,作为普通话组成部分,儿化音也在推广之中。



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这里不再赘述。

再说“一”的拼音问题。估计不知道“一”变调的,不会多。在实际发音中,“一”有4种读音,具体变调如下:

1、读一声 yī 的情况:单念,或在句尾词末念本调 yī。如:逐一
2、读四声 yì 的情况:“一”在非四声(去声)音节前念去声( yì )。如:一天、一群、一碗
3、读二声 yí 的情况:“一”在四声(去声)音节前念阳平(yí)。如:一个
4、读轻声 yi 的情况:“一”在重叠动词中念轻声(yi)。如:看一看

实际上,“一”的不同读音,正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教材选取这篇课文,正是因为文章里“一”有不同读音。



有人说,“一”只在读时发生变调,写拼音时还是标注成第一声,还说词典上都是这样标的。但是他没看到词典后面还有一个说明,如上图。

这个说明里,告诉我们,词典之所以都标成第一声,是为了方便起见,并不是说写拼音必须写成第一声。也就是说,在实际书写时,可以直接写成其他声调。

所以,无论是“会儿”的拼音,还是“一”的拼音,《秋天》这篇课文都完全正确,并没有标错,是这些质疑者自己不懂,也不去查证一下,就说课本错了。

本文标签: 拼音  儿化  音节  四声  无知  普通话  曹文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