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洒在那张还没有填写志愿的报名单上。
她掏出手绢儿,轻轻拭去泪痕,珍惜地把那张纸夹在英语课本里,两肘支在书桌上,对着一盏孤灯,思绪茫然。她的目光落在台灯旁边的那只小巧的硬木雕花镜框上,那里面,镶着一张发黄了的六英寸照片,是她和妈妈的合影。
照片上,妈妈文静、端庄,脸上浮现着温柔、慈爱的笑容,纤细优美的手,一只揽着她的腰,一只拉着她的手;她坐在妈妈的膝上,甜甜地偎依着妈妈,两只不谙世事的大眼睛望着镜头微笑,充满了甜蜜。她那时留着长发,垂到肩上,穿着白色的纱裙,白色的长袜,白色的小皮鞋,就像是妈妈抱着一个玩具小洋娃娃。
那时候,她才两岁吧?可是,她的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已经看得出很像妈妈。现在,她长大了,她从镜子里看自己的时候,觉得越长越像妈妈了。
但是,后来妈妈再也没有和她合拍过照片,十七年,只留下这么一张。她无限依恋地望着这张照片,真希望自己重新变小,再退回到妈妈的怀抱中去,体味那越来越淡的母女之情。
照片上的妈妈比现在年轻得多了,那时妈妈还是一个美丽的少妇,烫着鬈发,穿着旗袍。现在妈妈老了,装束也改换了,但脸型、眉目并没有多大变化;变化最大的不是形象,是妈妈对她的情感!她好像又看见了妈妈的那阴晴难以捉摸的脸,虽然也有过笑容,也有过亲切的话语,但更多的是冷漠,有时甚至是冷若冰霜,使她常常本能地惧怕妈妈,回避妈妈。
她多么希望妈妈不要变,永远像照片上那样和蔼可亲!往日的温柔慈爱到哪里去了呢?是什么力量在母女之间造成了一道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时可以感觉得到的鸿沟?妈妈,您怎么让女儿无法理解啊?。
2. 穆斯林的葬礼优美句子赏析或仿写第一组 吴桐1.那托在荷叶上的樱桃,像是盛在翠盘里的玛瑙。
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樱桃像玛瑙一样圆润,晶莹剔透。2.西南天际,一道弯弯的新月,浮在远处的树梢上空,浮在黑黝黝的房舍上空,它是那么细小、玲珑,相称在黑丝绒上的一枚象牙,像沉落水中仅仅露出边缘的一只白璧,,像漂在水面上的一条小船,这小船驶向何方?赏析:这句话用了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新月找不到方向,高考目标悬而未决。
3.蒲绶昌那一双锐利的眼睛顿时像被雷电击中,迸射出一片爆裂般的光芒,随即,黯淡了,熄灭了!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蒲绶昌被韩子奇的话击中,生气而无可奈何。4.她披着长长的秀发,拂动着白色的衣裙,赤着脚向前走去,脚步声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摇落在湖面上,就像天鹅的脚掌轻轻地划动平静的湖水。
(新月死前的幻想)赏析:这句话突出了新月向往过平静,幸福,美好的日子。5.他根本无法入睡,心飞出了病房,去寻找女儿。
赏析: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肋骨断裂的父亲韩子奇不顾自己,只想着女儿,急切地希望女儿快点康复。
她穿着白色的坡跟皮鞋,银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黄色的短袖衬衫。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橄榄形的脸型,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红的嘴唇紧闭着,颏旁便现出两道细细的、弯弯的、新月形的纹路。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升起来,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淡淡的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冰玉在琴声中久久的伫立,她的心被琴声征服,揉碎了,像点点泪珠,在这片土地上洒落。天上,新月朦胧; 地上,琴声缥缈; 天地之间,久久在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哺,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新月,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话,"楚雁潮似乎不假思索地说,"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新月愣住了,仿佛有两颗明亮的星星,突然在她面前升起! 那不是星星,那是楚雁潮贮满深情的眼睛! 楚雁潮热切地凝视着她,炽烈的诗句脱口而出: 请让我叫你相信, 我只盼一件事情?? 给你献上我的心灵, 和这心灵中蕴藏的全部感情!" 新月惊呆了,粉红的嘴唇轻轻颤动:"老师,您说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楚"精雕细刻 、物是人非 、红颜薄命、晨曦熹微 、岁月倒流、不堪回首、历尽劫磨、富丽堂皇"新月,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话,"楚雁潮似乎不假思索地说,"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她穿着白色的坡跟皮鞋,银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黄色的短袖衬衫。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橄榄形的脸型,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红的嘴唇紧闭着,颏旁便现出两道细细的、弯弯的、新月形的纹路。
