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试问夜色如何三更已经过去,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屈指掐算什么时候送来寒冷,不知不觉似水流年悄然逝去。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此句出自宋苏轼的《洞仙歌》,此词以丰富的想象,再现了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和他的贵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诃池上消夏的情形,突出了花蕊夫人美好的精神境界,抒发了作者惜时的感慨。
原文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译文
肌肉骨头像冰玉般莹洁湿润,本来十分清凉没有一丝汗渍。晚风来水殿里丝丝暗香弥漫。绣帘撩开明月一点偷窥佳人,佳人斜倚在枕边还没有入眠,黄金钗横着堕着鬓发乱蓬蓬。
从床上坐起牵着白净玉手,起来漫步在寂静的庭院当中,时而可见细数流星渡过银河。试问夜色如何三更已经过去,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屈指掐算什么时候送来寒冷,不知不觉似水流年悄然逝去。
扩展资料:
《洞仙歌》创作背景
苏轼在小序中交代了写此词之缘由,词人在七岁之时曾听过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而四十年后,只能隐约记住首两句,词人便发挥他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他的文思才力,补足剩余部分。
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公生丙子,七岁为壬午,又四十年为壬戌也。”他定此词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时作者正谪居黄州。此词虽于小序约略交代了写作背景,其实自隐杼机,让人睹神龙之形而不能察神龙其身,从而为自己逸兴走笔、暗寓情怀创造了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洞仙歌
2. 苏轼的关于光阴流逝的句子难道是:半生弹指声中?
还有一句也不错: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
词·西江月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3. 请问:“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的意思。
屈指盘算,夏尽秋来,金风送爽,还须等待多长时间?殊不知就在这盼望等待之际,时令在不知不觉地转换,人生大好年华也就这样流逝尽矣!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正谪居黄州。词作附有一篇小序,叙述作者填写此词的缘由:根据后蜀国主孟昶余下的头两句,补足为一首完整的《洞仙歌》词。从序文看,好像带有游戏笔墨的味道,但文中突出交代九十老尼朱氏记词经历,谓“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已带有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读罢全词,更能体味这是一篇作者有意寄怀之作。
《洞仙歌》,又名《羽仙歌》、《洞仙词》等,原为唐教坊曲名。此调有令词,有慢词。苏轼的这一首为令词。“洞仙”,道家说神仙居住在名山洞府,故称之。孟昶,五代时后蜀国君,知音律,能填词。宋师伐蜀,兵败投降。花蕊夫人,孟昶的贵妃,貌美,多才多艺,善诗文。其《述国亡诗》颇受人称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4. 屈指西风几时回,不道流年暗中换 出处这是 洞仙歌 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⑴。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⑵,作一词⑶。
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
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⑷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⑸,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⑹。
以下为一楼诗句-------- 注释 ⑴ 孟昶:五代时后蜀后主。他的生活奢侈。
喜爱文学,工声曲。后兵败降宋。
⑵ 花蕊夫人:陶宗仪《辍耕录》:“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翮轻也。
或以为姓费氏,则误矣。” ⑶ 作一词:指孟昶写的《玉楼春》(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词云“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帘间明月独窥人,攲枕钗横云鬓乱。三更庭院悄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可是,沈雄《古今词话》认为这首词是“东京人士櫽括东坡《洞仙歌》为《玉楼春》以记摩诃池上之事(见张仲素《本事记》)看来孟词可能另是一首,未传下来。
⑷ 水殿:筑在成都摩诃池上的宫殿。 ⑸ 素手:美人的白嫩的手。
⑹ 河汉:天河。 赏析 坡公的词,手笔的高超,情思的深婉,使人陶然心醉,使人渊然以思,爽然而又怅然,一时莫明其故安在。
