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刀谁要是看惯了平畴万顷的田野,无穷尽地延伸着棋格子般的纵横阡陌,四周的地平线形成一个整齐的圆圈,只有疏疏的竹树在这圆周上划上一些缺刻。
这地平的背后没有淡淡的远山,没有点点的帆影,这幅极单调极平凡的画面乃似出诸毫无构思的拙劣的画家的手笔,令远瞩者的眼光得不到休止,而感到微微的疲倦。假如在这平野中有一座遮断视线的孤山,不,一片高冈,一撮小丘,这对于永久囿于地的平面上的人们是多么奋兴啊。
方朝日初上或夕阳西坠,有巨大的山影横过田野,替没有陪衬没有光影的画面上添上一笔淡墨,一笔浓沈,多雾或微雨的天,山顶上浮起一缕白烟,一抹烟霭,间或有一道彩色的长虹,从地平尽处一脚跨到山后,于是这山便成了居民憧憬的景物。遂有平野的诗人,望见这山影移上短墙,风从门口吹进来,微有一丝凉意,哦然脱口高吟“天风入罗帏,山影排户闼”,意将古陋的旧门户喻作镶了兽镶的朱门,从朱门里隐隐窥见微风拂动的绣帘,而他自己成了高车骏马的公子,偶然去那里伫盼。
一会儿门掩了,他才醒过来,原来只有一片山影;也有好事的名流,乘了短轿来这山脚底下,买了一杯黄酒,索笔题词道:“湖山第一峰”,遗钞而去,吩咐匠人鸠工勒石;这小山经过了许多品题,如受封禅,乃成为名山。附近的村庄亦改名为某山村。
于是,在清明,在重九,远地和近地的,大家像蚂蚁上树般的跑上这小山,“登高”啊,“览胜”啊。把山上的青草踏得一株不留。
有从远僻的山乡来的人望见了这名胜的小山,便呵呵大笑道:“这也算是‘山’么?这,我们只叫作‘鸡头山’,因为只有鸡头大小,或者这因为山上长着很多野生的俗名叫作‘鸡头’的草实。说得体面点,便叫作‘馒头山’,‘纱帽山’,‘马鞍山’,这也算得‘山’么?”双手叉住腰笑弯到地。
好奇的听客便会从他夸张的口里听到他所见的是如何绵亘数百里的大山。摩天的高岭终年住宿着白云,深谷中连飞鸟都会惊坠!那是因为在清潭里照见了它自己的影。
嶙峋的怪石像巨灵起卧。野桃自生。
不然则出山来的涧水何来这落英的一片?倘使溯流穷源而上,说不定有石扉砉然为你开启呢。但是如果俗虑未清,中途想着妻母,那回首便会迷途了。
“我不欢喜这揣测的臆谈,谁能够相信这桃源的故事?”于是他描说那跨悬在山腰间的羊肠路。那是只有两尺多宽,是细密的整齐的梯级。
一边靠山,一边靠削壁千仞的深壑。望下去黑魆魆的,迷眩的,这深涧底下隐伏着为蛟,为龙,或其他神怪的水族,不得而知。
总之万一踹了下去,则会跌得像一个烂柿子,有渣无骨头。但是居住山里的人挑了一二百斤的干柴,往来这山道,耳朵沿搁着一朵兰花,一朵山茶,百人中之一二会放上半截纸烟。
他们挑着走着谈笑着,如履平地,如行坦途,有时还开个玩笑,在别人的腰边拧一把。还有人攀援下依附岩上的薜萝,腰间带了一把短刀,去采取名贵的山药,其中有一种叫作“吊兰”的,风从峡谷吹来,身子一荡一荡啊像个钟锤,在厚密的绿叶底下,有时吐出两条火红的蛇的细舌头,或蹿出一个灰褐色的蝎蜥。
……听者忘了适才的责备,恍惚身临危岩,岩下是碧澄澄的潭水。仿佛脚下的小径在足底沉陷,他不敢俯凭,不敢仰视,一手搭住说故事的人的肩膀,如觅得一种扶持,一时找不出话由,道:“你的家乡便在这深山里么?”怎的不是。
那是榛榛莽莽的山,林叶的荫翳,掩蔽了阳光,倘使在山径的转弯处不用斧头削去一片木皮作个记认,便会迷路。羊齿类高过你一身。
绿藤缠绕在幼木上,如同蛇缠了幼儿。藤有右缠的左缠的,若是右缠的,则是百事无忧的征号,很容易找到路,碰到熟人,得好好儿受款待。
迷路人倘若遇见左缠的藤,那是碰到鬼了,将寻不到要去的地方。但是你可以把它砍下,拿回家来,便会得了一根极神秘的驱邪的杖。
“关于山间神秘的话我听得许多。我知道妇人用左手打人会使人临到不幸的。
则这左缠藤也正是这意义的扩张罢了。但是我想知道别的东西。”
故事又展开了。那是用“近山靠山,近水靠水”的老话开头。
山民的取喻每嫌不恰切,故事中拉出枝枝节节来,有如一篇没有结构的文章。他最先说到山间头上簪花的少女,在日出的时候负了竹筐到松林里去扫夜间被山风摇落的松针,积满一筐了,用“篾耙”的柄穿着背了回来。
沿途采些“鸡头”,“毛楂”和不知名的果实,一面在涧水洗净,一面嚼,倘有同伴在她的身旁投下一块小石,溅了她一脸的水,便会挨一顿着实的骂或揪扭起来,在雨天,她们躲在家里,把山里掘来的一种柴根,和水捣成浆,沉淀出略带红色的粉,那是比藕粉还细净的,或是把从棕榈树上剥下来的棕榈,一丝丝地抽出来,打成粗粗细细的绳线。却说这山中少女,她在每天早晨携了竹筐到松林里去扫夜风摇落的松针,装满一筐便背了回来,沿途采些草实,在溪边洗洗手,一天也不曾间断。
她有一天正背了满筐的松针回来的时候,觉得竹筐异常的沉重,便想道:是谁放了石块在里面么?暂时憩憩罢,便靠着竹筐坐下,却永久地坐在那儿了。山间人都说是因为她生得太美丽,被什么山灵或河伯娶去了,她的父母还替她预备了纸制的嫁装,焚化给她…。
2. 陆蠡写景抒情散文陆蠡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一位有着独特风格的散文名家。
作为文坛上的一位后起之秀,陆蠡的人生之路不长,文学生涯短暂,创作成果也不丰盛,然而如同他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价值一样,他的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光荣的一页,其魅力是长存的。 从一九三三年发表处女作《海星》至一九四二年去世,陆蠡从事文学活动尚不足十年,发表散文作品不过四十余篇,然而正如“海星”虽小却晶莹可爱一样,陆蠡的散文却自有其不可低估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卓异的人格,诗人的情怀,以及对散文艺术的精心探索,使陆蠡的散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真纯的文格,是陆蠡散文的一个显著特色。
