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目技巧优美句子(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

生活常识2024-03-22 17:57:42未知

高考作文题目技巧优美句子(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

1. 精美高考作文题目大全

高中作文优秀题目集锦

1.成长需要悉心的呵 2.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 3.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4.任是流行也精彩 5.何处散发弄扁舟 6.跟时代一起改变 7.浅析流行文化 8.一枚硬币的两面 9.我的江湖 10.选择厚重

11.万事皆有可能 12.我们都有难忘的回忆 13.关注流行文化 14.留给明天 15.风帆指向灯塔 16.找准位置 绽放光彩

17.向前看,向后看 18.如梅在雪 19.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20.青春从40岁开始 21.善始之论 22.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23.不肯死去的心 24.不看续集 25.厚重的心 26.豹子飞奔! 27.生命的绝唱 28.文章无法

29.掀起你的盖头来 30.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31.芬香永存 32.不能忘记的过去 33.生如夏花 34.重复的过程美

35.轻松起跑 36.掬水留香 37.菊花人生 38.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39.人生的“出”与“入” 40.一种人生境界

41.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 42.外表与内在 43.出入人生

2. 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

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现把我个人多年的作文经验技巧叙述如下:

我认为,“技巧”其实就是一种规律,通俗的说就是一套公式,所以,我也常把我的这套高考作文技巧叫做“高考作文公式”。

公式如下:

1.确定作文体裁,一定要写散文(除非题目要求写成其他体裁,但现在绝大多数都要求体裁不限。)为什么写散文?因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而我们平时准备的素材又都是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是“散”的,为了同一个主题,可以把你日常搜集到的素材归整到一篇文章里,形成同一个“神”,这就是一篇散文了。

2.确定作文题目。如何写好题目呢?要运用知名的歌曲、歌词、典故、名句、谚语、成语或者其转化形式,使标题新鲜,动人,让看试卷的考试感觉眼前一亮,或产生共鸣,就达到目的了。比如:《有了奋斗,成功还远吗》、《把心儿打开,让诚信进来》……这个要自己多琢磨,多体会,你会发现其中的妙处和经典所在的。

3.开篇第一段,起笔就应当写排比句,而且是一定要写成排比句,并且要注意,三句排比的字数要稍微长一些,写完三句排比后,再加一两句综述性的话(就是与作文主题有关的话),做结就可以了。这样第一段写完后,大约字数为“占作文纸张的四行半”,这样的字数是最合适的,也是最让人“赏心悦目”的,好似黄金分割一般。不信的话,你现在就可以先在作文纸张上写四行半看一下,的确是要比整三行、三行半、整四行、整五行……要好看的。至于为什么必须写成排比句?因为,阅试卷的老师当一拿到你的卷子,一开篇读,就感到了一股气势。

4.主体部分,即第二段至第五段(共4段),这一部分,都用一个模式即可。即:每段开头先写一句综括性的话(句子),然后,在后面围绕着它展开写一些与之有关联的句子,也就是说,第一句就是中心句,后面的句子是分句,每个段落大约也是在四行半至六行半即可。第二段至第五段(共4段)都要这么写就行。

5.最后一段,照应标题和首段,写一些与作文主题(即“神”)有关的话做结尾就可以,最好写的有“意味深长”的感觉就更棒了,比如写完后,加上个省略号,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一段大约也是占作文纸张的四行半即可。

6.字迹一定要写好,写工整,写认真。有时候字的好坏比作文的内容更重要!切记,切记!!!!

综上所述,只要严格按照此“作文公式”去写,就一定会写出高分作文,满分60分的作文,至少要得54分以上。我的高考作文就得了57分。

3. 高考作文的技巧

我坚持认为:明了最终高考作文阅卷的流程和阅卷老师的心态,对于最终的备考是有益无害的。语文学科尤其如此。因为只有到了阅卷现场,我们才能清晰地发现:就考试这一层面而言,语文和数学、物理、化学没有丝毫的区别,甚至较理科更为刻板:如果说理科还存在探讨一题多解的可能性的话,语文由于其思维拓展可以做到无边无际,因而在最终阅卷时反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这种可能。作为参与过自主招生以及高考作文阅卷的人,我愿意向大家分享相关的经验。

