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这阵子,一组“高中同学盲盒”的系列视频火了。
视频制作者@在下辉子,在高中毕业10年后,联系上了当时班里的几个学霸。
除了同学里有李雪琴这位新晋网红,视频最大的看点,是学霸们如今都怎么样了。
大家本以为,学霸们会一路高歌,继续充当社会中的佼佼者。
可几个视频看下来,才发现昔日的学霸,大都像我们一样,过着很普通的日子。
想当年,他们可都是考入985、211的“别人家的孩子”。
如今呢,他们中有人当了全职妈妈,有人失业在家,有人当了销售经理,还有人在做实习律师……
不少网友疑惑,我们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说,只要学习好、考高分,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可现实明明是,大部分人在高考的高光时刻后,都一步步隐入尘埃,成了不起眼的路人甲。
小时候,天真地把分数和命运划了等号。
等有了一番历练,才明白,平庸或许是大多人的宿命。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越早认清这一点,越能平和地对待自己。
当年的学霸小孩,后来都怎么样了?
其实,一直以来,考高分是否必定有好人生,就是教育圈的热议话题。
读书时,学霸们凭借天赋努力,或是教育资源,很幸运地在学业上闯关成功。
但事实却是,人生的关卡,不止求学生涯中的一次次考试。
最大的考验,往往是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那一刻,才真正开始。
一旦置身社会熔炉,面对复杂的现实,学霸们才骤然发现:
高分换不来高薪,脑子里的知识点也解决不了生活难题。
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中,就有不少回归平凡的学霸。
网友@渣滓洞,在大学毕业后,顺利拿到offer,可入职仅三个月,就受不了天天加班,月月考核,只得辞职回家当起了啃老一族;
复旦毕业生@小木,成绩从没掉出过班级前三,可就在上大学后,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最终因延毕,只能打零工做家教;
海归博士@琳达,在国外学了编程,本以为会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谁曾想,等他毕业,行业早已饱和,他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还有不少学霸毕业后,为了填饱肚子,甘愿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流水线当工人,做兼职外卖员,或是回老家做小买卖……
当年长辈眼里的尖子生,在经过时间的筛选后,大都又在长辈们的叹息中,活得“很不争气”。
其实,想想咱们自己,也不难发现,一个人的考试分数,决定不了长大后的命运。
背书最快,做题最多的好学生,不见得是职场上业绩最好的那个;优等班里的第一名,也不见得在将来被社会重用。
还有一点更扎心的,是学霸们归于平凡的同时,一些成绩很普通的孩子,反而成了后起之秀。
不得不承认,学习时能考高分的孩子,并不能在人生这场大考中也名列前茅。
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呢?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为什么学霸们,会“高开低走”?
博主@小崔,出生在一个5线小镇的普通家庭,祖上三代务农,父母都是工人。
打记事起,他听得最多的话,就是长辈们的那句:“好好考学,家里全靠你了。”
于是,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小崔就暗暗发誓,一定要靠读书出人头地。
别人出去玩,他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别人偷看电视,他就一套套试卷地刷题。
这样苦学了17年,小崔终于一鸣惊人,考入本省的一所985院校。
不单是家人,连他自己,都以为高考后,是鱼跃龙门。
可等踏入校门后,小崔才明白,命运的考验,不单单是一次次考试。
大二那年,导师带着他和几个同学,接了一个项目。
可就在去项目公司的前一天,小崔忽然接到外婆病重的通知,连夜赶回老家。
等处理完家事赶回学校,他才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导师的进度,只能主动退出。
还有一次,同学们想拿零花钱,在投资市场小试牛刀,积累点实战经验。
小崔也想参加,可一想到自己的生活费也就刚刚填饱肚子,又不得不放弃。
等到毕业找工作,小崔简历上亮点不多,加上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经常被用人单位婉拒。
最后,他不得不放弃一线城市,去二线城市的小公司谋职,赚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
慢慢地,他也看清了:仅凭成绩就想成为人上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努力,同样离不开家庭、运气、资源的支撑。
那小崔完全失败了吗?难道学习一点用没有吗?
