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不装了

热门影视2024-01-09 15:10:50无忧百科

王家卫不装了



《繁花》恰到好处地结合了王家卫与金宇澄的“不响”美学。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陶淘

编辑|李薇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王家卫曾经在多半电影中捕捉男女的极限拉扯:

《花样年华》中的雨巷,周慕云和苏丽珍四目对视,平静之下情绪暗涌;

《重庆森林》中阿菲的白日梦、警察663在家的呓语,是二人各自的孤独;

《东邪西毒》中的忧伤、冷漠、凉寂,谁诉与谁听,似乎都再不重要。

王家卫首次“下凡”拍的第一部电视剧《繁花》,今晚剧终,“腔调”(上海话中意指有品位)仍在,只不过,故事直白了许多。

《繁花》有个美剧式开篇:人物群像在前两集悉数登场,语速快、信息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大幕就此展开: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上海,青年阿宝拜师在商海历经沉浮的爷叔,在股票市场挣得第一桶金。故事很快推进到多年后,阿宝成为宝总,遭人诬陷出了车祸,镜头快剪了上海滩黄河路上形形色色的生意人各异的嘴脸:盼着他早死的、担心他救不活无法还债的、凑热闹的,只言片语,人物小传立马鲜活起来。

《繁花》不仅有着明快的节奏给观众呈现饕餮商战故事,还有着几道周星驰似的开胃小菜,这也很不王家卫。直到观众们看到剧集中段,宝总和他初恋女友的蒙太奇式回忆,才会觉得那个善于捕捉男女之间暧昧情愫、含蓄的王家卫,终于回来了。


宝总初恋雪芝的剧照。来源:腾讯视频截图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不响”,在作者金宇澄的书中出现了1000多次。“不响”不只是指“沉默”,也代表一种低调的言语,还有东方人的留白。

很多人都说,剧集《繁花》爆了,是因为它精准地再现了上世纪末的海派文化,或是因为《繁花》呈现了激荡的商战风云。

不过,比起这些,或许,真正让这部剧集突破了圈层的,是它恰到好处地结合了王家卫与金宇澄的“不响”美学,还有不同于电影的、电视剧所必须的“响亮”艺术。

“不响”

典型的沪语“不响”二字,是上海人的处世哲学。

金宇澄曾公开表示,“不响”指的是“心里有数、不吭气、隔岸观火”。他笔下《繁花》的魅力,多半就来自于这种“不响”:男女之情的暧昧,上海滩小市民之间聊天的点到为止,还有商战上对手间的暗自角力。比如《繁花》中的这一段书摘:

“四个人不响,坐于石栏上,云舒风静,晓空时现月辉,讲讲谈谈,妙绪环生。园中的山树层叠,依然墨黑沉沉,轮廓模糊,看不到细节,但长长一排粉墙,逐渐改变灰度,跟了天光转换,慢慢发白了。微明之刻,四周一阵阵依稀之音,含于鸟喉的细微声响,似有似无,似鸣非鸣。”

投射到一贯擅长留白的王家卫剧集中,“不响”也是电视剧《繁花》的灵魂之一。王家卫把《繁花》中的多半的“不响”,都贡献给了他最熟稔的男女之情。

第13集、14集,是《繁花》中被认为“最像王家卫”的两集。阿宝在回忆与初恋女友雪芝的恋爱故事时,熟悉的蒙太奇镜头闪现,当下落寞的阿宝,当初两人在公交上偷摸恋爱,几个假意碰撞的动作里轻盈的感觉,拉扯出旁观者的无限遐想。

后来,雪芝远嫁香港前,阿宝与她在上海分别,几个大光圈镜头,朦胧的背景和纤毫毕现的表情,将二人五味杂陈的神情放大。背景音乐是张学友的《偷心》。王家卫式的BE(bad ending,悲剧),就这么熟悉地上演了。

除了雪芝,宝总与三位女主角之间暧昧的情愫,也在无声中抒写。弓满易折,弦紧易断。王家卫的爱情影像哲学,深谙此理,话不说透、情不道明,所以才有了那么经典的周慕云、阿珍、阿菲这些角色,如今又多了阿宝、玲子、汪小姐等人。


宝总剧照。来源:腾讯视频截图

原著《繁花》里的“不响”,不只在情场,还在商界。在电视剧中,王家卫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商战中的兵不血刃。