继而再思,始觉他于不知不觉之中将一个人生的哲理问题,已然提到了你的面前,使你如梦之冉冉惊觉,如茗之永永回甘,真词家之圣手,文事之神工,他人总无此境。 即如此篇,其写作来由,老坡自家交代得清楚:“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⑴。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⑵,作一词⑶。
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
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这说明一个七岁的孩子,听了这样一段故事,竟是何等深刻地印在了他的心灵上,引起了何等的想像和神往,而四十年后(其时东坡当在谪居黄州),这位文学奇人不但想起了它,而且运用了天才的艺术本领,将只余头两句的一首词曲,补成了完篇,——而且补得是那样的超妙,所以要相信古人是有奇才和奇迹出现过的。显然,东坡并不可能“体验”蜀主与花蕊夫人那样的“生活”而后才来创作,但他却“进入了角色”,这种创造的动机和方法,似乎已然隐约地透露出“代言体”剧曲的胚胎酝酿。
片全是交待“背景”。过片方写行止,写感受,写意境,写哲理。
因大热人不能寝,及风来水殿,月倒天中,再也不能闭置绣帘之内,于是起身而到中庭。以其无人,来携手同行——所携者特曰素手,此本旧词,早见古诗,不足为奇,但东坡用来,正为蜀主原语呼应:其为冰玉生凉之手,又不待“刻画”只一“素”字尽之,所以学文者若只以东坡“用传统词语”视之,便只得到“笺注家”能事,而失却艺术家心眼也。
(所以好的笺注家须同时是艺术家,方可)。 既起之后,来至中庭,时已深宵,寂无人迹,闻无虫语,唯有微风时传暗香之夜气。
仰而见月,——于是由看月而又看银河天汉,盖时至六七月,河汉已愈显清晰。银河亦如此寂静无哗——时见流星一点,掠过其间。
此笔写得又何等超妙入神!不禁令人想起梦襄阳写出:“微云渡河汉,疏雨滴梧桐。”当时一座叹为清绝!我则以为,东坡此一句,足抵孟公十字,不是秋夜之清绝,而是夏夜之静绝,大热中之静绝。
写清绝之境不难,此境却实难落笔得神也。 “试问”一句,又从容传出二人携手大热中静玩夜空之景已久,已久。
及闻已是三更,再观宵汉,果见月色澄辉,便觉减明,北斗玉绳,柄更低垂——真个宵深夜静,已到应该归寝之时了。但是大热不随夜色而稍减。
于是又不禁共语:什么时候才得夏尽秋来,暑氛退净呢! 以上一切,皆非老尼朱氏所能传述,全出坡公自家为他二人而设身,而处地,而如觉大热,而如见星河,而如闻共语······。学词者,又必须领会:汉、淡、转三韵,连写天象,时光暗转,是何等谐婉悦人,而又何等如闻微叹! 东坡既叙二人之事毕,乃于收煞全篇处,以代言,似自语,而感慨系之:当大热之际,人为思凉,谁不渴盼秋风早到,送爽驱炎?然而于此之间,谁又遑计夏逐年消,人随秋老乎?嗟嗟,人生不易,常是在现实缺陷中追求想像中的将来的美境;美境纵来,事亦随变;如此循环,永无止息——而时光不待,即在人的想望追求中而偷偷逝尽矣!当朱氏老尼追忆幼年之事,昶、蕊早已无存,而当东坡怀思制曲之时,老尼又复安在?当后人读。
5. 求 一诗(或词)的出处苏东坡的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意思,应该比较明显。就是感叹时间流逝之速,人未能知。
这是作者据前人所作词之残句续作之词,上阕写人物与环境。人物是有非凡的神仙姿质,风度娴雅,馨香妩媚。环境则如月宫瑶台,毫不俗气。下阕第一句“起来携素手”紧接前意,“试问”数句将月下情人私语境界表达得亲昵而缠绵。金波淡荡,星汉暗度,颇有情调。“但屈指”突转,暗示良辰美景终有尽日之惋惜。“西风”来而“流年”换,由夏至秋,是自然之规律。“不觉”二字道尽其妙。写帝王艳情,表达得清凉幽寂,可见作者超然的审美品位。
6.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优美句子1、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细数门前落叶,倾听窗外雨声,涉水而过的声音此次响起,你被雨淋湿的心,是否依旧。
3、在别人的轨迹里看到自我以前那么认真,那么虔诚,但是却无比悲凉的足迹。
4、时间一向流,一向流,不会停下来等着我觉悟,悔改。日子怎样翻,我就怎样过。颓废似乎成了某种自豪。我厌恶着,鄙视着这样无趣的我,无聊的人生。总该学点什么啊。
5、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6、流年海边的沙,集了那么那么多,堆积它的,除了那已逝的时间,只留下一层一层的伤感。
7、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8、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9、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也许你等到了,但是,你又能做些什么?你还是要去思考。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10、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偷偷远离,我整理凌乱的思绪,向新的一年迈去,又是一年芳草绿,捉不住时光豪不留情的越出手指的缝隙。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2、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13、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以前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
14、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15、平安夜的钟声又将转一轮,岁月的车轮又前进了一程。猛回头,潮涨潮落已经淹没了昨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