微微鬈曲的长发,任其自然地舒卷在耳后和颈根。耳垂、颈项都没有任何饰物。
尽管鬓边的黑发已夹杂着银丝,她却并不显得过于苍老。不认识她的人,把她遗忘了的人,也看不出她曾是怎样年轻。
走在这里,她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 晨曦熹微,小巷清幽。
早起的人们偶尔从她身旁擦肩而过,骑车的,步行的,领着孩子的,端着早点的……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而人们却不熟悉她,谁也没有认真地看她一眼。 她看见那棵古老的槐树了,历尽劫磨,阅尽沧桑,它还活着,老干龙钟,枝叶葱茏。
过去,每当春天来临,它就绽开串串白花,香气飘满整条胡同。清风吹来,落花如雪,落在她的头上、肩上,“拂了一身还满”。
如今树上没有花,开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它白白地开了几十次,落了几十次,一直在等着她呢,而她却没有来。
她不能遏止自己的冲动,踏上那五级青石台阶,伸手去抚摸那暗红色的大门。 她的心评怦地跳,悬在胸前的手微微地颤抖。
她渴望叫开这道门,又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惧。她望着那暗红色的门,仿佛那是一道命运之门,曾经决定了她往昔的命运,也将决定她余生的归宿,通往天国,或是火狱。
在伸手叩响门钹上的铜环之前,她不得不给自己片刻的喘息。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
隔绝得太久了,大门里贮藏着她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切……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3. 谁知道《穆斯林的葬礼》中精美的句子她穿着白色的坡跟皮鞋,银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黄色的短袖衬衫。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橄榄形的脸型,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红的嘴唇紧闭着,颏旁便现出两道细细的、弯弯的、新月形的纹路。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升起来,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淡淡的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流传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冰玉在琴声中久久的伫立,她的心被琴声征服,揉碎了,像点点泪珠,在这片土地上洒落。
天上,新月朦胧; 地上,琴声缥缈; 天地之间,久久在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哺,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4.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句子清晨,她走来了。
一辆出租车停在路口,她下了车,略略站了站,环顾着周围。然后,熟悉地穿过大街、小巷,向前走去。
她穿着白色的坡跟皮鞋,银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黄色的短袖衬衫。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橄榄形的脸型,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红的嘴唇紧闭着,颏旁便现出两道细细的、弯弯的、新月形的纹路。
微微鬈曲的长发,任其自然地舒卷在耳后和颈根。耳垂、颈项都没有任何饰物。
尽管鬓边的黑发已夹杂着银丝,她却并不显得过于苍老;不认识她的人,把她遗忘了的人,也看不出她曾是怎样年轻。 她匆匆走着,没带任何沉重的行囊,手里只提着一个白色的圆形纸盒 走在这里,她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
晨曦熹微,小巷清幽。早起的人们偶尔从她身旁擦肩而过,骑车的,步行的,领着孩子的,端着早点的……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而人们却不熟悉她,谁也没有认真地看她一眼。
她看着前面。天和地是灰色的,砖和瓦也是灰色的。
临街的墙几经风化,几经修补,刷过黑灰、白灰,涂过红漆,书写过不同内容的标语,又终于被覆盖;风雨再把覆盖层胡乱地揭下来,形成一片斑驳的杂色,融汇于灰色的笼罩之中。路旁的树木苍黑,瓦楞中芳草青青。
远处,炊烟缭绕。迷蒙的曙色中,矗立着这一带惟一的高出民房的建筑,尖顶如塔,橘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是清真寺的“邦克”楼,每日五次,那里传出警钟似的召唤:“真主至大!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快礼拜啊!” 这儿是“达尔·伊斯兰”——穆斯林居住区,聚集着一群安拉的信徒,芸芸众生中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大。在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来的一千三百年间,他把仁慈、公正、诚实和自我克制的精神洒向人间,全世界有八亿人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这个世界很小。在拥有八百万人口的古都北京,穆斯林的数目只有十八万,他们散居各地,其中有一部分聚居在这座清真古寺的周围。
