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猪重产宛然陷入了爆发期,无论是各个省份的成就还是养殖企业的布局都尤其亮眼。
5月,全国多个省份公开了一季度的生猪存栏、出栏数据,显示生猪生产已经逐渐向好。尽管许多养殖户对此存疑,但是产能恢重程度应该不错,毕竟,当前重产的主力是有资本的大型企业。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74万家在业、存续的生猪养殖企业,仅2020年3月以来,就新增了4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49%。
与此同时,养猪集团、肉企、国企等16家企业纷纷发布通知布局生猪产能,共计投入560+亿元布局养猪,新建产能达到2800+万头。虽猪价较之前有归落,但养猪企业的生猪养殖产能布局热情未减,各大养殖上市公司纷纷“跑马圈地”。
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千方百计促进生猪生产恢重,全力确保今年年底基本恢重到接近常年水平。而农业农村部则进一步明确,目标是力争2020年底基本恢重到常年80% 左右的水平。
无论从政策还是各个省份的养猪任务来看,都是轰轰烈烈,星星之火已然形成燎原之势。
大企业的跑马圈地,生猪产能的增添,散户和猪价难免瑟瑟颤抖。
固然,养猪企业的养殖规模准备不等于实际出栏量,大量新项目从规划、拿地、建厂、投放养殖、育肥到出栏,都有一个无法跳过的周期,中间约摸还需要经历数次失败、再尝试的周折,“立竿见影”是不存在的。所以猪价短期不会骤跌,猪周期陷入下行是早晚的事情,但依然需要一个过程。
那么散户活该淘汰?有出路!
如今集团企业扩张如此快,大家以为未来很约摸发展的模式是:大企业养母猪,个体户养肥猪。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势必流行。而另一部分人以为,中小散户并不是没有优点,根据我国的养殖的特别性,和集团扩张有很大一部分动力是高价的诱惑,要是猪价在成本线上波动,大集团也会随之失去其资本优势,中小户依然会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