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名言警句 鬼谷子名言名句,经典语录释义

生活常识2024-03-05 01:52:13佚名

鬼谷子名言警句 鬼谷子名言名句,经典语录释义

1. 鬼谷子说过的四大名言是什么

1.对那些外表亲善而内心疏远的要从内心入手进行游说;对那些内心亲善而外表疏远的要从表面入手进行游说。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鬼谷子》谋篇第十)

2.要根据对方的疑问所在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要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游说是否得法;要根据对方的言辞来归纳出游说的要点;要根据情势的变化适时说服对方;要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危害来权衡利弊;要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祸患来设法防范。——《鬼谷子》谋篇第十

3.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鬼谷子》谋篇第十)

4.揣摩之后加以威胁; 摩而恐之;抬高之后加以策动; 高而动之;削弱之后加以扶正; 微而证之;符验之后加以响应; 符而应之;拥堵之后加以阻塞; 拥而塞之;搅乱之后加以迷惑。 乱而惑之。这就叫做“计谋”。是谓计谋。——(《鬼谷子》谋篇第十)

5.计谋的运用, 计谋之用,公开不如保密, 公不如私,保密不如结党, 私不如结;结成的党内是没有裂痕的。 结而无隙者也。——《鬼谷子》

6.正规策略不如奇策,奇策实行起来可以无往不胜。所以向人君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奇策;向人臣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私情。 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鬼谷子》

7.虽然是自己人,却说有利于外人的话,就要被疏远。如果是外人,却知道内情太多,就要有危险。不要拿别人不想要的东西,来强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去说教别人。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鬼谷子》

8.如果对方有某种嗜好,就要仿效以迎合他的兴趣;如果对方厌恶什么,就要加以避讳以免引起反感。所以要进行隐密谋划而公开的进行获取。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鬼谷子》

9.想要除掉的人,就放纵他,任其胡为,待其留下把柄时就乘机一举除掉他。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鬼谷子》

10..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既不喜形于色也不怒目相待的人,是感情深沉的人,可以托之以机密大事。——《鬼谷子》

11.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同上)对于了解透彻的人,可以重用;对那些还没了解透彻的人,有智慧的人是不会重用他们的。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鬼谷子》

12.从事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掌握人,绝对不要被人家控制。控制人的人是掌握大权的统治者;被人家控制的人,是唯命是从的被统治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鬼谷子》第十篇

13.所以圣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隐而不露,而愚人运用谋略的原则是大肆张扬。有智慧的人成事容易,没有智慧的人成事困难。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鬼谷子》第十一篇

14.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cou )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鬼谷子》符言第十二)

15.眼睛最重要的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是聪灵;心灵最重要的是智慧。君子如用全天下的眼睛去观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用全天下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用全天下的心去思考,就不会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能像车辐条集辏于毂上一样,齐心协力,就可明察一切,无可阻塞。此倡导明察。——《鬼谷子》附言十一

·

2. 鬼谷子37句名言学读

(搬运)鬼谷子37句名言1、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2、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3、捭之者,料其情也。

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4、人言者,动也。

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5、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6、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7、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8、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

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9、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0、戏者,罅也。罅者,涧也。

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11、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

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12、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13、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

14、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15、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16、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17、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18、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19、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

20、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21、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22、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23、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24、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25、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

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

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26、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

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27、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28、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29、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30、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31、凡决物,必托于疑者。

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32、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33、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34、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35、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36、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

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37、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

3. 鬼谷子37句名言学读

(搬运)鬼谷子37句名言1、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2、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3、捭之者,料其情也。

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4、人言者,动也。

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5、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6、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7、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8、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

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9、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0、戏者,罅也。罅者,涧也。

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11、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

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12、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13、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

14、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15、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16、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17、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18、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19、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

20、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21、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

用之有道,其道必隐。22、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

23、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24、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25、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

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

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26、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

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27、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28、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29、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30、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31、凡决物,必托于疑者。