任何作品都呈示着或优或劣、或高或下的文格。所谓文格,其实也就是作家人格的艺术再现。
古人云:“文贵有我。” “有我”,就是有作家自我的艺术个性,有作家自我的独特人格。
不管作家本人是否清醒地意识到,其作品总是鲜明地呈现着作家自身的人格。对于散文作品来讲,作家的人格则表露得更为直接、更为显明。
在谈到我国现代散文的创作时,郁达夫曾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并且强调,比之小说,现代散文“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艺术实践表明,作家的情操、志趣、品性、气质,总是要渗透在他所营构的散文世界里。我们读陆蠡的散文,可以感受到一种真纯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这种魅力无疑源于他那颗“黄金”般的心。 在几乎追忆陆蠡的每一篇文章中,人们都用“璞玉”、“黄金”、“崇高”之类的词语赞誉陆蠡的心灵。
他襟怀坦诚,大公无私,心地善良,品行端正。正是这种崇高的人格,赋予了他的作品以真纯的精神境界。
…… 古人云:“万古常青,只有一真耳。”真,是艺术的生命,真是散文成败的关键所在。
对散文来说,真,意味着不仅要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且要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陆蠡的散文,情真、意真,呈现出强烈的真挚美。
《海星》集内的篇章,多属展示“童心”之作。作者以诚挚而富有情趣的笔触,剖示孩童的心灵,讴歌稚嫩的生命,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真切而又令人神往的童话世界。
《竹刀》集的创作,诚如作者所说,是他“生命的里程碑”,……作者称自己的“感喟”不过是“凡人之情”。……《囚绿记》集叙写的是作者“吞吐的内心的呼声”、“心灵起伏的痕迹” (《<囚绿记>序》)。
作者对理智与感情的矛盾,心灵深层的隐私,都不加掩饰地予以展呈。《寂寞》着力坦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囚绿记》在赞颂“绿友”的同时,也坦露了要占有它的“自私”的念头。
“吞吐”的“呼声”,“起伏”的“心灵”,在作者笔下都得到了真率的表呈。在《八哥》中,作者描述了主人对八哥叫声的“达意”,并由此联想到某一种人的“聪明”:“善于曲解各种话”;联想到某一种人的“愚笨”,“异类说的含糊的话,也往往当作真的人说的话了”。
不曲解人意,不以假当真,真诚地作人,诚实地生活,这便是陆蠡为人处世之道。作者的这种人格,赋予了他的作品以真率的品格。
陆蠡的散文,不仅真,而且纯,——呈示出一种纯净、高洁的审美风范。在处女作《海星》中,作者满怀深情地描述了一位孩子手捧贝壳,“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一半给他亲爱的哥哥,一半给他慈蔼的母亲”。
追寻光明,呼唤美好,《海星》以它高雅的思想境界,昭示了陆蠡全部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代表作《竹刀》和《囚绿记》,最能体现他的这种审美指向了。
在《竹刀》中,作者礼赞了一位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青年山民。面对木行老板的贪得无厌的逼迫,这位山民用竹刀勇猛地刺进盘剥成性的老板的胸膛,大灭了吸血鬼们的威风,大长了山民百姓们的志气。
在官厅受审时,他坦然自若,不动声色地用竹刀刺进自己的左臂,以证实竹刀的威力。作者对这位山民性格的刻画,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写照,——借助山民的壮烈行为昭示自己的胸怀,寄托自己的理想。
几年之后,作者面对凶敌,刚直不屈,舍身成仁,保护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这种自我牺牲的悲壮精神,与《竹刀》中的青年英雄的神情气度何其相似! 在《囚绿记》中,作者借助对绿色植物常春藤的赞美,表露了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圣洁灵魂。
作者以“常春藤”为“绿友”,朝夕相处,息息相关。被“囚”的‘绿友”,失去了阳光,“好像病了的孩子”,然而“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作者“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在异族入侵、祖国受辱之际,作者写“绿”赞“绿”,显然不是迷恋景色,而是借助绿色的生命,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坚贞不屈的精神。
“绿色”,既是作者的本色,也是他的散文创作的基本色调。 作者诚然向往和赞颂美与善,但决不因此而回避和掩饰丑与恶。
在他笔下,美与丑,善与恶总是相对立而存在,相交织而呈现。在以。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试题答案:小题1:A、D(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小题2:①思想进步,坚持斗争。
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出版社工作,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②营救同事,挺身而出。
