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牛股“现身”,打新平均收益翻倍,A股赚钱效应正在积累?

时事新闻2024-05-28 21:12:03无忧百科

十倍牛股“现身”,打新平均收益翻倍,A股赚钱效应正在积累?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种种迹象显示,资本市场在经历了去年的新股破发潮和牛股难觅踪迹后,2024年随着长期资金入场和政策利好多重因素推动之下,A股的赚钱效应正在重新积累。

自4月以来一直是A股人气“股王”的正丹股份(300641.SZ),2月7日出现2.83元/股年内最低价后,在5月27日最高股价触及33.05元,报收32.82元/股,正式成为今年首只10倍牛股;与此同时,去年IPO新股频频破发导致中小投资者“一中就亏”的局面也悄然发生改变:截至今年4月末,A股新股破发率仅为3%,相比去年高达30%的破发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三十余只新股的平均打新收益率翻倍也成为当前的常态,对此有市场人士表示“闭着眼打新的时代”又来临了。

“春节以来,伴随市场风险偏好的逐步修复,众多题材受到资金追捧,截至5月19日,A股共诞生了50只翻倍股。这些翻倍股表现出四大特征:第一行情启动前市值越小,涨幅弹性越大;第二股价上涨以估值贡献为主,但盈利表现也并不差;第三筹码结构分散,行情启动前后均较少受到机构和外资青睐;第四周期和成长风格占比较高,且主要来自涨价驱动、政策利好、出口景气三个方向。

总体而言,高层定调、政策扶持且能够持续看到相关政策落地进展,或具有确定性业绩改善逻辑的中小盘股,更容易诞生翻倍股。”对此,东吴证券研究院陈刚表示。

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当前A股结构性行情格局并未改变,但是打新破发状态改变叠加翻倍股甚至十倍牛股出现的概率加大,资本市场人气聚拢会是大概率事件。

今年首只十倍股出现的意义

梳理近五年来A股出现的涨幅十倍以上的“大牛股”投资者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可能有九安医疗、酒鬼酒、妙可蓝多等等,不过实际上真正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还有包括卓胜微、锦浪科技、阳光电源、万泰生物等近三十只。而这些股票年内涨幅或跨年涨幅都在二十倍以上。

“正丹股份与前些年大牛股票涨幅相比,只能说还可以,不过至少让投资者看到了资本市场盈利的希望还存在。如果剔除投机成分来看,正丹股份的暴涨至少是基于巨额盈利前景驱动的确定性因素,所以我们也看到即使涨幅达到十倍,在监管眼中还是认可此类资金驱动的涨幅,并没有过多的干预停牌等。达到十倍涨幅的牛股在全市场5000多只股票中无论何时都是非常稀缺的,不过从2018年至今,每年出现的大牛股机率这两年是少的,所以在大家一致期盼资本市场向好的前景之下,正丹股份的十倍涨幅让大家看到了希望。”5月28日,上海一家私募机构总经理许莹(化名)受访时也坦言。

根据数据宝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2022年,(不含2023年),近五年来沪深市场区间最大涨幅10倍以上的股票共107只,占A股总数比例仅2.13%。涨幅最高的是卓胜微,区间最大涨幅达到40.89倍,涨幅靠前的还有锦浪科技、阳光电源、万泰生物、斯达半导、立昂微等,均超30倍。

这些10倍大牛股究竟有哪些基因?数据宝资料指出,这些牛股在行业、地域、市值、股价、公司属性、盈利能力方面存在鲜明特征。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三大行业入围股票数量排名前三,合计占比超五成。其中电力设备行业数量最多,共30只股票入围。电力设备是新能源赛道的代表性行业,聚集了光伏、风电、储能、锂电等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由于“双碳”愿景的推动,新能源各领域持续处于高景气区间,电力设备行业过去几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高速增长;分地域来看,十倍牛股主要聚集在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合计有58股入围,占比达到54.21%,这些地方均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在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和营收规模等方面同样排在A股市场前列。