据说,这一带曾经是果木繁茂的石榴园…… 大约远在公元7世纪,一些头上缠着白布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了东土大唐,他们习惯了神州大地的水土,在这里娶妻生子,留下来了。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土地被蒙古贵族陆续占领,征服者强迫被征服者大批迁徙到东方。
他们之中,有被俘虏的工匠,有被签发的百姓,有携家带眷的阿拉伯上层人物。当然,也有乘东西方的交通大开而自发前来的商人。
这些“外来户”,大部分在中国做军士、农夫和工匠,少数人经商、传教,也有极少数做官。这些人的后裔很少再返回故地,就在这块土壤上生根了,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元朝的官方文书称他们为“回回”,他们本身也以“回回”自称,一个新的民族在东方诞生了。
由于历史上难以避免的融合,回回民族当中也糅进了一些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和犹太人的成分,但回回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不融入汉人或其他民族之中。幅员辽阔的中国,是汉人长期生存繁衍的地方,回回不可能像土生土长的民族一样拥有整块的、大片的土地,他们不断地被派遣、被迁徙,甚至被征讨、被杀戮,为了生计,他们流落四方……他们始终是少数,这少数的人艰难地、顽强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信奉着自己的主。
他们相信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他创造了大地、苍穹、自然力、人、天使和“镇尼”(精灵),他主宰着一切;他是没有形象的,但又是耳聪目明、全知全能的,他无时无处不在,凡有三个人密谈,他就是第四个参与者,凡有四个人密谈,他就是第五个参与者……主永远与穆斯林同在。穆斯林归顺真主,接受真主通过穆罕默德所晓谕的启示,虔诚祈祷,老实做人,宽厚仁爱,生活俭朴,不骄傲自大,不诽谤他人,捍卫信仰,遵循“逊奈”——圣行,穆罕默德之路。
他们相信人生有“后世”,相信“末日审判”,每个人的灵魂被接纳进天园或是被投入火狱,一切将由真主判定。他们相信善行必定得到报偿,邪恶必定受到惩罚…… 她从梦中醒来,面对着这个苦苦寻找的世界,是那么熟悉,仿佛岁月倒流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切都不曾发生。
不,岁月永远不会倒流,当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之时,她老了,这里也已经变得陌生。当然,岁月也一定把别人都拖老了。
她不知道该报偿的是否已经得到了报偿?该惩罚的是否已经受到了惩罚?不,她不需要知道。她从来也没有打算对过去的恩怨进行什么报偿或是惩罚,只想把该记住的都记住,该忘却的都忘却! 又拐过一个弯儿,就进了梦中的那条胡同。
她看见那棵古老的槐树了,历尽劫磨,阅尽沧桑,它还活着,老干龙钟,枝叶葱茏。过去,每当春天来临,它就绽开串串白花,香气飘满整条胡同;清风吹来,落花如雪,落在她的头上、肩上,“拂了一身还满”。
如今树上没有花,开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它白白地开了几十次,落了几十次,一直在等着她呢,而她却没有来。
她终于来了。她从树下走过,站在那座门楼前。
她夜夜都梦见这座门楼、这所院子,梦见院子里的天空,梦见天上的月亮,梦见那一双永远也不能忘记。
5.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句子有哪些1. 你不是一只小鸟、一棵小草,你是一个人,人是大自然最光辉的杰作,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
2. 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在最艰辛的时候,促使人活下去的往往不是水,不是食物,也不是药物,而是心中的一片真情,一丝希望,当这些全部归于毁灭,人就没有活着的动力和勇气了!
3.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那只是由爱而产生的错觉。
4. 世界上没有一个青年不曾想到过爱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它可能萌发的很早,也可能贮存得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经历漫长的磨难而最终凋落。爱情是一种神物,遇到适当的时机,它并不显露明显的形态,一至本人都觉得似是而非。而当他清醒的意识到它的存在的时候,它就已经成熟了。
5. 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无缺的人,那只是由爱而产生的错觉,人有时是在自己麻痹自己。
6. 也许,就在下一个一秒钟,一颗炸弹就会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就这样死去了,难道这就是他们千辛万苦路途遥遥寻找的归宿吗?这也许是心灵创痛的解脱,人生苦难完结?可是,人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刻充满了对死的恐惧,对生的依恋呢?认识渺小的,是自欺欺人的!
7. 十年认识一个人,三十年懂得了人生,这不也是付出的岁月换取的收获吗?