在得知同事被巡捕抓走后,直接去找巡捕房交涉。③针锋相对,毫不畏惧。
面对日本人的逼问,陆蠡直面回击,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6分)小题3:①作为一个“绝代散文家”,陆蠡的绝妙文章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陆蠡身上所体现的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需要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③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知之太少,应该多去了解、宣传和研究。
(6分)小题4:【观点一】是陆蠡优美的散文使他留名青史。(2分)①散文的内容:多为故乡山水、童年回忆。
②散文的情感: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他特有的激情和深挚的眷恋。 ③散文的主旨:表达了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
④散文的风格:奇丽明朗,清新可诵,充满乡土气息。(6分)【观点二】是陆蠡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
(2分)①富有正义感,充满爱国热情。面对巡捕,面对日本人,他充满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②忠诚善良、淳朴厚道。 他所保有的一个地道山乡人的本质,是他能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
③热心肠,讲义气。挺身而出,营救同事,不惜牺牲生命。
④默默耕耘,注重实干。沉默寡言,不趋时媚俗,“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
(6分)【观点三】人们永远怀念陆蠡,既是因为他的优美散文,又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2分)(理由见观点一、二处,6分)。
4. 陆蠡的散文怎么那么难懂在陆蠡的散文中,“寂寞”可以说是一个关键词。
这种寂寞感在陆蠡的许多散文中都可以找到,越到后期,寂寞的氛围越浓厚。这种寂寞的来源可能有两个,第一就是陆蠡自身内向的性格。
陆蠡的朋友们在纪念他的文章中大都指出了这一点:“和朋友们坐在一起,即使坐在显目的地方,陆蠡也不会怎么样引起旁人的注意,然而他永远不会自动地坐到一个众目睽睽的地方。他不大开口。”
“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即使与朋友们在一起,也显出一种寡言少语、不愿出头露面的特性。
因为喜欢沉默,所以与他人的交流就不充分,而容易沉入自己的内心,耽于自己孤独的幻想,这种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体验,就是一种寂寞感。第二是陆蠡短暂一生中的人生辛酸的命运遭际。
正如在《寂寞》一文中所写的,他幼小时“追逐快乐,象猎人追赶一只美丽的小鹿”,却“在失望的草原上失去了它”;后来他为了打发时间,“埋头在一些回忆上面”,却发现“这些回忆又都是些不可捉摸的东西”;他又想“用感情的粘丝,织成一个友谊的网,用来捞捉一点人世的温存,”想不到“捞住的却是意外的冷落”。当他长大了,去四方奔走的时候,一个人在道上孤单地走着,又不由得感叹:“世上,尽有的是行人,同路的却这般稀少!”于是,他“如同欢迎一个老友”“开始和寂寞相习了。”
当一个人坠入寂寞的时候,他便开始了回忆。鲁迅在寂寞的时候,开始写作《朝花夕拾》,周作人寂寞的时候,写了《乌篷船》、《故乡的野菜》。
寂寞源于隔离,而当一个人从很远的地方对往事投去一瞥时,这时间的距离便给它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回忆使人温暖。所以陆蠡说“回忆中的生活是愉快的。”
因此作者也在寂寞中进入回忆:“我埋头在回忆上面。如同植物标本的采集者,把无名的花朵采集起来,把它压干,保存在几张薄纸中间,我采撷往事的花朵,把它保存在记忆里面。”
然而一旦进入回忆,往事却自觉活动起来,不管是悲是喜,统统跑了进来,于是又体味一翻人生的悲欣。 1.对温暖往事的回忆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指出过,童年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决定着一个人以后的心理、情感和人格,所以人们特别是作家喜欢回到从前,回到童年,去寻找往日的梦。
而童年在一般人的眼中——特别是回忆者的眼中,总是美好的,因此,回忆就是要在往事中寻找一块可以休息的地方,安顿自己的心灵。所以在陆蠡的散文中,作者着意采撷一些儿时的琐事、趣事,甚至一些日常生活的场景、物什,让这些交织在一起,散发出特有的温馨、和美之气,来温暖自己。
《灯》就是这样一篇饱和着醉人的温馨氛围的散文。在农村,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到了灯点的时候,灯亮起来了,饭也已经熟了,飘出了米饭的香味,一家人于是一边吃饭,一边和邻居闲谈,古事今事,今谜旧典,谈笑间,千百年过去了,无数的烦忧过去了,这样安稳、闲散的晚上,情味是多么悠长。