此外,数据宝统计数据还显示,大牛股崛起之前,市值普遍较低,以这些牛股近五年最低点A股市值分布来看,超七成股票A股市值低于50亿元。A股市值介于20亿至50亿元之间的数量最多,占比达到46.73%,A股市值低于20亿元的占比25.23%,位居其次,A股市值500亿元以上的股票仅1只,占比不到1%。

“低价股更容易得到资金的青睐,从10倍牛股区间最低价分布来看,82只个股在崛起之前,股价处于20元之下,占比达到76.64%。股价在50元以上的个股数量最少,只有6只,占比仅5.61%。17只个股在股价大涨前不足5元,包括中毅达、江特电机、联创股份、湖北宜化、抚顺特钢、福莱特等;按公司属性来看,10倍牛股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达到73.83%。新能源赛道的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亿纬锂能、赣锋锂业均属于民营企业,这些公司在各自领域均处于全球或国内领先地位;从盈利能力来看,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显然更具牛股基因,这五年间10倍牛股各年度盈利的数量占比均超九成,各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数量占比均超七成。”对此,上海另外一家二级市场私募机构研究总监王军受访时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场上股价大起大落并不少见,即便是牛股也不例外。不少牛股在市场热点催化下,吸引各路资金涌入炒作,股价在短期内爆发式走高,但随着热点退却,股价很快又被打回原形。

在王军看来,股票涨跌是正常现象,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找到牛股固然是运气和选股实力的体现,如果手中持有牛股却不知道变现,最终盈利只是纸面财富甚至亏损就太可惜了,股票投资就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状态,每个投资者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盈利变现点是最重要的。

打新生态也在变好

市场希望基于业绩驱动的大牛股在今年能够越多越好,这样证明增量资金在进入资本市场;而与找牛股如同“中彩票”一样小概率事件的打新股,在经历了2022—2023新股大面积破发的惨状后,今年的生态明显好转。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A股共计超过三十只股票IPO募资,其中仅有1只在上市首日破发,新股破发概率已经降至3%左右。

“回顾2022年,新股破发率接近30%,打新市场正在变化,而且今年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均出现翻倍的走势。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新股发行减少是确定的,另外监管对新股定价监管趋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严监管高定价超募,是提升中小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有市场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Wind数据显示, 与前几年相比,新股破发概率大幅下降。2023年,全年一共313只新股上市,其中破发52只,破发概率16.61%;2022年全年新股破发概率是28.27%;2021年是4.2%;2020年是5.03%。

“可以看到,新股破发的情况在2022年达到了顶峰,此后开始下降,目前的新股破发概率与2021年、2020年相当。此外从所有新股的平均涨幅来看,这一数据也在回升。2024年的31只新股首日收盘平均涨幅达104.94%,也就是平均涨幅翻倍,2023年新股平均涨幅66.45%,2022年的数据是30.53%,2021年是157.06%,2020年是113.29%。拉长时间范围来看,打新市场确实在发生变化,2022年是新股破发最高发的年份,不少投资者应该对此印象深刻,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现在破发又少了。”5月27日,上海一家头部券商营业部老总周伟(化名)受访时表示。

对此新股破发大幅减少的原因,周伟分析,新股供应减少是主因,今年已经过去了一个季度,新股IPO相较往年大幅降低,一方面减少了对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会突显物以稀为贵。

“这体现了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新股定价监管或也是原因之一,沪深交易所明显加强了对新股定价破发的监管力度。同时针对极端超募现象,证监会和交易所坚持从严监管,监测约束异常报价行为,督促发行人和承销机构充分提示风险、审慎定价,严肃查处询价定价环节违规行为。从效果看,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有所回落,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比值明显下降,未出现大比例超募。”周伟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本文标签: a股  新股  个股  股价  大牛股  技术性牛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