8. 你是一个人,人是大自然最光辉的杰作,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乙烯的宝贵生命!如果看不到明天,今天也就毫不意义;牢牢地抓住今天,明天才能属于你!
9. 我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享受了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死而无憾,永远也不后悔!无论遭受什么样的冷眼、诅咒,承担什么样的罪名,也不后悔!因为天地之间有一个人理解我、爱着我!我满足了……
10.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11. 不管严冬曾经是怎样寒冷,春天总是要到来,冰雪中孕育着的生命,顽强地要生长,要发芽,要吐露新枝,绽开新花。
12. 一颗飘忽不定的思绪,常常搅扰着内心,却又难以捉摸,难以把握,象一个猜不透的谜,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盘绕在脑际,苦思不得其解,久久难以入睡。
13. 事业的追求,并不一定要什么头衔和称号来满足,你爱上了一种东西,愿意用全部心血去研究它,掌握它,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且永远也舍不得丢弃它,这就是事业心,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14. 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喜剧,悲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无休……
15. 历史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
6. 穆斯林的葬礼经典句子清晨,她走来了。
一辆出租车停在路口,她下了车,略略站了站,环顾着周围。然后,熟悉地穿过大街、小巷,向前走去。
她穿着白色的坡跟皮鞋,银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黄色的短袖衬衫。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橄榄形的脸型,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红的嘴唇紧闭着,颏旁便现出两道细细的、弯弯的、新月形的纹路。
微微鬈曲的长发,任其自然地舒卷在耳后和颈根。耳垂、颈项都没有任何饰物。
尽管鬓边的黑发已夹杂着银丝,她却并不显得过于苍老;不认识她的人,把她遗忘了的人,也看不出她曾是怎样年轻。 她匆匆走着,没带任何沉重的行囊,手里只提着一个白色的圆形纸盒 走在这里,她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
晨曦熹微,小巷清幽。早起的人们偶尔从她身旁擦肩而过,骑车的,步行的,领着孩子的,端着早点的……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而人们却不熟悉她,谁也没有认真地看她一眼。
她看着前面。天和地是灰色的,砖和瓦也是灰色的。
临街的墙几经风化,几经修补,刷过黑灰、白灰,涂过红漆,书写过不同内容的标语,又终于被覆盖;风雨再把覆盖层胡乱地揭下来,形成一片斑驳的杂色,融汇于灰色的笼罩之中。路旁的树木苍黑,瓦楞中芳草青青。
远处,炊烟缭绕。迷蒙的曙色中,矗立着这一带惟一的高出民房的建筑,尖顶如塔,橘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是清真寺的“邦克”楼,每日五次,那里传出警钟似的召唤:“真主至大!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快礼拜啊!” 这儿是“达尔·伊斯兰”——穆斯林居住区,聚集着一群安拉的信徒,芸芸众生中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大。在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来的一千三百年间,他把仁慈、公正、诚实和自我克制的精神洒向人间,全世界有八亿人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这个世界很小。在拥有八百万人口的古都北京,穆斯林的数目只有十八万,他们散居各地,其中有一部分聚居在这座清真古寺的周围。
据说,这一带曾经是果木繁茂的石榴园…… 大约远在公元7世纪,一些头上缠着白布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了东土大唐,他们习惯了神州大地的水土,在这里娶妻生子,留下来了。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土地被蒙古贵族陆续占领,征服者强迫被征服者大批迁徙到东方。
