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哭的贾玲,救了一屋子女演员

女性时尚2024-02-28 00:19:06无忧百科

被骂哭的贾玲,救了一屋子女演员

由马丽和贾玲为原点,向前看,向后看,我们看到的是几代喜剧女演员的突围和破局:不靠流量粉丝,不靠美貌艳压,不靠番位争夺。

具体是从哪部作品开始改变,具体是从哪一次浪潮开始觉醒,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前者蹚出了河流,后来者便能乘着风帆,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春节档赛程过半,喧嚣的战火逐渐告一段落。

尽管经历了观众屏摄、电影半截退档等风波,但整体市场还是收获了不错的结果。

《热辣滚烫》突破三十亿大关,牢牢占据春节档榜首;《第二十条》稳扎稳打,反超《熊出没》,预测票房也超过二十亿。

而这两部电影中的贾玲和马丽,也毫无疑问成为了女演员里的绝对赢家。

贾玲自不必说,《你好,李焕英》排名影史票房第三,《热辣滚烫》顺利挤进前二十,还有向上爬升的空间。

马丽靠着《第二十条》,成为180亿票房女演员,在电影人榜单上厮杀下自己的席位,奠定了国民女笑星的基础。



她们的胜利里,暗藏着一场漫长的觉醒。

初代女喜剧人:婆婆媳妇妈

绝大部分人对于喜剧女演员的印象,大概都是从春晚开始的。

1988年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赵丽蓉,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农村老太经典形象。

她穿着老式毛衣,迈着小碎步晃荡,慈眉善目妙语连珠,一口唐山话台词深入人心,几乎成了全国人民说了上句接下句的暗号。



小品里,她有时是一个英雄的母亲,因为听不懂普通话闹出各种笑料,用她的耿直朴实讽刺媒体的造假摆拍。

她有时又是理解不了年轻人潮流的奶奶,看着孙女追四大天王满脸疑惑,展现了新旧时代思想的碰撞。



到后期,她的作品呈现出了更多的主体性。

《如此包装》讽刺强行追逐潮流而无审美的消费主义,《打工奇遇》化身打假斗士,呼吁商家货真价实、不忘根本。



她所代表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的女性形象:对自己委曲求全,对孩子掏心掏肺,面对不平事利落出手,却也会在时代的洪流中不知所措。

比赵丽蓉晚一年的1989年,宋丹丹也首次登上了春晚舞台。

小品《懒汉相亲》里,她饰演邻村的魏淑芬,绿头巾,麻花辫,笑容羞涩,语气娇嗔。



而后,她一年一年地活跃在小品舞台上,一会儿是《超生游击队》里挺着肚子到处跑的孕妇,一会儿是《秧歌情》里对着镜子扮丑扮老的老太太。



1999年开始,她开始和赵本山合作。从《昨天,今天,明天》到2008年的《火炬手》,有点虚荣又算计的白云老太太深入人心,硬生生把小品都演成了连续剧。



相比较赵丽蓉,宋丹丹的农村老太太形象更“鸡贼”,却也更局限。

你很难想到那些角色在笑料之外的更多功能,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仅仅是作为被讽刺调侃的形象而存在。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宋丹丹上了几年春晚之后彻底厌烦,再也不肯做一个只让人发笑的女笑星。



宋丹丹之后,就是蔡明。

1991年,蔡明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而后,她累计登上了28次春晚,成了上春晚最多的女演员。

从年轻的机器人女友,到城里的毒舌老太太,她从三十岁演到六十岁,也从孙女、儿媳演到了妈。



宋丹丹演农村老太太的那几年,蔡明演的是闲人马大姐:居委会大妈,处理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只为了说出最后的那句包饺子。



进入新时代后,她又成功开创了另一种老太太形式——矫情、毒舌、作精。

那时,几乎所有流传的金句都来自她:

“都是千年的狐狸,和我玩什么聊斋?”

“你那嘴是租的,着急还吗?”

“厕所里跳高,过分!”

