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中的经典佳句

生活常识2024-01-28 22:06:46未知

经济学原理中的经典佳句

1. 一课经济学中的好词好句

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分子是总产出(即,CDP),分母是资本、劳动和资源的加权平均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增长是构成生产能力的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都影响着经济增长;其次,经济增长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因素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总投入量(即劳动和资本的要素投入量)以及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即全要素生产率),其他(诸如土地、非正常因素、农业气候、劳动争议、需求强度)可以略而不计。由于全部要素生产率可以全面反映生产效率的变化,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常被用以表示技术进步的速度,而且在分析经济增长因素时,也常常用技术进步替换全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

3、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Keynes trap):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4、挤出效应(Crowing out):“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5、理性预期:经济当事人为避免损失和谋取最大利益,会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取得的信息,对所关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

2. 求经济学里面的名言名句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天才的世界---埃德蒙-伯克;

成本所记录的不过是竞争的吸引力而已--弗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所有垄断利润最大的好处是能有一个平静的生活--J.R.希克斯

土地是一宗好投资,因为人们再也不可能将它多增长一点--威尔-罗杰斯

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之所以会存在突出的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武断而又不公平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3.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有哪些

第1部 《经济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

第2部 《国富论》 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

第4部 《政治经济学概论》 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

第5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

第6部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

第7部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89—1846)

第8部 《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1806—1873)

第9部 《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德国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经济学理论》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英国1835—1882)

第11部 《国民经济学原理》 卡尔·门格尔(奥地利1840—1921)

第12部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里昂·瓦尔拉斯(法国1834—1910)

第13部 《资本与利息》 欧根·冯·庞巴维克(奥地利185l一1914)

第14部 《经济学原理》 阿弗里德·马歇尔(英国1842—1924)

第15部 《利息与价格》 克努特·维克塞尔(瑞典1851—1926)

第16部 《财富的分配》 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1847—1938)

第17部 《有闲阶级论》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美国1857—1929)

第18部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奥地利1883—1950)

第19部 《福利经济学》 阿瑟·赛西尔·庇古(英国1877—1959)

第20部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英国1903—1983)

第21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1883—1946)

第22部 《价值与资本》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1904—1989)

第23部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奥地利1899—1992)

第24部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美国1915一)

第25部 《丰裕社会》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美国1908—)

第26部 《经济成长的阶段》 沃尔特·罗斯托(美国1916—)

第27部 《人力资本投资》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美国1902—1998)

第28部 《资本上义与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1912—)

第29部 《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1943—)

第30部 《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1958—)

4. 最近看到的一个经济学原理,现在一时找不到出了,大致就是“社会生

按照博弈圣经著作人的理论解释,“求是”的内涵,包括了知识和经验的意思。

《博弈圣经》给出的一部分定义 博弈圣经著作人说;每一个定义,都是一种逻辑语言,里面一致性的逻辑结构清晰可辨,只是人们以前从没真正看懂过。 《博弈圣经》知识的定义;我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博弈圣经》经验的定义;我们用矛盾论的辩证法进行的逻辑推理,区分出两个同性质——是到是的过程,称其为经验。 《博弈圣经》内涵的定义: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

《博弈圣经》预测的定义;只有对每一个粒子相邻的未来状态、作出“大与小”或‘多与少’的数字化判定,才称其为预测。 《博弈圣经》预言的定义;在一个事件或若干个事件未发生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对某一状态的结果,给出命题公理化的语言判定,才称其为预言。

《博弈圣经》政治的定义:我们把统治者模仿大自然博弈实体的秩序,外在于个体的一个整体结构,称为政治。 《博弈圣经》实体政治的定义;一人为粒子、二人为病毒、三人为私湍,它们共同组成的幻象,像似为实体政治。

《博弈圣经》博弈实体政治的定义:我们把统治者模仿大自然博弈实体的秩序,外在于众多个体的平等性质、用文化私湍规矩与实体法则建立的笼子机构,称其为博弈实体政治。 《博弈圣经》经济的定义;经济,就是不断地对0、1、2三维状态的熵区分。