而我们的作者也在这自造的氤氲气氛中忘却了世间的烦恼,获得了暂时的满足。《蟋蟀》让作者想起了自己“那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如何和几个“淘伴”一块在深夜找到蟋蟀藏身的地方并作好记号,然后早晨再去把它抓在手里,不管“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而到了秋天又为这“活不过白露”的小虫的命运而担忧,翻历书,问大人,而最终仍然是自己亲手把它埋葬了。
《昆虫鸟兽》三篇同样都是关于童年回忆的文章。《白蚁》讲的是家乡村子里为白蚁所害、请人去除白蚁的经过;《鹤》则实际上是关于白鹭的故事:作者无意中把一只鹭鸶当作鹤来养,后来发现它根本不是鹤,于是愤而把它驱逐出门,谁知却被猎人打死了,自己又感到后悔;《虎》则根本没有涉及作者自己与虎的关系,实际上写的是一些与虎相关的往事。
在这些回忆性的文章当中,虽然偶尔也会冒出一点惆怅、忧郁的调子,但整体上是一种温暖、安适、绵长的氛围,让人沉浸在往事中,仔细咂摸着往昔的岁月,感叹着时光的无情,而这种感叹仍然是老老实实,没有怨意的。 2.对人的命运特别是女性命运的关注 陆蠡是一个矛盾的人。
这个人从一写程度上说与沈从文比较相似。沈从文外表是那么清秀,完全是一介书生的典型,但他内里是多么坚韧,他当过兵,看到过无数的人被杀,“我在那地方约一年零四个月,大致眼看杀过七百人。
一些人在什么情形下被拷打,在什么状态下被把头砍下,我可以说全部懂透了。” 他还曾经在战乱的年代送自己的好朋友穿过炮火纷飞的地区。
陆蠡同样如此,他的外表刘西渭说是“不仅貌不出众,身体瘦小,而且右眼失明”,但是他却敢于在生死的考验面前毫不畏惧,慨然赴死,就像他的《秋稼》中所写的阿富一样。这说明他既内向、稳重,又为感情所冲击,左右。
所以他在《囚绿记·序》中说:“我羡慕两种人”。一种是情感型,一种是理智型,而他自己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前后都无着落:“我如同一个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间,受双方的挤压。”
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他在《竹刀·后记》中说“书中多篇未能使我满意,尤其是写作集名的《竹刀》”这句话的原因。
5. 陆蠡 散文诗集《海星》、《竹刀》和《囚绿记》
附:
陆蠡(1908一1942),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他的笔名。 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资质聪颖,童年即通时文,有"神童"之称。 1922年跨越初中,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初露文学创作的才 华。1924年升入之江大学机械系。1927年,转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后毕业。
1931年秋,陆蠢与发人吴朗西等南下福建,任泉州平民中学理化教员,课余从事创作和翻译。第一本散文集《海星》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这时写的。
1934年,陆蠢到上海南翔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任数理教员。 一年后,因吴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便辞去教职,改任编辑。1938年,应老友朱洗的邀请,到临海琳山农校任教, 翌年仍回出版社。在此期间,经常与著名作家巴金、丽尼、许天虹等促膝交谈到深夜,使其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继处女作《海 星》于1936年8月问世后,1938年3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编入《文学丛刊》第五集;1940年8月, 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列为《文学丛刊》第六集。三个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尤其可敬的是,陆蠢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
1942年4月,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蠢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 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严陆蠢说,"不赞成!" 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陆蠡的散文,在现代散文的百花丛中,有着夺目的光彩和独特 的风格。近年,全国许多出版社争着出版他的散文集,浙江和台湾 先后出版了《陆蠡集》、《陆蠡传》;好多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述散 文部分里,都写到了陆蠡;中国现代散文的各种选集,也都选进了 他的许多作品。
6. 《榕树》陆蠡 赏析摘 要:陆蠡的散文创作以他的三个作品集为标志,可以明显分为三个时期。
在《海星》集里,作者以一颗稚朴的童心,去追求爱与美的理想生活。同时,诗人的气质,又使他常常沉浸于孤独的幻想中,作品夹杂着淡淡的忧伤。
