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2、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3、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4、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5、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6、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7、三亚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它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
8、岛服是海南的自然风光与人类自身相亲相融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身着布满椰枝、红土、贝壳、珊瑚图桉的服装,体验和浸染着这块热土的文化精神与情愫。
9、三亚海水珍珠粒大质优,最大的珍珠王直径达15毫米。用海水珍珠串成的项链、耳坠及胸饰晶莹华美,磨成的珍珠粉有美容驻颜的作用。
10、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就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
11、三亚落日真有趣,落日先是颤动了一下,接着像一盏红灯笼一样缓慢的开始落了下去,然后又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跃动了两下,最后以一个悄然无声。
12、三亚落日,你是一颗亮丽的珍珠 ,美妙绝伦 、诗情画意
无与伦比。
13、婀娜的苍翠椰树,像一幅剪贴画般贴在以蔚蓝的海天为底色的阳光下。
14、午后近黄昏,阳光开始柔和,此时,斜倚在椅子上,目光穿过平静的海面,三亚市就在海那边的海平面线上。
15、蹬掉脚上的鞋,躺在长椅上,把稻草织成的牛仔帽往脸上一搁,海风拂过,静静地听歌。
2. 赞美海南(三亚)的小诗或句子1、《海角晨语》(黎述盛)
黎明觅梦奔趋海,心静沿滩问晓星。
近磊抚涛潮孕雪,临洲数鹭羽生风。
水中小岛犹酣睡,浪上渔船正远行。
万顷绸波牵世界,天涯诗赋释痴情。
2、《春早三亚拾景》(百荷)
东风厚愿送冬归,引绿牵红扮陌回。
阳雀树荫扑跳闹,蝴蝶蕊上伴飞追。
白云傲样还呈相,晨露矜容不显威。
寻胜游宾春起早,海滩诗象万人随。
3、《三亚行》(童新代)
阳春三月挎行囊,飞驰五千落凤凰。
一路煦风送和暖,两岸艳梅泻芬芳。
椰风海韵银滩美,流光溢彩霓虹黄。
三亚迎宾举琼液,游人如织排成行。
4、《探访蜈支洲》(房文)
山东孙氏竞风流,挥笔买断蝴蝶洲。
山青岭翠水染碧,天蓝海清栅连楼。
三角梅园千株美,小榕橙髯晃枝头。
千回百转拜妈祖,夕阳岁末玩自由。
5、《大小洞天观海悟道》(周树成)
参禅问道去洞天,榕盘椰挺退两边。
闲庭信步听风起,阴阴相生悟心间。
相克相生道德经,深入浅出观海天。
胜人之力自胜强,军强方可铸民安。
3. 描写三亚美景诗句有哪些1.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乐游原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2.送灵澈上人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赏析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3.乌衣巷
译文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4. 三亚的美丽景色三亚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她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堪称一绝。 三亚古称崖州,也称鹿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
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
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08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第一站。 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风情万种的旅游资源,构成了罕见的热带滨海风光。
迷人的海湾,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这里四季如春、花果飘香、山峦叠翠、椰林婀娜、海鸥翩跹。
那如虹的海湾、清澈的海水、洁白的沙滩、奔涌的浪花、明媚的阳光、海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那碧波万顷的大海、变幻莫测的白云、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风情,无不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面对美丽的三亚,让人不禁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来到这里,不少海内外游客都忍不住惊叹“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游览三亚海山奇观时,对其胜景赞叹不已,即兴题词“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
而音乐人则谱写了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触动了无数人的心扉。 三亚天涯海角 传说:“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
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南山文化旅游区 南山旅游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南山,距市区40公里,游览区以北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通过。
南山文化旅游区共分三大主题公园: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一座展示中国佛教传统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够启迪心志、教化人生的园区。 分界洲岛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岛上有众多珍稀植物和动物。
2002年5月起,投资3800多万元,利用岛上400余亩土地,在最大限度保护原始植被的基础上建设分界洲岛生态旅游项目。 鹿回头山顶公园 鹿回头位于三亚市南部3公里的海边小山上,伸向南海、状似坡鹿。
这里三面临海,四季山青,以其美丽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主峰海拔275.1米。
现在,鹿回头山顶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鹿城”.这里山岬角与海浪辉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西岛 西岛又名玳瑁岛,西瑁岛,位于三亚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全岛面积2.8平方公里,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渔为生,是海南省沿海仅次于大洲岛的第二大岛屿。 落笔洞 落笔洞旅游风景区,属三亚市八景之一。
在三亚市荔枝沟镇境内,距三亚市区约15公里。洞在印岭的一座奇特独秀的小山峰上,为天然石灰岩溶洞。
洞口高约12米,宽9米,深18米,洞顶逐渐升高约22米。洞的中央,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恳空。
传说古时笔尖水滴不断,人若能手接此水,便会文思敏捷,挥笔成章,或发财致富,延年益寿。洞底地上数块平面大石形如砚台,传说此乃“神仙”用的笔砚,“落笔洞”由此而得名。
两根“巨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现洞顶仅存半截残迹。大石周围怪石磷峋,形状各异,一眼望去,好像许多学子围观席地而坐! 落笔洞的摩崖石刻甚多。
刻在壁上的“落笔洞”三字有尺余大,经考证为元代海北海南道宣尉云从龙所题。“落笔洞洞洞笔落”、“尖峰岭岭岭峰尖”的刻字,顺念与倒念都是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落笔峰有众多的酷肖马、犬、猴、龟等石景,洞的周围还有不少如房如阁的溶岩洞,有名的“仙郎洞” (又名仙姑洞房)、“仙女洞”,各具特色。 三亚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南岛三亚附近海域,生长着大片美丽的珊瑚礁,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
为了保护这里珍贵的珊瑚礁资源,经国务院批准,这里被定为国家级珊瑚礁海洋自然保护区。 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原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海滨,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这里,崖洲湾弧弦百里、碧波万顷,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遍布神工鬼斧,大小石群。
山海之间宛如一副古朴优美的山海图画。历代文人骚客莫不钟情于这一方山水。
海棠湾 海棠湾其实只是“半湾”,地处三亚市海棠镇与陵。
5. 描写三亚美景诗句有哪些1.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乐游原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2.送灵澈上人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赏析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3.乌衣巷
译文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