他们之中,有被俘虏的工匠,有被签发的百姓,有携家带眷的阿拉伯上层人物。当然,也有乘东西方的交通大开而自发前来的商人。
这些“外来户”,大部分在中国做军士、农夫和工匠,少数人经商、传教,也有极少数做官。这些人的后裔很少再返回故地,就在这块土壤上生根了,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元朝的官方文书称他们为“回回”,他们本身也以“回回”自称,一个新的民族在东方诞生了。
由于历史上难以避免的融合,回回民族当中也糅进了一些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和犹太人的成分,但回回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不融入汉人或其他民族之中。幅员辽阔的中国,是汉人长期生存繁衍的地方,回回不可能像土生土长的民族一样拥有整块的、大片的土地,他们不断地被派遣、被迁徙,甚至被征讨、被杀戮,为了生计,他们流落四方……他们始终是少数,这少数的人艰难地、顽强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信奉着自己的主。
他们相信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他创造了大地、苍穹、自然力、人、天使和“镇尼”(精灵),他主宰着一切;他是没有形象的,但又是耳聪目明、全知全能的,他无时无处不在,凡有三个人密谈,他就是第四个参与者,凡有四个人密谈,他就是第五个参与者……主永远与穆斯林同在。穆斯林归顺真主,接受真主通过穆罕默德所晓谕的启示,虔诚祈祷,老实做人,宽厚仁爱,生活俭朴,不骄傲自大,不诽谤他人,捍卫信仰,遵循“逊奈”——圣行,穆罕默德之路。
他们相信人生有“后世”,相信“末日审判”,每个人的灵魂被接纳进天园或是被投入火狱,一切将由真主判定。他们相信善行必定得到报偿,邪恶必定受到惩罚…… 她从梦中醒来,面对着这个苦苦寻找的世界,是那么熟悉,仿佛岁月倒流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切都不曾发生。
不,岁月永远不会倒流,当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之时,她老了,这里也已经变得陌生。当然,岁月也一定把别人都拖老了。
她不知道该报偿的是否已经得到了报偿?该惩罚的是否已经受到了惩罚?不,她不需要知道。她从来也没有打算对过去的恩怨进行什么报偿或是惩罚,只想把该记住的都记住,该忘却的都忘却! 又拐过一个弯儿,就进了梦中的那条胡同。
她看见那棵古老的槐树了,历尽劫磨,阅尽沧桑,它还活着,老干龙钟,枝叶葱茏。过去,每当春天来临,它就绽开串串白花,香气飘满整条胡同;清风吹来,落花如雪,落在她的头上、肩上,“拂了一身还满”。
如今树上没有花,开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它白白地开了几十次,落了几十次,一直在等着她呢,而她却没有来。
她终于来了。她从树下走过,站在那座门楼前。
她夜夜都梦见这座门楼、这所院子,梦见院子里的天空,梦见天上的月亮,梦见那一双永远也不能忘记。
7. 穆斯林的葬礼的哲理性句子月梦她看见那棵古老的槐树了,历尽劫磨,阅尽沧桑,它还活着,老干龙钟。
枝叶葱定过去,每当春天来临,它就绽开串串白花,香气飘满整条胡同; 清风吹来,落花如雪,落在她的头上、肩上,“拂了一身还满”。如今 树上没有花,开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
它白白地开了几十次,落了几十 次,一直在等着她呢,而她却没有来。 天上有明月,年年寄相思。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 隔绝得太久了,大门里贮藏着她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切…… 她夜夜沉醉在梦中。
梦把空间缩短了,梦把时间凝固了,梦把世界净化 了。梦中没有污秽,没有嘈杂,没有邪恶;梦中没有分离,没有创伤, 没有痛苦;梦中只有柔和的月色,只有温馨的爱;梦使她永远年轻, 使她不愿醒来。
月冷 夏夜的晴空,撒满了无数的星斗,闪烁着清冷的光芒。弯弯的一道新月 从西南方向的天际升起,浮在远处的树梢上空,浮在黑黝黝的房舍上空, 它是那么细小、玲珑,像衬在黑丝绒上的一枚象牙,像沉落水中仅仅露 出边缘的一只白璧,像漂在水面上的一条小船,这小船驶向何方? 玉殇 眼泪这东西,有时能起到极其神奇的作用,能把持有截然不同观点的人 稀里糊涂地拢在一起,把迂腐陈旧的意识变得温暖感人,把生机勃勃的 新兴幼芽儿在爱抚之中扼杀! 月清 夕阳无情的向下沉去,西边升起晚霞,映在湖中,水天一色,几条鱼儿 欢快的跳出湖面,溅起一串串珍珠。
燕园之夜,安详静谧。未名湖上升起的水汽,如烟如雾,缭绕着湖心小 岛、岸边宝塔;清亮的一轮明月,在湖面下投下长长地倒影。
月明 未名湖上,晚霞满天。沿岸的垂柳、国槐、银杏,一片金黄,湖心岛上 的那一片枫林,红得艳紫,与黛青色的松柏交相辉映,在静静的湖水中 垂下色彩斑斓的倒影。
