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国
进入2023年以来,韩国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这也使韩国政府不得不频繁下调经济预期。首尔日前发布的“2023年下半年经济政策方向”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1.4%,比之前的预期调降了0.2个百分点。韩国经济亮起红灯并不是从今年开始的,早在去年就已经出现明显下行趋势。去年,韩国对外贸易14年来首次发生47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让韩国学界和产业界人士惊讶不已。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开始起飞,仅用了数十年时间,从一个低收入经济体一跃跻身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将韩国国家经济发展的焦点放在利用海外资源与开拓国外市场上,以出口带动本国产业生产,最终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这一战略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克服国内狭小市场的弊端,通过开拓海外广阔市场,为本国闲置和过剩的生产能力提供化解渠道。这不仅能够创造和增加就业岗位,还能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取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的一种重要途径。
韩国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以来,凭借在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长期实现贸易顺差,迅速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并逐步构筑起以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发展道路,最终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蜕变。韩国也凭借在汽车、钢铁、造船、化工等重化工业的生产技术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快布局全球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去年韩国出现史无前例的贸易逆差,是不正常的,因此其国内出现了大量担忧。
从贸易产品结构上看,韩国主要贸易产品的出口均出现明显下滑。韩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汽车、石油制品、合成树脂、汽车零部件、钢板、化学原料、船舶海洋救援用品、平板显示器及传感器等。其中,除了汽车、化学原料以及船舶海洋救援用品等少数产品以外,其他多数产品出口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作为韩国对外贸易第一大产品的半导体,今年1-7月出口额下滑30%以上,而计算机、石油制品、合成树脂、钢板、面板显示器及传感器、无线通信仪器等其他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也分别下降58.8%、23.6%、25.7%、15.4%、25.6%和16.7%等。
从贸易伙伴上看,中国、美国、越南和日本是韩国前4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作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韩贸易额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2%,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所占的比重。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15.9%,而且40年来韩国几乎一直处于顺差地位。然而,在去年韩国对外贸易大幅下滑的同时,它的对华贸易也罕见地出现连续数月的逆差。
分析中韩贸易产品结构可以看出,中韩贸易产品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中国制造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不断显现,而中韩之间的贸易模式也从产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两国在越来越多的产业生产上开展激烈竞争。根据韩国官方数据,2023年1-7月,中韩贸易中,韩国的逆差规模达到144亿美元。过去韩国长期占据优势并将半导体、纤维、机械、计算机、汽车电池等领域产品出口至中国,如今成了韩国不断从中国增加进口的产品。中国市场对韩国中间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而韩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却不断增长,这就是中韩贸易中韩国出现罕见贸易逆差的最直接原因。
近些年,韩国在对华贸易上存在两难局面。一方面,韩国想要“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实施“多元化战略”。面对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部分韩国中小企业选择离开中国,向东南亚或印度等地区转移生产基地。但另一方面,多元化战略并未给韩国带来巨大贸易顺差,反而经历罕见的贸易逆差,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正如过去数十年中韩经贸合作经验所证明的那样,中韩经贸关系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互补或竞争关系,而是逐渐形成互利共赢、相辅相成的关系。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与国际经济形势,韩国不应简单地对中国市场采取脱离或转移的方式,而是要探索新的中韩经济合作模式,开辟新兴产业合作领域,不断挖掘新的比较优势。这样,韩国才能避免自身经济的硬着陆,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对抗来自国际市场的经济冲击,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