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县管校聘”诱发的教育不均衡

时事新闻2023-09-05 08:33:46无忧百科

警惕“县管校聘”诱发的教育不均衡

全文长 1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作者:安徽省全椒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周兵

随着教育改革,“县管校聘”应运而生。所谓“县管校聘”让教师不再是学校人,而成了系统人。此举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强化教师的管理。说是发展的产物,其实很久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模式,只是当时大家还没有这样说罢了。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教师管理的模式应该说就如同“县管校聘”。学校只是代管,教师的编制都由教体局统一管理。哪里需要教师或是需要什么学科教师,教体局可以在县域内进行调配。这样可以实现校际之间师资的科学、合理配备。

当然,在调配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腐败,给教育和学校带来一些困扰,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有人借着调配之名,将亲戚或是有关系、门路的老师纳入名单,调入自己理想或相对理想的学校。久而久之,一到新学年开始,跑关系、找门路的教师“络绎不绝”。最后,导致很多想调动的人无心教学,到处打听关系和门路。那些压根不想调动,也没有门路的人心里不平衡,也不用心教学了。一时间,这种现象成了一种规则、一种链条。如此下去,教师队伍开始不稳定了,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学校“等人开课”。苦了学校,苦了孩子,更苦了教育。于是乎,各级政府通知要求保障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的稳定,教师不再随意调动和流动,教师的编制全部纳入学校管理,从此教师就成了学校人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发展的脚步日趋加快,农村人口都“潮水般”涌向城镇。尤其是县城,孩子们的就学压力剧增。难上学,上学难成了一种社会问题。城里学生增速过快,校额大,班额大,师资严重缺乏。乡村学生大幅减少,甚至出现很多一人学校,有的就直接撤并了。师资闲置,没有课上。由于编制等问题,这些教师又无法进城。说实话,乡村有补贴,任务轻,责任小,很多人根本就不想进城。怎么办?编制等难题不是教体局一方可以解决的,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让乡村教师以一年为限短期上挂,以缓解城里师资问题。人家不愿来怎么办?好,那就乡镇补贴照发。有的学校甚至是抓阄确定上挂人员。看似城里师资是解决了,实际隐含着严重的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年年更换教师,给学校管理带来不便,学生学习带来影响。

这种模式只能治标不治本,也导致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教育要公平,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发展要均衡。而均衡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师资。很显然,原先教师的管理模式已然不适应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新的“县管校聘”管理模式也就相机出世。这种模式和做法初衷是好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校际师资不均衡的问题,也可以适当解决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县管校聘”存在的问题:城中那些新建校,由于处在城市发展地带,住宿方便(大多数教师在新城区购房),职称名额多,一下子成了“香窝窝”。大家争相选择,甚至“挤破头”不惜找关系,跑门路,去应聘。好,新学年伊始,各级领导打招呼、说人情,好不热闹。甚至打招呼要原校放人的现象都有。这不,原先的教育腐败现象又出现了。那些老旧、规模小的学校再次像当初乡村学校一样成了“没人要”的学校。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是问,教育还怎么均衡?如何破解工作中的人情关,成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瓶颈”?

“县管校聘”是为了教育均衡而生,怎奈又陷入无法均衡的泥潭?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周 兵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