她站住了,那琴声是从备斋里传出来的,徐缓、轻柔地绕过那白雪中的 雕梁画栋,在雪中的清冷空气里,慢慢飘过来,向她飘过来,琴弓在舒 展,丝弦在震颤,扣人心扉的节奏和旋律;如泣,如诉,如梦,如诗, 从容不迫地讲述着东方一个古老的、生死不渝的故事 。
飘落,岸边的宝塔,水中的石舫,都披上了一身轻柔的白纱。
垂柳,国槐,银杏,红枫,枝叶都早已落尽了,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月晦 春天的夜晚,清凉而静谧。绵绵细雨已经停了,空气中饱含着水分,浸 润着路旁的树木,楼前的花坛,浓郁的花香混合着绿叶的清新气息慢慢 地飘散。
薄云在夜空流动,隐隐现出朦胧的月亮。那时半壁下弦月,清清的,淡 淡的,弓部的轮廓清晰可见,弦部已是一片迷蒙,渐渐溶进天空。
月半 已过,盈满的玉轮匆匆地度过了大放光明的短暂时刻,迅速地亏损了, 像被潮水一点一点地浸没。
月情 花褪残红青杏小,春天匆匆地过去了。医院病房区楼前的小院,一片浓 重的绿荫。
微风中,白杨树欢快地拍打着油亮的叶片,合欢树摇曳着孔 雀羽毛般的枝条,垂柳摆动着轻柔的长裙,几乎拂到了花坛旁边的路椅。 绿色世界里,已经早早地响起了第一声蝉鸣。
我觉得,一个人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不管是长处还是短处,都应该 感到幸运,这使我们自知!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首先是自知的。清清 楚楚地看到自己的弱点,然后才能克服它,战胜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 手里!这样,不论前面将有什么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不怕了。
人生的道 路,总是充满了打击和挫折,回避是不可能的!” 未名湖畔,紫红的枫叶在晚风中轻轻地飘落。 人生的舞台上,悲剧,喜剧,喜剧,悲剧,轮番演出,不舍昼夜,无尽 无休。
月恋 雪花静静地落在未名湖上,冰封的湖面和萧疏的树木都披上了素装,像 是新嫁娘洁白的婚纱。
“爱情是一种信仰,”楚雁潮踏着亭边的积雪,缓缓地说,“它贮存 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 在……” 仿佛从遥远的天际,隐隐传来几声丁冬,几声鸣啭,随之,一个悠长徐 缓的声音出现了,像书卷的轻纱,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蚕倾吐着绵延不 尽的丝丝缕缕。
望着这个纯真的少女,楚雁潮的心在颤抖:“新月,”他说,“爱情, 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 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它们的每一声跳动都 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不离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地来临, 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们分开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楚。
今晚的夜色真好,圆圆的玉璧冰轮高挂在天上,清光洒满燕园。未名湖 畔,柳丝依依,莲叶田田,洁白的荷花像冰雪雕成,在月光下暗放幽香。
湖水深处也有一轮明月,水中月,天上月,遥相呼应,分不出哪个是真, 哪个是假。一只鱼儿跃起,水中荡起涟漪,月影乱了。
一片云彩从天边飘过,遮住了月亮,湖岸突然笼进了阴影。
“你糊涂啊!”楚雁潮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像在冒火,他那激烈的言辞, 像征讨、像报复,“胡说什么‘同情’,‘怜悯’?那种廉价的、卑微 的情感能适用于你和我吗?我是一个感情泛滥、随处抛洒、随处赐予以 换取别人的感激的伪善者吗?你是一个精神世界一贫如洗、仰赖别人感 情的施舍的乞丐吗?你亵渎了我们之间的爱。
8. 穆斯林的葬礼好句好段序曲 月梦 清晨,她走来了。
一辆出租车停在路口,她下了车,略略站了站,环顾着周围。然后,熟悉地穿过大街、小巷,向前走去。
她穿着白色的坡跟皮鞋,银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黄色的短袖衬衫。身材纤秀因而显得颀长,肤色白皙、细腻,橄榄形的脸型,一双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红的嘴唇紧闭着,颏旁便现出两道细细的、弯弯的、新月形的纹路。
微微鬈曲的长发,任其自然地舒卷在耳后和颈根。耳垂、颈项都没有任何饰物。
尽管鬓边的黑发已夹杂着银丝,她却并不显得过于苍老;不认识她的人,把她遗忘了的人,也看不出她曾是怎样年轻。她匆匆走着,没带任何沉重的行囊,手里只提着一个白色的圆形纸盒走在这里,她仿佛从一个长长的梦中醒来。