那些尖锐的话似乎从她嘴里说出来就自动镀上幽默好笑的滤镜,以至于我们很难看出欢笑背后的议题——独居老年女性的孤独。

而由她们的视角重新看待那些年的春晚小品,我们会发现,从春晚走出的初代喜剧女演员们,在不遗余力地呈现着时代的裂痕。

她们展示着城乡巨变下农妇进城的不适,展示着计划生育政策下怀孕女性的流亡,展示着城市化进程中老人的沉默。

但往往,她们也是裂痕本身。

无论她们承担了多少笑料和讽刺,她们的画像依然单薄扁平。无论故事设定如何改变,她们都逃不出“婆婆媳妇妈”的底色困局。

“女神和女汉子”

好在,随着中生代的喜剧女演员登上舞台,关于“婆婆媳妇妈”的家庭叙事变少了。

2010年,贾玲和马丽几乎同时走入大众视野。

贾玲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搭档白凯南表演相声《大话捧逗》,当时的她穿着马甲配短裙,梨涡浅浅,让全国观众第一次见识了说相声的女性。

马丽与何炅合作,在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上表演《超幸福鞋垫》,靠着口播和反差让观众耳目一新,被媒体评价为“女版郭德纲”。



而这,并不是她们命运的第一次重合。

她们都出生于1982年,都于2001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马丽加入开心麻花,贾玲则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并拜冯巩为师。

她们一开始主攻的赛道都不是小品,但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和网综的火热,她们顺流而上,一南一北,成为了两颗冉冉升起的喜剧新星。

打开大众认知度之后,两人活跃在相似的综艺节目,多次登上春晚,也曾在喜剧类综艺同台竞技。



而从她们的喜剧作品进程里,我们也能看到两个女性逐步的意识觉醒。

贾玲因《热辣滚烫》站上风口浪尖之后,有人翻出了她早年的作品,指责她现在是在吃女性红利、她压根儿就没有女性表达。

这个被广为诟病的小品,就是2015年央视春晚上的《喜乐街》。

其经典段落,就是“女神和女汉子”的PK。

“我眼大嘴小鼻梁挺,腿长胳膊长S型,我的名字叫瞿颖。

我有胳膊还有腿,还有鼻子也有嘴,我的名字叫贾玲。”

贾玲饰演没钱没对象的大龄剩女,瞿颖则是身高腰细腿长的女神。



当时,这个小品就被指责是加剧了刻板印象、强化了身材焦虑、展现了对胖女孩的容貌羞辱。

然而我们要说,不仅仅是贾玲,那个时代的喜剧演员,都曾或多或少地为性别刻板印象添砖加瓦,都曾在没有觉醒的时刻随波逐流。

如果我们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多年前的作品,会发现它们大多不“清白”。

马丽的那部《超幸福鞋垫》,她在里面饰演一个说话娇嗲、矫揉造作的台北Mary,但后来被揭穿,其实是“来自东北的马丽”。

而更多的喜剧作品中,抓小三、身材羞辱、家有悍妻这类元素也往往会成为笑点标签。



但她们在随着时代改变。

她们没有高喊过主义,没有谈论过觉醒,却用自己的创作和实践逐渐踏出了一条喜剧女演员的新河流。

《你好,李焕英》最早就是小品,贾玲根据自身经历改编,从婆婆媳妇妈,回归到母女的主体,只讲述女性和女性之间的守望。



春晚的舞台上,马丽也逐渐抛弃了性别概念,演精明的上司,演形式主义的主任,让女性角色回归到人本身。



与此同时,她们也在开拓更大的空间。

贾玲自不必提,作为导演的她已然力量蓬勃,一次次在春节档的全男海报中杀出血路;

而小品女王马丽,演起正剧来也是手拿把掐,总能够赋予角色更丰富的内涵,让喜剧演员不再被标签限制。



今年春节档,两个女演员分别挑大梁,马丽还在贾玲的《热辣滚烫》里客串了一把。

这一次,她们的故事,都只与自己有关。

当李雪琴开始演小三

具体是从哪部作品开始改变,具体是从哪一次浪潮开始觉醒,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前者蹚出了河流,后来者便能乘着风帆,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我们都知道,很长一段时间里,喜剧中的女性都是不受待见的。

郭德纲就曾说:不收女徒弟。

“女孩脸皮薄,我们这可不是歧视女性。”

这并非一家之言。

因为在过去,喜剧的叙事是陈旧的,喜剧中的女性是刻板的,她们或需要靠扮丑扮老来成就一种高高在上的喜感,或扮演无脑愚蠢来烘托男性角色的伟岸。

丑女、神经质、老鸨、癫婆......她们的形象如此单薄可怖,以至于演绎者自己也总是半推半就,一边表演丑态,一边抗拒标签。

演喜剧,变成了一种牺牲。即便是贾玲自己,都曾又哭又闹地不肯去相声表演班。



但她们终究是一点点拓宽了边界。

从婆婆媳妇妈的家庭叙事,到拿自己开涮的摸索成长,再到回归喜剧本体,用无关性别身材的台词,一个接一个地抖响包袱,收获笑声。

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喜剧女演员浮出地表,用幽默容纳所有表达——“别把我当成女人,把我当个人。”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史策,最早在舞台上表演生活流喜剧。