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32、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

33、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34、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35、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36、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

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37、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

4. 鬼谷派的经典语录和处世格言是什么

鬼谷子的语录句句是经典,受后人膜拜,处世格言也因自己徒弟而异,但综合老祖的两部奇书,应该能看出他的处世思想。《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鬼谷子》一书,从主要内容来看,是针对谈判游说活动而言的,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也被称为兵书。书以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它讲述了作为弱者的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运用谋略口才如何进行游说,进而控制作为强者,握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的诸侯国君主。

5. 求韩非子 鬼谷子 管子 晏子的名言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商君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韩非子》

1.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

2.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3.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4.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

5.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6.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7.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

8.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

9.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

10.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

参考: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这句话运用的是“互文”手法,意仓禀衣食实足则要知礼节,知荣辱。可按字面意思理解为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管仲有“四维”论:即“礼、义、廉、耻是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而 “四维不张,国乃死亡”。

唯物辩证论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决定作用.

马斯洛也有需求理论。

这句话通俗理解就是商品和文化的问题,物质上富足了,精神上也要相应发展。我不反对物质决定意识说,但是现实生活中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总是步调不一,似乎精神“体力不支”,若要跟上物质的步伐难免有点儿“力不从心”。

精神是文化的体现,物质也是文化的体现,社会更是文化的体现。管子这一论断体现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应该肯定,但是事物都是双方面的,不能否认物质发展的同时,对人文精神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今即便高度文明的国度也不可避免黄赌毒。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好的东西进来了,经济发展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一些“苍蝇”之类的东西。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以什么“经”,什么“道”,什么“纲”,什么“常”为上层建筑,而是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源”,历数前朝今世,谁是真正的主人?谁是真正的本?恐怕没有吧?!(来自百度知道)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於淮北则为枳。(晏子)

6. 有关鬼谷子成语、好词好句有哪些

这个世上,胜者生,而败者亡,在世事的胜负面前,生与死不过是必然的因果。

——鬼谷子 《秦时明月》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鬼谷子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

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 ——鬼谷子 《相辨微芒》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鬼谷子 《鬼谷子》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也。 ——鬼谷子 《鬼谷子》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鬼谷子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鬼谷子 《鬼谷子》潜谋于无形 常胜于不争不费 ——鬼谷子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鬼谷子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事; 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鬼谷子总结的精辟与人谈话方法。.. ——鬼谷子 《鬼谷子智慧》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鬼谷子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鬼谷子纵横捭阖,冷心为上。 ——鬼谷子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译文: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与。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

同类的声音可以彼此响应,合乎实际的道理会有共同的结果。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译文:聪明地运用别人所不知道的东西,而别人不能运用的东西能为我所用。在不知不觉中谋划事情,在不争不吵中把事情干好,取得成功。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译文:一个聪明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用愚者的长处。

不用自己的笨处而用愚人的善长,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译文:(游说者)依据游说对象的真实、虚伪来详细确定有无,(游说者)用顺从他的嗜好、欲望的方法来发现游说对象的内心想法。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译文:圣人所以能成就大事业,有五种因素:以公开的道德教化百姓;以谋略惩治坏人;以信义取信人民;以爱心庇护大众;以廉洁净化社会。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

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译文:愚者的人容易被蒙蔽,一个不肖之徒容易被恐吓,贪图便宜的人容易被引诱,所有这些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所以强大是由微弱积累而成;直壮是由弯由积累而成;有余是由于不足积累而成。

这就是因为“道数”得到了实行。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之。

译文:谋划策略,最困难的就是是周到慎密;进行游说,最困难的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说辞;主办事情,最困难的就是一定成功。这三个文风只有成为圣人才胜任。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 译文:抱着柴薪向烈火走去,总是干燥部分先燃烧起来;往平地倒水,总是潮湿的地方先湿透。

这些都是与物性相适应的,以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如此。

本文标签: 鬼谷子名言警句  鬼谷子  警句  名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