而到了《竹刀》时期,抗战即将全面爆发,作为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陆蠡努力在时代大我和个人小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作者的精神在情感的追求和严酷冷峻的现实际遇之间游走,开始以清新优美的笔触,寄托现实人生的冷酷,名篇《竹刀》就是在这种矛盾纠葛中产生的。在《囚绿记》集中,作者已完全摆脱了青春的幻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战的洪流中,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发出愤怒的呼喊,这时期的散文创作也由青春式的幻想、知识分子的精神高蹈而变为成年的忧郁、惆怅和深刻的时代感伤。
关键词:青春幻想;精神游走;生命燃烧 文学史上有“北有李广田,南有陆蠡”之说。然而由于陆蠡的早逝,对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历来的研究,多侧重于对他的几个名篇进行个案研究,尚未形成气候。本文对陆蠡的全部散文作品进行详尽的文本解读,力图在此基础上来考察以陆蠡为代表的30年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陆蠡于1933年开始写作,至1942年牺牲共出版三本散文集,分别是《海星》(1936年)、《竹刀》(1938年)、《囚绿记》(1940年),全部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陆蠡的散文,正是他那璞玉般心灵的流露。
这些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心灵的起伏,思想的发展和感情的深化。”[1]解读这一篇篇渗透着作者真切的人生情感和生命智慧的散文佳作,我们仿佛就在倾听一个高尚灵魂的内心独白,一颗谦逊心灵的无尽回声。
陆蠡在他的《〈竹刀〉·后记》里说:“我再也无心去搜寻感怆的比兴了,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这集子,可作为我生命的里程碑”。他的散文,正真实地记录了他生命的个体体验,从中我们可以体察到一名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与精神历程。
1.《海星》:爱与美的青春幻想 《海星》是陆蠡的第一本散文集。集子写于1933年秋到1936年春。
其中的《海星》篇是他的处女作,并以此作为书名。共收录了五辑散文。
第一辑作品是他1933年写的。如《海星》、《夏夜》、《桥》、《失物》、《春野》等。
他在《后记》中曾说,这些篇什是“因了一种喜悦”,写给“比我年轻的朋友们看的”。其中有对童年生活的纯真无邪、天然成趣的描绘,有对婚后家庭生活情趣的抒写,也有对美丽乡间传说的记述。
这些作品,语言清新、纯美,回荡着一股天真、纯朴的气息。不事雕琢,璞玉天成,不求散文的起承转合,而是率意而为,坦诚地进入对情绪所包裹的意象的冥想与感味,这种玄想和感味正是一种青春式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包含了作者“爱与美”的理想追求。
这种具有热烈的浪漫追求的青春幻想一直贯穿在《海星》全集之中,从而使陆蠡的散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陆蠡具有诗人的气质。
他初期的散文常以诗的语言,以童心的欢愉来吟唱着自然的绮丽、童心的天真,同时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青春般的忧伤。他写黑夜,“黑夜,是自然的大帏幕,笼罩了过去,笼罩了未来,只教我们怀着无限的希望从心灵一点的光辉中开始进取。”
他描绘月下“这白玉般的石桥”,倾听那庭院中奇妙的“落地无声”。在《春野》中,他以诗的节奏、诗的气质说,“我会忧郁吗?不,既然你是幸福的”。
这正是一颗天真的灵魂的颤栗与希翼,追求与幻想。爱自然、爱美、爱幸福、爱一切可爱的事物,“凡爱光者必将得光”(《光》)。
其中蕴含着多少对虚化世界的向往和青春式的骚动。而这种“爱”却是真诚的,毫无掩饰的,是一颗赤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陆蠡散文中,与“爱”的追求相对应的就是对“美”的呈现。作者以审美的眼光审视世界,反察内心,并以散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瑰丽的美感世界。
《海星》集中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具有独特象征意味的意象个体或意象群体。如“黑夜”、“满贝的星星”、“光”、“红豆”、“松明”等等。
这些绚烂的意象共同拼接出了一幅幅瑰奇的画面,因而具有强烈的美感特征。他的处女作《海星》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孩子手中捧着一个贝壳,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一半给他亲爱的哥哥,一半给他慈蔼的母亲,他看见星星在对面的山丘上,便兴高采烈地跑到小丘的高顶。
原来星星不在这里,还要跑一程。于是孩子又跑到一个山巅,星星又好象近在海边。
孩子爱他的哥哥,爱他的母亲,他一心要摘取满贝的星星,献给他的哥哥,献给他的母亲。海边的风有点峭冷。
海的外面无路可寻。孩子捧着空的贝壳,眼泪点点滴入海中第二天,人们发现了手中捧着贝壳的孩子的冰冷的身体。
