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名言警句(四书五经名言一千句)

生活常识2024-03-06 02:07:53未知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四书五经名言一千句)

1. 四书五经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三章)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第十一章)《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第六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第二十二章)《论语》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君子务本。(学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不迁怒,不贰过。《雍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述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季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微子)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子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子张》《孟子》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梁惠王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滕文公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离娄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离娄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内心震动,坚韧本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告子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子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尽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尚书》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尚书.尧典》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旅獒》以公灭私,民其允(信)怀(归向)。《尚书.周官》《礼记》爱而知其恶,憎。

2. 四书五经的名言

论语名言/sjsr/Info_Show.asp?ArticleID=145孔子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

3. 四书五经的名言名句和出自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礼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君子而时中”(《中庸》),中立而不倚”(《中庸》),《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4. 《四书五经》里有哪些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摘录

修身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自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道德篇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节操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二取义也

~~~

处世篇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而以禄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着也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

PS.有很多,这里只是一小部分的。

5. 四书有哪些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四书五经名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二章)四书五经名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二章)四书五经名句: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四书五经名句: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四书五经名句: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三章)四书五经名句: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四书五经名句: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四书五经名句: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第十二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第六章)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第六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二十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二十一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贫而无谄,富贵无骄。(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君子务本。

(学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不迁怒,不贰过。

《雍也》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的说了。

6. 摘自《四书》《五经》中的格言警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学礼,无以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 四书五经名句有哪些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 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

(第二章)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三章)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 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第十二章)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 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第十六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第十七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