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警句 古典警句摘抄摘录卡

生活常识2024-03-05 05:52:55佚名

古典警句 古典警句摘抄摘录卡

1. 古代名句20句

中国古代名句精选 [ 2006-4-25 22:58:11 | By: shmily ] 中国古代名句精选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傅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孔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荀子·劝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论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汉书》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毛诗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国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王勃 《滕王阁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苏轼 《赤壁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明·凌蒙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诸葛亮 《后出师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久旱逢甘雨(霖),他乡遇故知。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老子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元·无名氏 《争报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训俭示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 《游子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春夜喜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诗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宋·朱淑真 《生查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曹植 《白马篇》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韩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月夜忆舍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 《移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贾岛。

2. 中国古代名句

经典名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

3. 求几句经典古代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成就别人的好事,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小人是相反的。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

4. 【励志的中国古代古诗词名言名句希望大家多说一点中国古代励志古诗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

5. 有没有教做人的古代名言一定是古代的啊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言必信,行必果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6. 珍惜时间的古代名言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本文标签: 古典警句  警句  古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