首先,没有哪一名阅卷老师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这是由自主招生考试以及高考的公平性决定的。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一定有相对的公平。因为比起参考的考生来,阅卷老师甚至要比他们更加战战兢兢,因为他们责任更大。于是,在每次阅卷的第一天,尤其是作文这个项目,老师们要做的不是迅速开展工作,而是尽快地统一、并让自己靠拢那个“相对的公平”。比如作文,小范围的,如自主招生,是阅卷组长先读几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讨论最终得分,统一;然后每位老师都从卷子本中任意挑一篇文章读,给出自己的意见。如是往复几轮。大范围的如高考,则由专家组给出相当数量的样卷,详细讲解每篇文章得分缘由,让老师熟悉,并给出相应样卷让老师试批。再加上每份作文试卷都会由两名老师批阅,分差过大的情况下还会逐级上报,因此,每位老师的打分,一定会慎之又慎。

这种慎重,最主要地体现在去除个人好恶上,因为个人好恶越极端,分差越界的可能性就越大。由此,真正在阅卷现场起作用的,对于作文而言,并非我们通常认为的“文采”,而是“清晰”;换言之,漂亮的语句并不足以在作文中制胜,结构是否清晰、材料是否新鲜(在大量文章的比较下,新与旧由出现几率决定,一目了然),甚至字迹是否清晰,都比文采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得更重要,因为它们更“扎实”。因此,很多考生在考前选择备一篇锦绣华章,到了考场上大段默写,生拉硬拽,反而讨不到什么便宜。

再比方说“立意深刻”,一篇文章的立意是否“深刻”,考生说了不算,阅卷老师说了不一定算,阅卷小组长说了也不绝对就算,基本上专家组的人说了可以算,但总不能看到一篇疑似深刻的文章就去找小组长。因此,“深刻”这个决定文章是一类还是二类的最最重要的标准,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往往转化为:论据本身的深刻程度(比如尼采、康德、维特根斯坦等人的思想,这个用得恰当与否,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不大容易“伪装”),或者一些宏大的字眼,如“历史”、“文化”、“文明”、“精神”、“心灵”、“人性”等。如果考生在论据的使用上能够胜人一筹,通过论据深化论述主题;或者一上来就站在上述宏大叙事的高度俯瞰题目,用“大”思维将论述和材料贯穿,都可以算是摸到了一类文的门。事实上,这两种写法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足以在出现频率上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而这就是高考作文一类文真正的秘密:文化散文中对于“深刻”的解释为“独立见解和思想个性”,其中“独立”和“个性”二字,几乎可以作为一些“深刻”的显在表征。

综上,高考语文阅卷并不神秘,即便让人觉得难以评价如作文,其最终的分数也是由一系列显性标准所决定的。因此,阅卷时按照这些标准操作,备考时当然要向这些标准靠拢,这些标准是否达到,自己就能有判断力。如果考生在最后60天中要对一类文展开冲击,必须首先将这些标准彻底吃透。

参考资料:

4.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命题作文怎么写

第一步:搞清写作要素审题,抓点,立意,动笔第二步:审题审题的方法有很多,而且审题也是对阅读能力的考验。

常见的审题方法有: ①抓关键句键句往往暗示着材料的中心,抓住关键句,往往事半功倍 ②明褒贬法可以从出题人比较侧重的点的来出发立意 ③提炼中心提取要点以作为文章主旨,这样比较容易切题 ④由果溯因多问个为什么,对比结果找起因,原因往往就是要写的点 ⑤关系分析分析材料中对象之间的关系,找突破口第三步:抓点在这里提到的抓点就是抓话题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材料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来展开叙述,所以在审题的过程中,大家就可以比较明确地抓住一个话题来展开文章。

而且出题人会尽力做到让大多数的同学都能理解材料,肯定不会达到让同学们无法理解的层面,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不要钻得太深,不要想的太深刻,否则就会有跑题的危险。第四步:立意常说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所以说在审题的时候,就一并立意的,之所以又拿出来单说,是因为这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点还需提一下,所以别嫌啰嗦。

立意即是摆明观点,观点就是指你接下来要围绕描述的论点。这样一说,大家似乎都觉得立意很重要了。

审题的成果将直接决定立意的出发点,立意将决定整篇文章的基调和中心。好的立意,既切题又具体,而且是文章要展开所围绕的中心点。

所以立意的提出极为重要。这里也说几种提出立意的方法: ①横向立意就材料本身出发比较直接的观点陈述 ②反向立意选取与材料比较偏重的观点相反的一面来陈述 ③类比立意由事及人,由此及彼,选取与材料描述相近的点来写 ④延伸立意即是由现有的材料所体现的内容延伸出与之先关的立意来此外,对于立意的提出也还有一点要说,就是立意的提出不单单是根据材料而来的,还与自身所具备和掌握的材料有关。

