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我要一个人带俩孩子出门看个音乐剧,时间比较紧张,得先回家接上小鱼儿,再带他去学校接姐姐,然后一起出发。
本来就担心时间不够用,加上那天还有些别的事不顺利,我很烦躁,催小鱼出门他没反应时,就不自觉抬高了声调,语气凶凶的:
“快点快点!小——鱼——!!!听见没有???”
婆婆也是。家里气氛好像会传染似的,她和公公刚因为一个小事争辩完,气儿不顺,转回头就和我一样,也去催了小鱼,说他太磨蹭、慢吞吞什么的,口气明显比平时严厉。
确实动作可以快点,但两个人接连带着其他事引发的情绪这么和孩子沟通,我在那个当下就有照镜子一般的感觉,代入小鱼的视角,他感受应该是不太好。
那咋办呢?
脾气发也发了,后悔没用,那个当口儿就是赶在那了,有股能量必须释放出来,碰巧都撒向了孩子,但也不是不能“补救”的——
拉着他的小手走在路上,我和小鱼说:
“宝贝,刚才动作确实可以更快些,不过妈妈和奶奶那么催你、那么有情绪,并不是你的错,是我们本身还有别的事情很烦躁,那个情绪就像一壶水满了,多一件事就会冒出来一样,你能理解吗?”
小鱼点点头。
“嗯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情绪、而且可以有情绪的,但我们之后会注意及时清理自己的情绪,少些倒给你,尽量好好说话,好吗?”
“好!”小鱼的笑容总是那么治愈。
没几天,正好和婆婆聊天,说道上次这个事儿,有没有留意到我们当时都挺有情绪的。
但其实不该关孩子什么事儿,毕竟心情好的时候,他再迟到,我们的反应都可能不一样。
婆婆觉得也是,又叹气公公在有的小事上确实挺“找茬”的,让她忍不住想要怼回去。
我就和她分享了我参加的一个系统排列课程里,德国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农庄,农庄的爷爷很老了,喝汤时经常会手抖,把汤洒在胡子上,妈妈看到觉得很恶心,所以后来爷爷吃饭时就不能和大家一起坐在餐桌上,而是要到一个角落,而且因为他的手抖就会把碗筷打坏,所以给他安排了木盘子。
有一天,这家的小孩在摆弄着爷爷的木盘子,妈妈就问她,你在干吗?孩子说,我在弄干净木盘子啊,长大了好给你们用。”
你看,当我们在自己的各种关系、议题、认知里争辩纠缠时,孩子会学会什么呢?
并不是一个家庭里不能有脾气、互怼、争论,有时真理还越辩越明、情绪也得该表达就表达嘛,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哪!
但问题是,我们往往只“展示”了前半部分,而没有后半部分。
很多孩子会挺困惑,爸爸妈妈好像之前关系挺紧张,后来突然就没事儿了,怎么好的,不知道。
中国有句老话是,“床头床架床尾和”,可惜的是,孩子看不到床尾和的部分,光看到前半截了。
所以很多议题都可以改一改:
不是不能吵架,而是吵完了也去展示下,我们是如何和好的;
不是不能发脾气,而是发完了就去分享下,刚刚发生了什么,就事论事,在冲突里觉察成长,不是孩子该承担的部分,就把责任还回来。
也就是说,承认“问题”、“状况”始终会有,它是每个家庭、每个完整生命里的一部分,不去推开他们,而是关注:
——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然后呢?
“然后呢”会把我们内心里那个关于创造部分的潜能和小宇宙激发出来,从必须消灭问题的视角,变成合理调整期待,提出一个更切实可行的解决和干预方案。
就像一个徒弟问大师,“老师老师,你怎么能一直那么平静禅定、在自己的中心啊?我都不断有各种念头思绪飘过来,做不到心无一物。”
大师说,“胡说!我并不是总能在自己的中心,我只是留意到自己的念头飘走了,回来得比你快一些而已。”
对哦,要孩子学习一直专注、不分心是不可能的,调整为,“分心了就回来”,是不是简单易行多了?
要孩子不厌学,也是不大可能的,就算是学霸、学神一样的存在,也同样有不想学习、对学习感到挫败无力的时候。
所以不需要对“厌学”的感觉和想法太过惊讶紧张,把目标调整为,“学习有时候确实很没意思、挺挫败,有什么办法,能帮助这件事变得有趣一点点呢”?
是不是感觉也不一样了?
是的,不要再去制定“完美”的目标啦,而是真实面对我们生而为人都会有的内心起伏,当它们到来的时候,给予尊重和接纳,允许它们表达、流淌,跟着问自己一句,“然后呢?”
不内耗、向前看;不对抗,都合理——
再去尝试微微微小的可能性的改变:凶孩子后和他说句“这不是你的错”、和伴侣吵架后当着孩子面拥个抱、分心了对再次回到书本上尝试专注的宝贝竖个大拇指……
就都,很了不起啊!
愿新的一年,我们不再卷自己,不再浪费能量在后悔和消耗上,生命里来啥,就接啥、转化啥。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