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一、鉴赏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笔调古朴,描写省净,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
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
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
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
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
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
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
二、考题: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被誉为千古名联。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景的句子是(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3、《题破山寺后禅院》写花名句(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4、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
这真是“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7、《题破山寺后禅院》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2. 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句子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一、鉴赏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笔调古朴,描写省净,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
二、考题: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被誉为千古名联。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写景的句子是(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3、《题破山寺后禅院》写花名句(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4、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借写景抒发隐逸之情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6、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7、《题破山寺后禅院》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3. 题破山寺后禅院写景的句子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景的句子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4. 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优美意境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译文: 清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万物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竹径通幽,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中间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5.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美丽的山水使人心灵愈加沉静的句子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描写的是诗人在后禅院中的感受。“初日”、“高林”、“曲径”、“禅房”等所烘托出的那种清幽的意境连“鸟性”都被取悦了,更何况临潭而立的人呢?诗人被他所处的境界所陶醉,一种悦意充塞于胸,以己之胸怀去观照万物,万物也便染上了诗人的感情,所以林鸟被山光所取悦而鸣唱,实际上是诗人内心怡意的体现。 全诗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