晨曦熹微,小巷清幽。早起的人们偶尔从她身旁擦肩而过,骑车的,步行的,领着孩子的,端着早点的……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而人们却不熟悉她,谁也没有认真地看她一眼。
她看着前面。天和地是灰色的,砖和瓦也是灰色的。
临街的墙几经风化,几经修补,刷过黑灰、白灰,涂过红漆,书写过不同内容的标语,又终于被覆盖;风雨再把覆盖层胡乱地揭下来,形成一片斑驳的杂色,融汇于灰色的笼罩之中。路旁的树木苍黑,瓦楞中芳草青青。
远处,炊烟缭绕。迷蒙的曙色中,矗立着这一带惟一的高出民房的建筑,尖顶如塔,橘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是清真寺的“邦克”楼,每日五次,那里传出警钟似的召唤:“真主至大!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快礼拜啊!”这儿是“达尔•伊斯兰”——穆斯林居住区,聚集着一群安拉的信徒,芸芸众生中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很大。在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来的一千三百年间,他把仁慈、公正、诚实和自我克制的精神洒向人间,全世界有八亿人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这个世界很小。在拥有八百万人口的古都北京,穆斯林的数目只有十八万,他们散居各地,其中有一部分聚居在这座清真古寺的周围。
据说,这一带曾经是果木繁茂的石榴园……大约远在公元7世纪,一些头上缠着白布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了东土大唐,他们习惯了神州大地的水土,在这里娶妻生子,留下来了。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土地被蒙古贵族陆续占领,征服者强迫被征服者大批迁徙到东方。
他们之中,有被俘虏的工匠,有被签发的百姓,有携家带眷的阿拉伯上层人物。当然,也有乘东西方的交通大开而自发前来的商人。
这些“外来户”,大部分在中国做军士、农夫和工匠,少数人经商、传教,也有极少数做官。这些人的后裔很少再返回故地,就在这块土壤上生根了,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元朝的官方文书称他们为“回回”,他们本身也以“回回”自称,一个新的民族在东方诞生了。
由于历史上难以避免的融合,回回民族当中也糅进了一些汉人、蒙古人、维吾尔人和犹太人的成分,但回回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不融入汉人或其他民族之中。幅员辽阔的中国,是汉人长期生存繁衍的地方,回回不可能像土生土长的民族一样拥有整块的、大片的土地,他们不断地被派遣、被迁徙,甚至被征讨、被杀戮,为了生计,他们流落四方……他们始终是少数,这少数的人艰难地、顽强地、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信奉着自己的主。
他们相信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他创造了大地、苍穹、自然力、人、天使和“镇尼”(精灵),他主宰着一切;他是没有形象的,但又是耳聪目明、全知全能的,他无时无处不在,凡有三个人密谈,他就是第四个参与者,凡有四个人密谈,他就是第五个参与者……主永远与穆斯林同在。穆斯林归顺真主,接受真主通过穆罕默德所晓谕的启示,虔诚祈祷,老实做人,宽厚仁爱,生活俭朴,不骄傲自大,不诽谤他人,捍卫信仰,遵循“逊奈”——圣行,穆罕默德之路。
他们相信人生有“后世”,相信“末日审判”,每个人的灵魂被接纳进天园或是被投入火狱,一切将由真主判定。他们相信善行必定得到报偿,邪恶必定受到惩罚……她从梦中醒来,面对着这个苦苦寻找的世界,是那么熟悉,仿佛岁月倒流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切都不曾发生。
不,岁月永远不会倒流,当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之时,她老了,这里也已经变得陌生。当然,岁月也一定把别人都拖老了。
她不知道该报偿的是否已经得到了报偿?该惩罚的是否已经受到了惩罚?不,她不需要知道。她从来也没有打算对过去的恩怨进行什么报偿或是惩罚,只想把该记住的都记住,该忘却的都忘却!又拐过一个弯儿,就进了梦中的那条胡同。
她看见那棵古老的槐树了,历尽劫磨,阅尽沧桑,它还活着,老干龙钟,枝叶葱茏。过去,每当春天来临,它就绽开串串白花,香气飘满整条胡同;清风吹来,落花如雪,落在她的头上、肩上,“拂了一身还满”。
如今树上没有花,开花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它白白地开了几十次,落了几十次,一直在等着她呢,而她却没有来。
她终于来了。她从树下走过,站在那座门楼前。
她夜夜都梦见这座门楼、这所院子,梦见院子里的天空,梦见天上的月亮,梦见那一双永远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