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5月25日)有个阔别已久,官方举办的中考“盛事”,连同本周开放日汇总发在备用号头条,大家可以移步观看。
另外,备用号作用是防失联,会发布一些可能敏感的资讯,以及分享区老师的日常,可以关注起来。
今天的内容,总结了最近回答频率最高的问题,总有一款适合大家,不妨看看这些问题能否解你心中的疑惑。
一、录取规则问题
如果到目前为止,你自觉仍是非常小白的家长,首先建议刷一遍我视频号里面的【政策扫盲】系列视频,今年一共更新了9期,全部都是用大白话去说清楚一些中考相关的规则。
其中最重要的是我说过很多次的一个录取规则——多梯度投档,因为你如果不明白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被录取,什么情况下不会,那么志愿基本就是瞎填。也就是下面这个视频:
还有相当多的家长,其实是明白这个规则的,然而还是意识不到它有多么重要,导致对保底的预期出现重大偏差。
比如我在 这篇文章提过的,一旦过不了第二梯度线,你的处境会比较尴尬。尴尬的点在于只要你低于第二梯度线,你的大部分保底都有可能失效,比如老三区和天河区的热门保底学校,如四中、西关外国语、十七中、十六水荫、九十七中、四十一中、八十九中、七十五中、奥林匹克中学等等。
这些学校的预期全部都会在第三梯度线(635分)以上,去年奥中低于这个分数绝对是个意外。那么,假设你的分数处于第三梯度,哪怕只是比第二梯度线1分(对应去年674分),你把上面这堆学校放在第三批次非第一志愿,基于上述规则,存在保不住底的可能。只要你填的二志愿学校在一志愿录满,你就保不住,你填的三志愿学校在二志愿录满,你就保不住,去年可以不代表今年可以。
其他区也是同理,只不过其他七个区都有分数低于635的学校(你愿不愿意去是你的事情),而老三区和天河区没有。所以要保底,这时候就要用第四批次的学校。
ps:我发现目前很多家长对第三批过分太乐观,却对第四批过分太悲观,反了!第四批保底我明天文章再详细写写我的建议。
二、学校的“稳”与“好”
你们总喜欢问,哪所学校更“好”,哪所学校又更“稳”。
其实,这个问题只要你们冷静想想,自己是有答案的。多数情况下(我是说多数,不绝对),录取分数线越高的学校,自然越好,录取分数线越低的学校,自然越稳。
但与之对应的,越好的学校必然越不稳,越稳的学校必然越不好。
你问我哪一所稳,那你不如直接填100%普高线(545分)的学校,100%稳;你问我哪一所好,那必然是“前八”最好,但你分数够得着吗?
所以,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你们想要的答案不是你们问的问题,而是要我结合你的需求,结合你的整个志愿方案来给你判断,那必不可能得到答案,因为这建立在足够的沟通上。
三、学校热度问题
这是一个无敌主观,且受信息偏差影响极大的问题。
当你关注A学校的时候,你可能会选择去它的开放日,这时候你会发现学校里涌入了成千上万的家长,这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这所学校很热?
但是你没有关注同档次的B学校,也就不会去它的开放日,也就不知道B学校的开放日去了多少人。
当你关注C学校的时候,你可能会加它们的招生群,群里数以千计的家长,七嘴八舌,各种问题,老师也发言说今年预计XXX分,外区预计XXX分,从群里家长的只言片语中你感觉大家都很高分,这时候你是不是觉得这所学校很热?
但是你没有关注的同档次的D学校,可能也是如此。哪怕是C学校自己,有没有可能去年的招生群也是这般光景?只是你不知道,因为你去年都没关注。
当你关注E学校时候, 你会不自觉地留意你周围的同学家长,你所在的群里面关于E学校的讨论,你觉得它很热。但你大概率不会特别留意同级别的F学校,觉得没有什么人讨论它。
你会判断学校热度A>B,C>D,E>F,反映在分数线上来看,前者会更高分,然而最终可能和你的认知大相径庭,因为你认为的热可能只是因为你投放了更大的关注度而已。
哪怕这所学校确实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动作,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例如所谓的“海签”(指和很多学生同时签约)。但说真的,学校海签,你们家长就没有海签吗?一人签了好几所学校的不也是大有人在。
你都不可能全部履约,那学校海签的人又有多少会报?签得越海,报得越少。
你们去了参观的学校,你们进了招生群的学校,你问了N个问题都好,你最终就真的会报吗?似乎也不是,也就问了再说。
所以,什么热度不热度的,我也是会关注,我比你们的信息广度稍微大一些,我也会作为参考,但不占重要比重,因为每年这情况我见多了。
当你在档次相当的学校间犹豫不决的时候,我认为首要考虑的是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宿位、距离、硬件等等,而不是热度。要是这些真的都差不多,你再考虑热度。
总而言之,热度在我这里并不那么重要。
四、签约问题
去之前写过的两篇文章,今年同样适用:
第一篇:
第二篇:
如果你不想看,那么直接看下面的结论:
结论一:如果你本身就没打算去这个学校,那么不需要浪费时间签约,如果这个学校本身就是你的首选,那么签了总比不签好。
结论二:签约一定程度上锁死自己的志愿选择空间。
比如第二篇文章的数据,展示的是户籍生如果签约了本校高中,在名额分配里面将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极有可能直接浪费掉这个批次,要到第三批里面血拼。
结论三:签约要注意条款,通盘考虑。
比如有集团下属学校的一些高中,签约会附带一个保底学校安排,填了保底学校并满足某个条件是能“交流”回本部的。
举例:A学校签约,提供可以让你第二志愿填B学校保底的选择,一旦你分数低于A学校10分以内并被B学校录取,可以回到A学校就读。
好处是,多了10分的安全垫,集团内这种“交流”应该说还是很安全可控。但这个和上一个结论一样,会锁死你自行选择保底学校的权利,万一你低了超过10分,那么人就直接要到B学校,你能否接受?
ps:这个A学校今年很拼,开出了更大的捞人优惠条件,详情翻我小红书或者头条号吧,不发出来了,不得罪人。
再比如分班不是保证重点班,而是满足条件才分重点班。有的重点班一个学期就洗牌,有的是不洗的,这些都要自己考虑。
如果你觉得不知道怎么选,太复杂了,那就直接忽略签约。什么都不签,直接按照自己的逻辑合理填报,你不会吃亏的。
五、择校和择班。
也就是“鸡头”和“凤尾”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考虑清楚利弊,自己取舍就行了。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们所说的【重点班】,其实分为多个层次。班数在10个以上的学校,多半都是有三个档次以上的重点班的,简单理解为最重点,次重点和次次重点。
你说的“鸡头”究竟是不是“鸡头”,还是只是“鸡脖子”或者“鸡胸”?你得搞清楚。如果只是“鸡胸”,那么和“鸡架”乃至“鸡腿”,究竟有没有那么大的差距?值不值得你冒着志愿风险来争取?自己考虑。
我的意见是,最好的班才算“鸡头”。但是你有最好的班的把握,你大概率能稳妥考上一个梯度的学校,甚至有机会冲比这个好得多的学校。比如,你能进41中最好的班,那么你大概率能进南武甚至更高的学校,这时候的你,愿意怎么选?
这个选择真的因人而异。相对来说,我认为如果自觉初中学习已经很勤奋,比较吃力,补课较多才勉力维持这个成绩的,或者心态不是太好的学生,适合选择低一些的学校。反之,那种大大咧咧,随波逐流,没尽全力的,则可以考虑追逐更高层次的学校。
今天更新,发现文章内容摘也用上AI了,感觉不错,用上!
今天先写到这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