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饕餮的诗句只有四句:
1、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2、论罪等饕餮,囚衣御方良。
3、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4、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
1、饕餮简介: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别名又叫狍鸮,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其名可比喻贪婪之徒,人们一般称为“老饕”。《左传》中记载饕餮为缙云氏之子,而不是某些小说中所说的龙子。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纹更常见于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远在二里头夏文化的青铜器上便有出现。
2、史料记载:
《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辞海》在解释饕字时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参考资料
360百科:
2. 关于饕餮的成语饕餮之徒、饕餮盛宴。
饕餮之徒,形容贪吃的人。[出处]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
中文名:饕餮之徒
成语拼音:tāo tiè zhī tú
解词:饕餮:传说中的贪吃的猛兽。
义词:尽盘将军
饕餮之徒
成语拼音:tāo tiè zhī tú
[解词]饕餮:传说中的贪吃的猛兽。
[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近义词]尽盘将军
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有很多美食的宴会。
中文名:饕餮盛宴
外文名:Gluttonous feast
拼音:tāo tiè shèng yàn
定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
饕餮:以上美食家的意义应该是引申义,饕餮性贪食,以至于吃光了所有之后开始吞噬自己,最后仅剩下了头颅,故而饕餮有贪食,贪婪的本意,但是总归还是和吃食相关。
饕餮:tāo tiè。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2、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3、贪吃之人。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