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保障房新政将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

时事新闻2023-10-31 11:41:21无忧百科

解读丨保障房新政将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雪松

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据悉,《意见》8月25日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近期已传达到各城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意见》提出,在大城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解决工薪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稳定工薪收入群体住房预期,为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提供住房支撑。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意见》明确了保障性住房体系运作的基本原则,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筹集、保障对象和标准、配售和管理、支持政策等多个方面原则。

丁祖昱说,《意见》对房地产行业各参与主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住房体系建设而言,将助力构建“低端有保障、高端有市场”的新格局。二是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投资。三是对于地方而言,盘活闲置土地和存量住房建设保障房,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闲置土地的价值。四是对于开发商而言,“商改保”能帮助房企去库存。五是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将缓解其住房困难问题。

丁祖昱表示,《意见》允许高库存城市将存量商品房改建作保障性住房,对于长春、大连等高库存城市而言无疑是利好,借此契机这些城市既可以完成保障房供给目标,又能去化高企的库存,缓解商品房市场的压力。

中指研究院研究副总监徐跃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意见》的出台将为房地产行业注入新活力,带动相关上下游行业平稳发展。同时,保障房的供应也有利于促进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在徐跃进看来,《意见》提出“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在大城市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预计未来保障房开发模式有望继续创新,更多社会资本可能会参与到保障房开发运营中来,这将有效扩大保障房的供应规模。同时,保障房的建设筹集渠道也会更加多元,各式各样的存量盘活将会是保障房筹集的重要渠道。另外,保障房建设也将和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相结合。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已建立了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三位一体”的住房制度。新的保障性住房属于配售型的住房,要与前述“三位一体”的住房制度做好衔接。

根据《意见》,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将以收入作为主要划定依据,限于中低收入工薪群体,体现“保基本”原则,具体收入标准将实行“一城一策”,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拟定。

丁祖昱分析,在面积标准上,过去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都有明确的住房面积限制,基本都在50-70平方米的区间内,共有产权房并无统一规定,考虑到保障人群的定位差异,预计配售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可能会略高于公租房。

在专家看来,随着《意见》出台,明确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原则,相关体系框架已初步成型。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