《博弈圣经》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输赢与均衡在公共空间里的概念。《博弈圣经》经济学家的定义;经济学家就像赌场中一个个旁观输赢的马仔,围绕着博弈实体经济学的理论,凭个人临时的感觉,谈输、谈赢、谈均衡。

《博弈圣经》博弈实体经济学的定义;我们把博弈实体分离不变性学说,能容得下宏观经济实体与微观经济性质的语文学通论,看成博弈实体经济学。 《博弈圣经》实体经济的定义;我们把飞秒瞬间看到的天、地、人、事、物、情感的抽象概念融合在一起,在没有时间概念的场景中,形成的一个个金融特性的文化私湍,称其为实体经济。

《博弈圣经》虚拟经济的定义;犹如看魔术大师让一群狗争夺一块骨头,让众人押注的赌博游戏。 《博弈圣经》金融的定义;我们感受到的“金钱宗教”与‘金钱神学’,在天、地、人的情感中,用虚无的谎言进行类似于物品概念的买卖与交换,称其为金融。

《博弈圣经》金融经济的定义;我们在飞秒瞬间看到的天、地、人之间,人们用情感和虚无的谎言,进行类似于物品概念的买卖、流通、产生利息的货币交换,称其为金融经济。 《博弈圣经》经济神学的定义;博弈圣经著作人把股民炒股的神秘性,把股评家传教炒股的童话、人话、鬼话、神话,称其为荒唐的经济神学。

《博弈圣经》哲学的定义;我们把文化中,借助国正论的语文学反映,定义为哲学。《博弈圣经》科学的定义;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

《博弈圣经》精神的定义;我们把主体的瘾魂,用气质、自由合成的唯一个性,看成精神。《博弈圣经》科学精神的定义:用盲从在道德与博弈混合的概念里,执着于终极正理的唯一理性,看成是科学精神。

《博弈圣经》禅的定义;禅是第三空间里飘荡的一个“神化迈迈”。《博弈圣经》文明的定义;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

《博弈圣经》文化的定义;我们把脱离大脑的感觉、思维、意识、观念,向主观、理性、真理,一级一级的私湍增量,称为文化。 《博弈圣经》内涵的定义: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

《博弈圣经》实体与性质的定义;博弈实体的可分不变性是博弈的性质,凡是与实体能分离的就是性质,凡是与实体同在的就是实体。 《博弈圣经》法律的定义:法律是一个实体特性与两个灵性的结合,是实体分离不变性学说。

《博弈圣经》司法均赢力的定义;法律加上情感的行为能在两个灵性的精神上产生双赢的感觉,我们把发展双赢的能力,称为——司法均赢力。 《博弈圣经》和谐司法精神的定义;实体法则对待当事人可以像股价一样随时间向空间膨胀,让当事人的精神上在司法中找到赢的感觉,这就是——和谐司法精神。

《博弈圣经》中国梦的定义;让人民体面的劳动、自由的创造、有尊严的活着、找到赢的感觉,这就是中国梦的标志性内容。 《博弈圣经》公正的定义;公正是非自愿与高兴之间的均赢。

《博弈圣经》幸福的定义;信任并自由地给予和欲意的收入,定义为幸福。《博弈圣经》感情的定义;感情是依赖,是瘾魂驱动欲望过程中的殷勤创作。

《博弈圣经》爱的定义;我们把文化进程中被瘾魂驱动的欲望抛弃了自我之后,自由给予的真、善、美,定义为爱。 《博弈圣经》规律的定义;规律,就是前因后果,是前一个状态和后一个状态之间可复制的恒定关系。

《博弈圣经》草根的定义;草根二字,在中共媒体上经常出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东方暴徒对中国同胞的侮辱性言论。(中共土改,杀了资本家、杀了地、富、反、坏、右,中国已无贵族。

也许自己刚刚从草根脱贫,自以为是贵族。西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