她的创作里,不需要扮丑扮老,不需要讲刻板的两性笑话,可以用高级的方式一边搞笑一边演绎新时代爱情,打破了“漂亮就不好笑”的喜剧魔咒。



而后,她褪去喜剧演员标签,从现实主义题材到悬疑刑侦剧,被更多人看见喜剧之外的另一面。

曾经靠着颜艺和快嘴博取欢笑的金靖,走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依然光芒四射。

她饰演的北漂胡晶晶,赚足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网红出身的喜剧人李雪琴,这次在《热辣滚烫》里扮演女主角杜乐莹的闺蜜兼“小三”。

这是个有点自私有点狡猾的负面角色,但电影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她的身材样貌进行批判,而是从表演形式上激发笑点。



新生代的这些女性喜剧人,有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世界,也不再需要献祭自己来成全低俗笑点。

与此同时,她们也深受照拂。

《热辣滚烫》中有一个花絮令她姐印象深刻。

饰演小三的李雪琴,在电影中有一段啼笑皆非的床戏。

走戏时,导演贾玲注意到了她大幅度的动作很可能走光,先是拿来薄毯给她盖上,又是让场务找安全裤。

最后,让摄像只拍上半身。

“不让雪琴走光就行。”



有人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女导演。

但我想,我们需要女性导演的原因还不仅于此。

不只是更多共情、更多照顾、更多安心,还在于更多可能性。

去年,韩国综艺《海妖的呼唤》大火,24名女性参赛者,在孤岛上为生存而战,展现了肌肉、胆识、血性。

豆瓣最高赞的评价是:“如果我从小是看着这样的女性长辈们长大的话”



这句话,同样也可以沿用到今天的喜剧。

当我们看着史策的小品长大,当我们看着贾玲的电影长大,当我们看着更多女性以喜剧技巧而非肢体形象博取掌声,当我们听到她们用段子来对抗不公——

我们或许也会学着对身材羞辱say no,学着用幽默轻巧回击,学着对世界扮个鬼脸,然后露出微笑。

幽默,从来都不该是男人们的专属。

我期待着,不久之后的某天,会有女孩走进喜剧剧场,昂首挺胸地说:

我想成为一个喜剧演员,像贾玲和马丽那样。

由马丽和贾玲为原点,向前看,向后看,我们看到的是几代喜剧女演员的突围和破局:不靠流量粉丝,不靠美貌艳压,不靠番位争夺。

具体是从哪部作品开始改变,具体是从哪一次浪潮开始觉醒,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前者蹚出了河流,后来者便能乘着风帆,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春节档赛程过半,喧嚣的战火逐渐告一段落。

尽管经历了观众屏摄、电影半截退档等风波,但整体市场还是收获了不错的结果。

《热辣滚烫》突破三十亿大关,牢牢占据春节档榜首;《第二十条》稳扎稳打,反超《熊出没》,预测票房也超过二十亿。

而这两部电影中的贾玲和马丽,也毫无疑问成为了女演员里的绝对赢家。

贾玲自不必说,《你好,李焕英》排名影史票房第三,《热辣滚烫》顺利挤进前二十,还有向上爬升的空间。

马丽靠着《第二十条》,成为180亿票房女演员,在电影人榜单上厮杀下自己的席位,奠定了国民女笑星的基础。



她们的胜利里,暗藏着一场漫长的觉醒。

初代女喜剧人:婆婆媳妇妈

绝大部分人对于喜剧女演员的印象,大概都是从春晚开始的。

1988年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赵丽蓉,是一代人心目中的农村老太经典形象。

她穿着老式毛衣,迈着小碎步晃荡,慈眉善目妙语连珠,一口唐山话台词深入人心,几乎成了全国人民说了上句接下句的暗号。



小品里,她有时是一个英雄的母亲,因为听不懂普通话闹出各种笑料,用她的耿直朴实讽刺媒体的造假摆拍。

她有时又是理解不了年轻人潮流的奶奶,看着孙女追四大天王满脸疑惑,展现了新旧时代思想的碰撞。



到后期,她的作品呈现出了更多的主体性。

《如此包装》讽刺强行追逐潮流而无审美的消费主义,《打工奇遇》化身打假斗士,呼吁商家货真价实、不忘根本。



她所代表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的女性形象:对自己委曲求全,对孩子掏心掏肺,面对不平事利落出手,却也会在时代的洪流中不知所措。

