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大J,点击关注我
评论区有个妈妈说:
周末带孩子去参加了朋友聚会。娃和同行的小伙伴玩着玩着,友谊的小船突然就翻了,嚷着喊,“我爸爸的车更好,比你家的好!”,搞得大人都很尴尬。 问我,娃的攀比心太重了,要怎么办?
我相信每个父母听到孩子这样说,第一反应肯定觉得是虚荣吧。
这恰恰就是引导孩子的难处,当我们在用“攀比”,“虚荣心”这些词来评判孩子的时候,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它折射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娃上幼儿园时期,你就经常会发现,他们经常会聊“我爸爸的车是奔驰的!”,“我们家住别墅”,“我们家是老洋房”……这样的话题。
有时候某些话就是会立马触动我们大人的那根神经。然后就觉得,“孩子学会虚荣了,不能这样子。”
但事实是什么,要我说,很多时候,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在孩子们的世界观里,他们对奔驰和吉利的价格其实是没有感知的,只有我们大人才会觉得他俩存在着品牌、价格等等的一些差异。
比较这件事,每个人都回避不了,但如果我们只盯着表面的物质、价值,反而只会把孩子带进“攀比”的陷阱里去。
所以面对孩子所谓“攀比”的问题,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去预设。
而是先听一听孩子的想法,问问他--“你为什么想要奔驰啊?”
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含义,才能更好地针对性回答。
--“哦,他们家的车很大。但我们也有一辆车啊,虽然没有那么大,但足够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坐着出去玩,去我们想去的地方,也一样很开心很幸福对吗?”
哪怕孩子真觉得我们没有别人家有钱,也不可怕,承认“我们家做不到,我们家没有”这不丢人。
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孩子明白物质背后的意义所在,才是它最重要的价值。
第二、也是反观自己,当你发现你会很在意孩子们“攀比”的时候,就要试着向内探寻了。
因为这里面一定涉及到了你的一些价值观,隐隐约约有一根刺会潜在这里——你自己很在意。
很多时候,体现在孩子身上的观念问题,归根到底是我们家长三观的传递。
如果你自己过不去,所谓的财富观,虚荣心,这些东西的底层逻辑你没有想明白,那么哪怕你照着我前面说的做,你的行为也会变形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跳脱出来,问问自己,“我到底适合什么,需要什么”。永远想清楚“自己需要的,而且我用得很舒服,那就足够了。”
那外面别人怎么样,都跟我无关。
我们要知道当孩子慢慢长大,他要接触更多的人,要面临的“比较”只会越来越多。
家长只有先捋顺了自己,才能不被问题带着走,不会陷入到“是我不好,不能给孩子更好的”这样的内耗中。
其实,孩子们想要的,从来都不多,就是我们的爱,我们的陪伴。
之前也拍了视频,欢迎大家点这里收看
(温馨提示:如果暂时不方便播放,记得戴上耳机或调低音量再看哦)
大J问:
当孩子在“攀比”时,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你们有跟娃聊到过吗,一起分享出来,顺便说说你的方法吧。
这些年写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
欢迎点击下方标签直达相关内容找到答案哦
话题索引
按关键词搜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