5. 精美高考作文题目

201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一览

全国Ⅰ 漫话作文:猫吃鱼的故事 辽宁卷 材料作文:大与小的选择

全国Ⅱ 材料作文:深浅阅读 江苏卷 话题作文:“绿色生活”

湖北卷 材料作文:幻想 山东卷 材料作文: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江西卷 命题作文:“找回童年” 北京卷 材料作文: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

重庆卷 命题作文:“难题” 天津卷 话题作文:“我生活的世界”

四川卷 材料作文:点的作用 广东卷 命题作文:“与你为邻”

上海卷 材料作文:钓鱼启示 福建卷 材料作文:格林童话

新课标卷 材料作文:成才是有规律的 安徽卷 材料作文:吴兴杂诗有感

湖南卷 命题作文:早 浙江卷 命题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6. 高考作文最新素材和优美语句

1、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2、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3、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4、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

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5、在蝶的眼中,花是。

1、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2、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

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3、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

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 4、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

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5、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6、小桥流水。

亭台楼阁,掩映其中。 熙熙攘攘的人群。

来来往往,过客匆匆,却如空中找不到的一丝真实。 7、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没有人能比得上辛弃疾。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室南迁,辛弃疾的出生地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这影响了辛弃疾的一生。

令人万分感动的是,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当他失去手中曾握的杀敌的钢刀和利剑时,他将唯一可握的羊毫软笔当作刀枪,以血作墨,龙飞凤舞,挥洒自如。

远离沙场,战袍已干,杀敌只能呐喊,驰骋只是梦中。不能握在手中和藏在心里的,只得寄寓词作。

胸怀中蕴藏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凝结成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金戈之声,可与岳飞的《满江红》媲美。国与家,如何分得轻重?谁人都有失意时,辛子失意人断肠: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噫!潇潇暮雨洒江天,无语东流长江水 2.美: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3.积累: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

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4. 错误: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 5.立志: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

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

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6. 选择: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 7.生活: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

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

7. 高考作文技巧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

每年高考过后,媒体议论最多的一定是当年的作文题目,因为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议论上几句的话题。记得去年央视《实话实说》节目还在暑假里特别请了魏明伦、聂卫平等名人来现场命题作文,魏大师面对一个小时必须完成的800字的文章,竞也发出“横下心肠硬着头皮”交卷的感慨,可见限时完成命题作文的艰难。

当然,对于久经历练的考生,也许一个小时一篇作文只是小菜一碟,看看历年高考作文的状元榜眼探花们的范文吧,总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借着高考,我们请了8位风格各异的作家来做了一次命题作文的游戏。

本报的记者和实习生们当年也都是从考场一路拼杀过来的,现在回忆那一段经历心态倒是十分轻松。有一年的作文题目是《我的财富》,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考试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财富呢? 走亲情路线 小七(2000年考生)2000年的高考作文居然要写2010年世博会主题的建议策划!70分的作文就像压宝一样,赢就是大赢,输的话就是全盘皆输……实在没有把握―――世博会不像门口居委会开的纳凉晚会,这种国家大事一下子把我吓闷掉…… 想了半天,没有进展,直冒冷汗……咦?纳凉晚会不都是老头老太太吗?!不如就走“亲情路线”,写老年人如何参与世博会!一旦确定了主题,我刷刷地就写完了。

通读一遍,感觉虽然深情有余,但是大气不足,可是已经来不及推翻了…… 最后我的语文似乎是119,比想象的好太多了,也许我的亲情路线歪打正着打动了阅卷老师吧。 挖自己的故事 慕尔(1999年考生)那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回声的启示》。

看到这个题目,我一下子就乐了―――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听老师讲过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礼貌待人,不要跟小朋友抢苹果。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下子就让人轻松了好多。

于是我就用我童年的“抢苹果”故事作为开头,然后下笔如有神,从抢苹果讲到讲礼貌,再到冤冤相报何时了,最后落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真理。写完之后,神清气爽啊!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故事真的很有道理。

“回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尽量炒冷饭 郑翌(1996年考生)深知自己的弱点―――磨蹭―――构思慢,字也写得慢。

