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被誉为"太平天国乱后南方的一盏明灯",因其在中国清朝末年对抗洋务派新政的救国事迹而闻名于世。
曾国藩于1841年参加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其后担任过知县、道员等职,以清廉勤政、救济贫民而著名。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了江西省景德镇,曾国藩毅然抗敌,击败了起义军,平定了叛乱,建立了乡村自治行政体制,被咸丰皇帝任命为雁江提督。
后来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国藩多次率军出征,与国库空虚、士兵饥寒交迫的实际情况作斗争,使得湘军成为了清朝的主力部队。他还利用著名的“巡抚提学使”制度,在各地推行教育改革,使教育成为了改变南方的重要方式。同时,他也倡导"滴水穿石"的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这一举措突破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并使清政府及其官员不得不对社会作出改革。
曾国藩也是一个杰出的措施家,他知道如何把不同的人才用在正确的地方。他与其他几位湘军将领一起,制定了“接棒计划”,通过教育,建立新的领导阶层以支持改革实践。
总之,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民族生存与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救国事迹不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今天仍然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当代救国的思考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