第二夜,人们看见海中无数的星星。 这篇短章,犹如一颗玲珑剔透的海星珠贝,泛闪着清婉而凄丽的冷光。
海星的绚烂美好、纯真清新与结局的冷涩悲凉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璀璨的海星折射着孩子点点的珠泪,如梦如幻的追求化作了心底无尽的凄美。
追求的痴情与现实的冷酷,使附着在孩子身上的意蕴多了一些让人可以意会到的人间现实的况味。这篇散文较之此辑中其他一些意象单纯的散文(。
7. 关于陆蠡的作品著名散文家陆蠡 (lù lǐ )
陆蠡(1908一1942),字圣泉,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原籍浙江天台。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曾翻译俄屠格涅夫[罗亭],英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法拉芳登的[寓言诗]和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经历
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 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 1922年跨越初中,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初露文学创作的才华。 1924年升入之江大学机械系。1927年,转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后毕业。 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 1930年任教与杭州中学。 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 1931年秋,陆蠡与友人吴朗西等南下福建,任泉州平民中学理化教员,课余从事创作和翻译。第一本散文集《海星》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这时写的。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三本散文集。 1934年,陆蠡到上海南翔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任数理教员。一年后,因吴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便辞去教职,改任编辑。 1938年,应老友朱洗的邀请,到临海琳山农校任教,翌年仍回出版社。在此期间,经常与著名作家巴金、丽尼、许天虹等促膝交谈到深夜,使其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 继处女作《海星》于1936年8月问世后,1938年3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编入《文学丛刊》第五集1940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 1940年8月,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列为《文学丛刊》第六集。三个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他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 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 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 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
陆蠡以散文集《海星》步入文坛,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在现代散文的百花丛中,有着夺目的光彩和独特的风格。近年,全国许多出版社争着出版他的散文集,浙江和台湾先后出版了《陆蠡集》、《陆蠡传》。好多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在论述散文部分里,都写到了陆蠡中国现代散文的各种选集,也都选进他的许多作品。
8. 陆蠡这一生经历过什么,具体一点的陆蠡(1908一1942),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巴金认为他是一位真诚、文如其人的作家。
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囚绿记》已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3课;以及粤教版选修4第5课,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及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等,曾翻译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法国拉·封丹的《寓言诗》和法国拉马丁的《希腊神话》。[1-2] 1942年仅34岁的陆蠡死于日寇酷刑之下,在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