在商界巨子齐聚的麒麟会,宝总和几位同仁交换内幕消息时,低调、警惕,主打一个“不响”。强总在酒店给宝总留下垃圾桶中错误的信息密码时,二人打起的更是暗战,两人之间的交锋,早在见面前就已拼杀了数个来回。

黄河路上,红鹭酒楼和老板娘李李新开的至真园中,范总、魏总和宝总之间的外贸单较量,尽在李李和宝总隔着对街,隔岸观火的眼神里。李李黑色露背装里深不可测的目光,宝总西装笔挺里套着的从容神色,反而能让人浮想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

“响亮”

王家卫在《繁花》中做了不少留白,但他也并未处处“不响”。如果说电影是一门可以彻底“不响”的艺术,那电视剧则不同。

王家卫在他的自传《王家卫——不止拍电影》中提到:“电影不是关于台词和情节的艺术,而是关于行为的一种艺术,因为角色的语言可能是谎言。但电视剧是一种由台词和情节构成的艺术。”

拆解王家卫的话来说,比起电视剧,声光影在电影的大荧幕上放大,情绪的张力也随之在电影中彰显,电影更适合用情绪表达。加之影片的时长通常只有2个小时左右,只靠情绪也能将电影撑满。但,剧集需要丰沛的故事把观众吸引到最后。

在电视剧《繁花》里,在男女之情外,王家卫善用电视剧的媒介,大体讲了个“响亮”的故事。

剧版《繁花》摒弃了“墨镜王”以往贯穿作品始终的散文抒情式风格,用相对练达的口吻,讲述了上世纪末大时代背景下,上海滩人物命运的浮沉。

譬如,《繁花》开篇时,爷叔教阿宝做证券生意,阿宝借钱的过程匆匆带过,而字字珠玑的教诲则在三五分钟内密集输出,如“生意场上要人穿衣,不能衣穿人,腔调要有”“炒股就像爬世贸大楼,爬上去需要一个小时,从顶层跳下却只需8.8秒”,这些语句伴随着鼓点般的背景音乐,迅速抓住观众,也交代了阿宝蜕变为宝总背后,大师指点迷津的过程。


宝总的师父爷叔在指导宝总。来源:腾讯视频截图

还有宝总单枪匹马走诸暨的故事。镜头给到了灰色工厂的一群工人,手持刀斧逼向宝总交出签单的现金。宝总不给现金时,画面的屏息凝神感,让人觉得剧情转而成一部悬疑片,早就忘了这背后的操刀手,是那个给了张曼玉无数旗袍倩影,却不愿意给她一个吻戏镜头的男人。

商战风云中,配角的演绎也着色饱满。以金美林的老板娘卢美琳为首的老板娘群像,讨伐至真园大王蛇的那场戏,咋咋呼呼从海鲜市场阻断大王蛇货源,到后厨挖墙脚破坏生产线,再到大摇大摆、骂骂咧咧地走进至真园看好戏,把黄河路的逼仄商战氛围拉满了。王家卫带着观众,从全知的视角去代入李李这个角色未知后续的这个故事,巧妙地又把悬疑感拉满了。

除了无数“响亮”的商战画面,“墨镜王”还把夜东京酒馆的几位邻居的生活,刻画得非常响亮。

比起原著,在电视剧里,夜东京的人物数量和关系被简化,弱化了暧昧,凝练成了由义气聚成的一个小团体——宝总、葛老师、玲子、陶陶和菱红。他们中有卖海鲜的小商贩、收租的小房东,时常聚在一起,构成了《繁花》中最接地气的人群。

砍掉了男女之情的一些旁枝末节,剧中夜东京的群像戏,变得更具有张力了:几位友人常常在晚上坐在一起,喝杯茶、吃杯酒,或者吃碗泡饭,简简单单地就可以谈天说地很久。聊聊黄河路的八卦,说说股市的涨跌,彼此揶揄一番,到深夜拂袖而去。这几位邻里之间交织的所有江湖义气,在王家卫的镜头下不藏不掖。

正是这些直截了当的勾勒,让《繁花》在雾里看花的异性情愫外,也恰到好处地镶嵌了很多市井气。深谙电视剧艺术的王家卫,终于在《繁花》中部分揭开了他创作的情绪面纱。

所以,文艺青年爱它,商业精英爱它,普通观众也爱它。

参考资料:

《王家卫——不止拍电影》,王家卫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