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版《无间道》?重振港片雄风,《金手指》做到了吗?

热门影视2024-01-02 15:07:18无忧百科

翻版《无间道》?重振港片雄风,《金手指》做到了吗?

现在的港片,除了老演员们情怀,再无其他看头。

《金手指》整出了不一样的东西,有别于以往的港片,尽是一些公式的重复,所以先说好,再说不好。

《金手指》像手术刀般精准的将人性、社会、法律、制度、时代等一一解剖,并在片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样极具深意的电影久违了。



电影里,程一言骗了香港一百多亿,最后当庭认罪,被判入狱。

现实中,他的原型,仅坐牢三年,有一年半还在医院,出狱后依然豪车豪宅,奢靡生活。

但刘启源为了逮捕他,用了十几年,两亿多诉讼费,这种不完全的胜利到底值不值得?



社会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围城,人走进去就成了囚,困于其中,变为工具。

同流合污,升官发财;泾渭分明,曝尸荒野,而阶层之下的普通人,只有任人摆布的命,资本心情好了,赏个仨瓜俩枣,资本想收网了,乖乖当砧板上的鱼肉。

若你喊疼想反抗,为自己讨个公道,追回损失,以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实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长期以往,伦理道德崩坏,乌烟瘴气蔓延,社会体制瓦解,律法或许也就成为了摆设,一切都是钱权说了算。



《金手指》开场就是打砸廉政公署,ICAC迫于压力,对1977年之前的所有事既往不咎。

这段看似与影片关系不大,却是所有罪恶的源头,更是点睛之笔,因为从上到下沆瀣一气,有时真的有心无力,所以破局者显得弥足珍贵又艰难万分。



程一言深谙此道,他与钱权绑定,动他难于登天。

对付这种手眼通天的权势,不能有半分懈怠,稍有不慎,全盘落空,家破人亡,刘启源是一人对抗洪流,随时都可能被吞噬。

人 渣 无底线,但你有良知,这是刘启源的后盾,却也是他的弱点,程一言背后的金主可以毫无顾虑的灭口,刘启源每进一步就有一条线因相关证人或死或失踪而中断,前方阻力重重且凶险无比。



不仅如此,还有内部的质疑与压力,花着纳税人的钱,案件却无实质性进展,自己每天担心受怕,周围欲望和诱惑弥漫。

在这样的境遇下,刘启源必须隐忍克制,始终不渝,因为对方要的就是他的松懈和坚持不住,所以刘启源得不惧,不露声色。



不同于梁朝伟饰演的程一言的大开大合,刘德华饰演的刘启源需沉着冷静。

这种克制很难演,但这是刘启源的底色,这样才能与诡计多端、只手遮天的狂妄资本对抗,诠释了这种底色,这个角色就成了,普通人也会感同身受。



刘启源代表的是万千普通人,带头打破围城。

是为了让公理冲出重围的孤勇者,让资本吃人的嘴脸昭然若揭,让法律严惩阶层的为非作歹,贪赃枉法。

纵然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如人愿,但刘启源们要永远存在,他们是盗火者,也许火光会有微弱之时,但不会一直微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刘启源们就是要让他们怕,使无序变为有序。

让他们不再肆无忌惮,翻手为云覆手雨,随意践踏社会的规则与平民的尊严,视人命如草芥,视法律如无物。

正常社会里安然生活的芸芸众生,不该被不正常的运行逼成麻木疯癫的凶神恶煞,这就是刘启源锲而不舍的意义。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苍天不是救世主,刘启源们这些理想主义者才是。

他们披荆斩棘,前赴后继,为得就是我们的安居乐业,为得就是社会的正常秩序,为得就是体制的健全公正。

他们的付出千难万险,他们的胜利不完美但值得,这些孤勇者们,清浊逐污,让朗朗乾坤,事事有王法。



可除此之外呢?《金手指》好像再难挑出什么优点。

本以为可以重振港片雄风,多赚一些票房,让港片别再不思进取,粘贴复制。

但到头来,《金手指》还是没有做到过去香港电影的精髓,究其原因,三个字,“不过瘾”。

看似《华尔街之狼》,为了在内地上映,尺度肯定是没法比,然而在叙事上,也没能接近马丁·斯科塞斯的快感的一半,片中的那些快节奏剪辑如走马观花。



故事进程上分为三个阶段,发家-登顶-对抗,剧本结构是很明显的三幕剧。

庄文强侧重的是对抗,可对抗部分全线崩溃,电影可看点就大大减少,只剩《无间道》时隔二十年重聚的情怀。

刘德华和梁朝伟的双雄近乎梁朝伟的独角戏,就像《跛豪》中的吕良伟,是一个枭雄的个人史诗。

刘德华所代表的廉政公署全程充当工具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使《金手指》不同于港片千年不变的古典主义叙事的倒叙、插叙也变得寡淡无味了。



遥想当年,庄文强、麦兆辉拍出了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

也是后来港式警匪片百宝箱的《无间道》,被老马翻拍,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

可如今,少了麦兆辉,庄文强独挑大梁的《金手指》,恐怕老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金手指》想复制《无间道》的荣耀,奈何打铁还需自身硬。



《金手指》的票房不及预期,还会让港片继续吃老本。

绞尽脑汁,劳心劳力的创新,还不如啃老来的舒服,反正票房就那么多,宣发依旧用情怀,为什么不选择轻松一点的方式,说不定运气好,还能大爆一部。

其实,也不能一味批评《金手指》,至少它尝试了,只是结果没那么好,但这不是电影的问题,而是香港电影的格局决定了创新不可能彻底。



香港电影有过两次新浪潮运动。

一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徐克、许鞍华、余允抗等人为首,混乱三部曲,《疯劫》《凶榜》。

可一旦票房差点意思,就立马被抛弃,不给试错的机会,转而让他们拍更具商业价值的喜剧片。



尤其是新艺城发家后,香港电影票房榜上已经没有其他类型片了,都以喜剧为主。

再加香港又是自由经济主导,资方、导演、演员抢着拍喜剧,又快又赚钱,能够利益最大化,七日鲜流行,只看眼前,不想长远,怎么会有未来。



上天还是眷顾港片的,又给了他们一次机会。

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二次电影新浪潮来袭,涌现出了王家卫、张婉婷等导演,可惜香港电影人又没有把握住。

王家卫、张婉婷他们的电影,尽管在奖项上收获颇丰,但在票房上屡屡败北,香港电影观众不喜欢这种电影。

香港又一切向“钱”看齐,后来者自然大多不会跟随,导致导演都是半吊子的流水线,人才极易断层,产业链太过薄弱,替代品太多。



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溃不成军,所谓的护城河就是镜花水月。

只是当时繁花,一叶障目,叶片掉落,香港猛然醒悟,但也为时已晚。

因为他们习惯了傲慢,不肯不耻下问,又总想着甩锅,原因都是别人的,自己清白如莲花。

所以千禧年彭浩翔的《买凶拍人》出现才会那么格格不入,我们都是古典,你怎么能后现代,这一次,香港电影叒错过了崛起的机会。



如今,积重难返,从周润发、杜琪峰的发言就能看出,他们仍然活在过去,不愿意睁眼看世界。

我不会去过度苛责《金手指》,虽然它毛病很多,但它算是香港电影难得的一次清醒,即使带着功利,我也愿意用大篇幅先夸再批后遗憾。



电影中,刘启源是孤勇者,电影外,《金手指》也是孤勇者。

爬出井外很难,留在井底容易,选择权在自己,就看香港电影会不会反省了,若还是目光短浅,旁人再用力也无济于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