1922年跨越初中,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初露文学创作的才华。1924年升入之江大学机械系。
陆蠡散文集1927年,转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后毕业。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
1927年,转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后毕业。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
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31年秋,陆蠢与发人吴朗西等南下福建,任泉州平民中学理化教员,课余从事创作和翻译。
第一本散文集《海星》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这时写的。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
1934年,陆蠡到上海南翔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任数理教员。1935年,因吴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便辞去教职,改任编辑。
1938年,应老友朱洗的邀请,到临海琳山农校任教, 翌年仍回出版社。在此期间,经常与著名作家巴金、丽尼、许天虹等促膝交谈到深夜,使其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继处女作《海 星》于1936年8月问世后,1938年3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编入《文学丛刊》第五集。1940年8月,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列为《文学丛刊》第六集。
三个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1] [3] 后期生活寂寞感在陆蠡的许多散文中都可以找到,越到后期,寂寞的氛围越浓厚。这种寂寞的来源可能有两个:第一就是陆蠡自身内向的性格。
即使与朋友们在一起,也显出一种寡言少语、不愿出头露面的特性。因为喜欢沉默,所以与他人的交流就不充分,而容易沉入自己的内心,耽于自己孤独的幻想,这种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体验,就是一种寂寞感。
第二是陆蠡短暂一生中的人生辛酸的命运遭际。如《寂寞》一文中感叹:“世上,尽有的是行人,同路的却这般稀少!”于是,他“如同欢迎一个老友”“开始和寂寞相习了。”
当一个人坠入寂寞的时候,他便开始了回忆。陆蠡是一个矛盾的人,他的外表刘西渭说是“不仅貌不出众,身体瘦小,而且右眼失明”,但是他却敢于在生死的考验面前毫不畏惧,慨然赴死,就像他的《秋稼》中所写的阿富一样。
这说明他既内向、稳重,又为感情所冲击,左右。所以他在《囚绿记·序》中说:“我羡慕两种人”。
一种是情感型,一种是理智型,而他自己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前后都无着落。既想徜徉于幻想世界中,却又忘不掉现实的苦难,正是这种内在的矛盾使得陆蠡在回忆时,散文也呈现出一种温暖的往事回忆,一种悲惨命运的回忆。
[4-5] 坚贞爱国陆蠡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抗日战争中,在“孤岛”和沦陷的上海,他坚守出版岗位,广泛联系进步作家,并接待、掩护在沪的地下党员,为抗战文化做出贡献。
他经历“九一八”、“一二八”,特别是“七七”、“八一三”抗战,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爱国者,他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入侵,祖国和人民所经受的灾难日益深重,陆蠡的爱国救亡意识与日俱增。他曾与巴金、曹禺等63位作家一起,在抗议日本侵略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发出“我们决不屈服,决不畏惧”的呼号。
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
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他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
后被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临刑时年仅34岁。[1] 文学历程上海沦陷,陆蠡一如既往地编书、印书、售书。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前夕》。作为文生社重要作者、陆蠡的好友靳以,抗战爆发后去重庆,花了3年工夫写成这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45万言的小说。
靳以为了防止敌伪检查扣压,分散投寄,每天只寄三、五封。几个月的工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