比赵丽蓉晚一年的1989年,宋丹丹也首次登上了春晚舞台。

小品《懒汉相亲》里,她饰演邻村的魏淑芬,绿头巾,麻花辫,笑容羞涩,语气娇嗔。



而后,她一年一年地活跃在小品舞台上,一会儿是《超生游击队》里挺着肚子到处跑的孕妇,一会儿是《秧歌情》里对着镜子扮丑扮老的老太太。



1999年开始,她开始和赵本山合作。从《昨天,今天,明天》到2008年的《火炬手》,有点虚荣又算计的白云老太太深入人心,硬生生把小品都演成了连续剧。



相比较赵丽蓉,宋丹丹的农村老太太形象更“鸡贼”,却也更局限。

你很难想到那些角色在笑料之外的更多功能,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仅仅是作为被讽刺调侃的形象而存在。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宋丹丹上了几年春晚之后彻底厌烦,再也不肯做一个只让人发笑的女笑星。



宋丹丹之后,就是蔡明。

1991年,蔡明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而后,她累计登上了28次春晚,成了上春晚最多的女演员。

从年轻的机器人女友,到城里的毒舌老太太,她从三十岁演到六十岁,也从孙女、儿媳演到了妈。



宋丹丹演农村老太太的那几年,蔡明演的是闲人马大姐:居委会大妈,处理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只为了说出最后的那句包饺子。



进入新时代后,她又成功开创了另一种老太太形式——矫情、毒舌、作精。

那时,几乎所有流传的金句都来自她:

“都是千年的狐狸,和我玩什么聊斋?”

“你那嘴是租的,着急还吗?”

“厕所里跳高,过分!”

那些尖锐的话似乎从她嘴里说出来就自动镀上幽默好笑的滤镜,以至于我们很难看出欢笑背后的议题——独居老年女性的孤独。

而由她们的视角重新看待那些年的春晚小品,我们会发现,从春晚走出的初代喜剧女演员们,在不遗余力地呈现着时代的裂痕。

她们展示着城乡巨变下农妇进城的不适,展示着计划生育政策下怀孕女性的流亡,展示着城市化进程中老人的沉默。

但往往,她们也是裂痕本身。

无论她们承担了多少笑料和讽刺,她们的画像依然单薄扁平。无论故事设定如何改变,她们都逃不出“婆婆媳妇妈”的底色困局。

“女神和女汉子”

好在,随着中生代的喜剧女演员登上舞台,关于“婆婆媳妇妈”的家庭叙事变少了。

2010年,贾玲和马丽几乎同时走入大众视野。

贾玲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搭档白凯南表演相声《大话捧逗》,当时的她穿着马甲配短裙,梨涡浅浅,让全国观众第一次见识了说相声的女性。

马丽与何炅合作,在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上表演《超幸福鞋垫》,靠着口播和反差让观众耳目一新,被媒体评价为“女版郭德纲”。



而这,并不是她们命运的第一次重合。

她们都出生于1982年,都于2001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马丽加入开心麻花,贾玲则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并拜冯巩为师。

她们一开始主攻的赛道都不是小品,但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和网综的火热,她们顺流而上,一南一北,成为了两颗冉冉升起的喜剧新星。

打开大众认知度之后,两人活跃在相似的综艺节目,多次登上春晚,也曾在喜剧类综艺同台竞技。



而从她们的喜剧作品进程里,我们也能看到两个女性逐步的意识觉醒。

贾玲因《热辣滚烫》站上风口浪尖之后,有人翻出了她早年的作品,指责她现在是在吃女性红利、她压根儿就没有女性表达。

这个被广为诟病的小品,就是2015年央视春晚上的《喜乐街》。

其经典段落,就是“女神和女汉子”的PK。

“我眼大嘴小鼻梁挺,腿长胳膊长S型,我的名字叫瞿颖。

我有胳膊还有腿,还有鼻子也有嘴,我的名字叫贾玲。”