当然也不是。
起码读书让他走出了小镇,跳出了父辈们的生活,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那为什么这样的好学生,没能成为社会上的“大赢家”呢?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命运的决定因素太多,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考量。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跟踪研究上百个好学生后,得出一个结论:
“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给人最大的误导,就是只要拼命学习,就能逆天改命。”
很多学霸的人生,之所以会高开低走,就是因为他们只看到分数的作用,对出身、性格、资源、天赋、运气……视而不见。
就像“高中同学盲盒”里显现的,那些“没混好”的学霸,或多或少都受限于原生家庭、社会资源、行业变动、时代发展……
人生,是一场算总和的考试。
学业上考高分很重要,却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可以凭此赢得最后。
撕掉学霸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前段时间,网上的一篇帖子,在家长群疯转。
一个叫@林林的博主,发长文讲述了自己藤校毕业后的经历。
可以说咱们身边,没几个小孩能拿出林林那样的求学履历。
她三岁读双语幼儿园,小学初中读私立学校,16岁考入美国排名前30的高中。大学被保送到常春藤名校,四年后又考上了本校研究生。
不少家长看到这里,都忍不住感慨: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啊。
可就是如此优秀的林林,却在毕业后,一次次陷入困境。
她本想去华尔街谋职,可恰逢疫情爆发,很多公司都缩减了业务。她决定回国,又发现国内的就业行情,也并不乐观,经常是投出去十几份简历,也就收到一两封回复,而且薪资压得很低。
但时间不等人,马上奔三的年龄不容林林挑肥拣瘦,只能先就业后择业。
于是,她放下高期待,从公司职员开始做起,又在两年后,步入婚姻,生儿育女。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早就不是名校学霸,我只想做个好母亲,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她不再紧抓着过去的辉煌,而是顺着命运的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她的幸福。
或许,你会为她感到遗憾,可生活安稳、家庭美满,算不算另一种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求学生涯,也只不过是人生的一段旅途。
我们自己不能因为小时候攀登过高峰,就再也无法放低姿态、落入平凡。
而做父母后,也不必强求自己的小孩,再以学霸的身份,束缚他的余生。
很喜欢梁晓声老师的一句话:
“孩子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他展翅高飞,若是平凡之辈,那就让他承欢膝下。”
做父母的,要接纳孩子的平庸;做孩子的,也要明白,活成普通人也不可耻。
想想看,这世上,果真有一个标签可以囊括人的全部吗?
学霸?学渣?成功者?失败者?……或许都是对人某一阶段的总结。
能评定人生的,或许只有一个标准:
那就是,你能不能活得自洽,能不能走上自己应该走的那条路。
最后,再讲一个令我泪目的故事。
网友@十九夜,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好工作。
甚至有段时间,惨遭失业的他,偷偷送起了外卖。
一个雨天,他狠狠摔了一跤,磕得鼻青脸肿,却又不敢回家。
毕竟在这之前,他一直骗家里说自己在大公司实习。
那天,他在雨中等到后半夜,可一回家却被母亲逮个正着。
只见母亲守着一桌子热饭菜,温和地说:“儿子,我都知道了,快吃饭吧。”
这一刻,他再也忍不住,哭着说:“是我不好,找不到好工作,白读了那么多年书。”
妈妈摇摇头:“小时候你学习好,是妈妈的骄傲,现在努力赚钱,更是我的骄傲。”
是啊,只要认真生活,不管是不是高分学霸,能不能功成名就,都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作家马伯庸说:
“人生有三个阶段,一是接纳自己父母的平庸,二是接纳自己的平庸,三是接纳孩子的平庸。”
人这辈子,本就如大河奔腾,起起伏伏。
不管是不是学霸,都可能高开低走,而做个普通人,也许是你我最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