因此,高考前就订下方针,尽量“炒冷饭”,“当场采购”太危险。 之前的三年高考都是命题作文,而且题目都只两个字。

终于轮到我的考卷发下来,忙翻到后面,果然又是命题作文,不过多了两个字:“我的财富”。心马上定了下来,“我的财富”完全可以理解为我的“精神食粮”。

在同龄人中,我有一项自以为很独特的爱好―――古典音乐,也写过多篇自己如何欣赏音乐、怎样在音乐中得到启发的随笔,只要把这些素材糅捏起来,再提炼一下中心,不就成了?考虑到自己的速度,我还是留了1小时20分钟“炒冷饭”,当写下最后一个“音符”时,心里非常踏实。那一年高考语文,我得了130。

写“两遍”也值 简宜(1991年考生)高考卷子就像人的脸,第一印象要好。要知道高考时值酷暑,改卷老师也是耐着性子作业,千万要体贴他们的心情。

我自小写作文,思路就跳跃,随性去写必定前言不搭后语。老师教了一招:先打草稿,然后把乱糟糟的文字,再誊清到考卷上,等于有了两次修改机会。

可是考试时最痛苦的不是题目太多,而是草稿纸太少,半张A4纸大小,写小作文也不够。人急智生,带来的铅笔派上了用场:先用铅笔在考卷上轻轻打一遍草稿,再用钢笔在原来地方誊清,最后擦去草稿一看,果然光洁如新。

勿自以为是 黄飞珏(1987年考生)高中时我的语文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120分制的模拟考试我拿了111.5分,当时很是风光。1987年7月7日,语文高考试卷发下来了。

我一瞅作文题―――《五十年前的今天》,立马就乐晕了。50年前的今天,不就是卢沟桥事变吗?肯定有很多人反应不过来。

想到这,我真是下笔如有神啊,从1937年谈到了改革开放,并不假思索地写下了“如果我们国家不改革开放,50年前的一幕还会再现。”卢沟桥事变是一个很深的伤疤,而这句话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一个挺大的刺激,但我并没有意识到。

考试结束后我对了对答案,前面的基础题几乎全对。分数下来了,我傻眼了,79分―――刚刚及格。

因此,我奉劝诸位考生,遇到自己有把握的题,千万不要得意忘形!(《申江服务导报》)。

8. 怎样达到高考语文作文技巧巧妙构思

首先,作文构思的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角度巧妙 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

苏轼曾在诗中说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

故作文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过我――一个纯真的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我的父母、叔叔、整个社会,从而揭露了这个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冷酷社会。

2. 思路独特 精巧的构思除了表现在角度的选择外,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独特上。如《荔枝蜜》明明是颂扬蜜蜂和具有蜜峰精神的劳动者,然而开篇却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

其行文思路独特别致,收到的艺术效果自然不错。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

3. 情节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所谓情节,就是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和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

在记叙文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都要在故事情节中刻画和展示。情节的设置具体表现在:第一,设置悬念。

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就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出人意料的结局。

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阶段,结局在文章结构上一般处在高潮之后,但也有一些作文,情节发展到高潮就结束了,形成异峰突起、情节陵转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第三,制造波澜。

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也升华了作文的主题。如《我叔叔于勒》开头渲染一家人是那么急切的盼望于勒叔叔的归来,设置了悬念,可当真正的于勒出现在一家人面前时,结局出人意料――他们逃也使得离开了,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作文构思技巧 1、引伸变异式构思。“循规蹈矩”、一一对应地照题目的要求构思,难免人云亦云、千篇一律。

机智的考生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思维的个性。有一考场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 ,我真”。

不少考生在前一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甚多。有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

文中,作者说春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变成一滴雨、一棵树、一棵草、一束花、一撮泥土”,“我成长中的错误会在这柔和的歌唱中变得美丽”,“太多心思、太多哀怨能在这春雨的浅吟中将它们逐一放飞”。由于作者通过变异式构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抒发个性的切入口,所以能把听雨的陶醉说得引人共鸣,不同凡响。

2、逆向反弹式构思。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使你的文章另辟蹊径,熠熠生辉。

有一考场作文题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范围,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

有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话题“关心”更深广的内容,发人思考,新人耳目。

3、标新立异式构思。开放性文题往往在提示语中提供若干范围或范例,借以启发学生思维和构思。

一般考生只能“靠船下篙”,所写文章难免选材和构思雷同,人云亦云。思维灵活的考生则能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以显示自己的创新才能。

有一考场作文题为“我发现”。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有位考生避开列举中涉及的“发现”对象――理、法、情,将“发现”的目光投向自我,拟题《我发现了自己的理智》,把“发现”的内容锁定在别人很少涉及的意志、毅力等另类范畴,叙写16岁的花季少年“我”面对“早恋”这道“难解的人生题”终于以理智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新意迭出。这就启示我们。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