贾玲饰演没钱没对象的大龄剩女,瞿颖则是身高腰细腿长的女神。



当时,这个小品就被指责是加剧了刻板印象、强化了身材焦虑、展现了对胖女孩的容貌羞辱。

然而我们要说,不仅仅是贾玲,那个时代的喜剧演员,都曾或多或少地为性别刻板印象添砖加瓦,都曾在没有觉醒的时刻随波逐流。

如果我们以今天的眼光重新审视多年前的作品,会发现它们大多不“清白”。

马丽的那部《超幸福鞋垫》,她在里面饰演一个说话娇嗲、矫揉造作的台北Mary,但后来被揭穿,其实是“来自东北的马丽”。

而更多的喜剧作品中,抓小三、身材羞辱、家有悍妻这类元素也往往会成为笑点标签。



但她们在随着时代改变。

她们没有高喊过主义,没有谈论过觉醒,却用自己的创作和实践逐渐踏出了一条喜剧女演员的新河流。

《你好,李焕英》最早就是小品,贾玲根据自身经历改编,从婆婆媳妇妈,回归到母女的主体,只讲述女性和女性之间的守望。



春晚的舞台上,马丽也逐渐抛弃了性别概念,演精明的上司,演形式主义的主任,让女性角色回归到人本身。



与此同时,她们也在开拓更大的空间。

贾玲自不必提,作为导演的她已然力量蓬勃,一次次在春节档的全男海报中杀出血路;

而小品女王马丽,演起正剧来也是手拿把掐,总能够赋予角色更丰富的内涵,让喜剧演员不再被标签限制。



今年春节档,两个女演员分别挑大梁,马丽还在贾玲的《热辣滚烫》里客串了一把。

这一次,她们的故事,都只与自己有关。

当李雪琴开始演小三

具体是从哪部作品开始改变,具体是从哪一次浪潮开始觉醒,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前者蹚出了河流,后来者便能乘着风帆,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我们都知道,很长一段时间里,喜剧中的女性都是不受待见的。

郭德纲就曾说:不收女徒弟。

“女孩脸皮薄,我们这可不是歧视女性。”

这并非一家之言。

因为在过去,喜剧的叙事是陈旧的,喜剧中的女性是刻板的,她们或需要靠扮丑扮老来成就一种高高在上的喜感,或扮演无脑愚蠢来烘托男性角色的伟岸。

丑女、神经质、老鸨、癫婆......她们的形象如此单薄可怖,以至于演绎者自己也总是半推半就,一边表演丑态,一边抗拒标签。

演喜剧,变成了一种牺牲。即便是贾玲自己,都曾又哭又闹地不肯去相声表演班。



但她们终究是一点点拓宽了边界。

从婆婆媳妇妈的家庭叙事,到拿自己开涮的摸索成长,再到回归喜剧本体,用无关性别身材的台词,一个接一个地抖响包袱,收获笑声。

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喜剧女演员浮出地表,用幽默容纳所有表达——“别把我当成女人,把我当个人。”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史策,最早在舞台上表演生活流喜剧。

她的创作里,不需要扮丑扮老,不需要讲刻板的两性笑话,可以用高级的方式一边搞笑一边演绎新时代爱情,打破了“漂亮就不好笑”的喜剧魔咒。



而后,她褪去喜剧演员标签,从现实主义题材到悬疑刑侦剧,被更多人看见喜剧之外的另一面。

曾经靠着颜艺和快嘴博取欢笑的金靖,走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依然光芒四射。

她饰演的北漂胡晶晶,赚足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网红出身的喜剧人李雪琴,这次在《热辣滚烫》里扮演女主角杜乐莹的闺蜜兼“小三”。

这是个有点自私有点狡猾的负面角色,但电影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她的身材样貌进行批判,而是从表演形式上激发笑点。



新生代的这些女性喜剧人,有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世界,也不再需要献祭自己来成全低俗笑点。

与此同时,她们也深受照拂。

《热辣滚烫》中有一个花絮令她姐印象深刻。

饰演小三的李雪琴,在电影中有一段啼笑皆非的床戏。

走戏时,导演贾玲注意到了她大幅度的动作很可能走光,先是拿来薄毯给她盖上,又是让场务找安全裤。

最后,让摄像只拍上半身。

“不让雪琴走光就行。”



有人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女导演。

但我想,我们需要女性导演的原因还不仅于此。

不只是更多共情、更多照顾、更多安心,还在于更多可能性。

去年,韩国综艺《海妖的呼唤》大火,24名女性参赛者,在孤岛上为生存而战,展现了肌肉、胆识、血性。

豆瓣最高赞的评价是:“如果我从小是看着这样的女性长辈们长大的话”



这句话,同样也可以沿用到今天的喜剧。

当我们看着史策的小品长大,当我们看着贾玲的电影长大,当我们看着更多女性以喜剧技巧而非肢体形象博取掌声,当我们听到她们用段子来对抗不公——

我们或许也会学着对身材羞辱say no,学着用幽默轻巧回击,学着对世界扮个鬼脸,然后露出微笑。

幽默,从来都不该是男人们的专属。

我期待着,不久之后的某天,会有女孩走进喜剧剧场,昂首挺胸地说:

我想成为一个喜剧演员,像贾玲和马丽那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