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三先生,是理学的先驱者:
北宋仁宗时期社会的矛盾激化,政治改革出现了高潮,理学应运而起。北宋理学的先驱者是被欧阳修称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yuan4,安定先生)、孙复、石介。他们提出了或涉及到一些理学的基本范畴。
北宋理学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几个重要的流派,促使理学走向成熟。
北宋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有五位,即后人所称的“北宋五子”。一是周敦颐,他创立的学派称之为“濂学”。二是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三是邵雍,他的性命之学对心学一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他的两位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的学派称为“洛学”。
其中,周敦颐和张载可谓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周敦颐:
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其主要著作有《太极图易说》和《易通》。
张载:
张载的哲学博大精深,几乎包含了对所有哲学问题的独到见解。在他的道德论和认识论部分中,张载对理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区分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并提出了“立天理”,“灭人欲”的命题,这对后来的理学思想发展影响很大。
而程颢、程颐的“洛学”,则标志着理学体系的形成。
从一个历史时代的主要思潮的特征来看,“洛学”已经具备了理学的典型形态(侯著127页)。二程也是理学两大流派——道说一派的奠基者。
南宋时期是理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但著名的理学家人才辈出,而且出现了象朱熹、张栻(shi1)、吕祖谦、陆九渊那样十分重要的理学家。理学的许多重要派别,也形成于此时,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辩难,得到了发展。理学的范畴、命题逐步确定下来,其涵义走向深刻和精密。(侯著221页)
其中朱熹是集道学之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闽学”或“朱子学”。
而陆九渊则是心学一派的创立者。
心本体论是心学的主要特征。陆象山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二)》,《陆九渊集》卷十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万物皆备于我。”
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南宋灭亡,理学北传,元代出现一大批理学大儒。理学又成为元人的统治思想。
明代理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心学一派之集大成者王阳明。
阳明心学既是对陆象山心学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可看作是对于朱陆学说的综合。
2. 关于宋明理学的理解~~君为臣纲就是作为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可以体现这一句。
而三纲五常
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理解起来意思都差不多。君为臣纲已经解释过了,父为子纲就是儿子必须绝对服从父亲,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也是这一句的体现,而夫为妻纲就是指为人妻子必须绝对服从于丈夫。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最先由孟子提出)
程朱理学将三纲五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经世致用——也就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举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来说,他认为理先于气(理是唯心,气是唯物),这就是唯心主义。理气关系也就是哲学上的物质和意识究竟何为本源,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思的就是唯物主义。好比,我思故我在,这就是唯心主义,因为你就算不思考你也是存在的,事实上应该是我在故我思。
天命论和生知论都是也就是理学家的空谈
3. 关于宋明理学的详细内容宋明理学的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合作探究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合作探究4】陆九渊和朱熹对“理”、“气”、“心”几个关键点的不同理解“理”的分歧:朱陆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终极本原.但是陆九渊借助的是儒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为“心即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杂谈》,其与朱熹所说的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的明显不同.朱熹主张由道问学,强调格物致知,即穷物理,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为人的道德水准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陆九渊说“明心”,要尊德性,强调为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增进知识,而是为了实现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于实现增进道德境界的目的,因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扩大、完善人的良心结构就能实现增进道德的目的.“气”的分歧:陆九渊的概念中,“气质”只是一个生理、心理意义上的问题,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状态.他认为,人的这种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关系,即人的气质并不能决定人的善恶贤愚,并不能决定人的做后归宿,学能变化气质.朱熹之气是和理相对的概念,既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础,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恶贤愚)之别的内在因素.“心”的分歧: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0-17 22:37 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过渡: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1)生平简介:王守仁。
4. 成长离不开自我约束的名人名言教子名言 脱开母亲的扶助,孩子才真正学会了走路。
——佚名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明白。 ——克莱尔·勒纳 家庭教育并不只是对孩子的教育,它也是父母的自我约束。
——肯尼迪。 第三框 走好人生每一步(B)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媒体出示名人名言】 吉鸿昌说过:“路是脚踏出来的,历。
的讨论,使学生明白自律就是要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就是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师。
答: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 离娄上》)。
2、克己 。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言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言 道德篇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译: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 《论语·颜渊》 译: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 十一 自信与恒心 你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科学研究必定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更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投入,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我约束力的人会取得成功。 (二)相关名人名言精选 自信是成功。
廉政格言释义(二) 从我们现代廉政的角度来分析,廉政建设不仅需要自我约束,也需要有制度的约束,党纪国法的惩处。我们的反腐倡廉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落实到制度中去,不能单纯依。
资源信息表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媒体出示名人名言】吉鸿昌说过:“路是脚踏出来的,历。 的讨论,使学生明白自律就是要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并且也感。 判定一个理论的经典与否,都需要去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中。
名言警句、师生书画作品和温馨提示语,让全体师生无论在校园的那个角落都可以与名人。 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一目了然。
从而达到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 2.近年来,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地中小。
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
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研究性学习:中式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别 自我克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很成熟了。
这是的孩子能抵御任何强度的压力,不会因。 我们的孩子,在小学六年里, 就开始不停的学习,做功课,背诵名家名言。
孩子失去了。 2009学年第二学期陆家宅小学五(1)中队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
每天的值周队长和一名队员共同记录的“。 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廉政党课讲稿 这都是至理名言,一定要牢记。
《廉政准则》的52条不准,从细微处,从小事情,对党员。 我们要从廉洁自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党内外各种形式的监督。
浅谈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 也给学生的大脑输入了预警意识,输入了自我约束的意识。 3、根据年级处的三大块管理。
每个星期的周末我会去图书馆学习,学习一些学科周报,摘抄一些名言警句,记录较好的。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 海尔集团提出两个内容: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
这使在职的干部随时都有压力。《海尔报》上引用过一句名言"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
师德师风学习过程中的我 师德师风学习过程中的我 保亭实验中学 陈翠梢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 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正是本阶段——自我剖析阶段所提倡的不怕丑、。
二、我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1、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事业,约束。
随风而逝——一九九九“名人名言”批判 批判:自嘲者未必是强者,自我怜悯者也未必是弱者。 强者不断吸收弱者来发展自己,于。
这句普通的台词,在失恋或恋爱破裂时,便是最切实能帮助我们的名言。——(日本)。
在这个制度下,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
廉洁从政演讲稿 所以古代很早就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的至理名言。 在中国文明悠久的历史中我们不。
尤其是在没有党组织和同志监督、失去外力约束的情况下,更要自设防线,加强自我监督。 法制教育讲座用稿 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二。 更是我们同学们在自我防范违法犯罪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作家柳青有这样一句名言:。 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实成效显 的育人理念。
同时,学校还征集“教师名言”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变教师“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在教师中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加压、自主成长的良好氛围。 。
——少先队中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一句名言,一则警句,对队员的思想变化或许不能立即奏效,但是每天坚持不懈,必。 中队卫生工作、服务工作岗位明确、责任到位。
除此之外,要在学生中建立自我约束、。 城南初中特色工作材料 另外,还征集“教师名言”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广大教师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加压、自觉自愿的良好氛围,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
5. 【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产物.是儒家思想汲取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这里的“天理”即是封建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或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并主张先理后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来. 朱熹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但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时期理学发展到心学,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世界的本源是心.名言: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 “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通过内心的自我反省达到“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