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在证监会8月18日推出的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政策中,引入中长期资金是重要内容之一。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银行理财资金等被视为中长期资金的核心来源。
彼时,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跨部委沟通协同,加大各类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提高权益投资比例。
仅仅6天之后,证监会即会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就共同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
“目前,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20%的水平。在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我们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方案。”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8月18日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8月24日召开的座谈会上,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再度被重点强调。
座谈会指出,投资和融资是资本市场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各类中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互相促进、协同发展。近年来,证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着眼于构建可预期、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揽子推进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加快完善,接续开展两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市场生态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合力推动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体制机制障碍,会同相关部门放宽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股票投资比例限制,积极引导各类机构实施长周期考核,强化投资稳定性。总的看,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获得了良好的中长期回报,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逐步增强,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疫情后稳定恢复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居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和养老投资需求不断增加,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
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是联结资本市场与居民财富管理、实体企业发展的关键纽带,要进一步体现行业发展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宏观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深刻认识我国经济总体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切实把握好宏观经济与微观主体、资本市场改革与资管行业发展、机构经营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等各方面关系,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获得更多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相向而行,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推动建立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机制
“积极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树立长期投资业绩导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升投资行为稳定性。”证监会相关负责人8月18日表示。
六天后的座谈会上,长效考核机制同样成为关键内容之一。
会议要求,各类机构要提高对中长期资金属性和责任的认识,坚持从战略高度看待和重视权益投资,不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壮大投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投资管理体系,推动建立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机制,着力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比重。
“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新形势下,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如是提到。
除建立长效考核机制以外,在加大各类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方面,证监会8月18日同时提出多项措施。包括:推动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推动研究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会计处理,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与资金规模;推动加快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展至全国,扩大制度覆盖面;支持银行理财资金提升权益投资能力等。
上述政策提出之时,有受访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系列措施的落地将对A股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带来实质性助益,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景气度亟待提到的当下,通过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公募基金、银行理财资金、个人养老金等进入资本市场意义重大。但其落地需要不同部委、机构的通力合作,尤其是相关机构的协调配合。
从8月24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来看,证监会与机构间的合作已经建立起良好开端。参会机构一致表示,将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正确看待市场短期波动,把握长期向好的大势,强化逆周期布局,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用实际行动引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努力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客户资产保值增值、机构自身长期健康发展的更好统一。
证监会亦表示,下一步,将认真研究相关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共同为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障,促进资本市场与中长期资金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