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坪实习生孙雨玥深圳报道
8月23日晚,丽珠集团(000513.SZ)2023年中报出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6.15%;归母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增长11.5%;归母扣非净利润10.94亿元,同比增长4.52%。
得益于有效控制经营成本,丽珠集团利润端业绩增速大于收入业绩增速。其中,公司制剂板块保持稳定增长,原料药板块高端特色原料药占比及营收稳步提升。
分季度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13亿元和32.77亿元,二季度收入相比上一季度略有下滑。
具体来看,由于年初补益及抗感染需求高位,公司中药制剂收入环比下滑1.5亿元,原料药业务收入收窄2.1亿元。
毛利率下降 1.13个百分点
作为业务分布较广的医药集团,丽珠集团板块分为化学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备、中药制剂以及生物制品五个部分。
上半年,公司收入占比在一半以上的化学制剂产品营收34.8亿元,同比下降4.42%。其中,该业务板块占据大头的消化道产品实现营收16.25亿元,同比下降了7.75%。
早前披露的 2023年一季报中,丽珠集团的化学制剂业务收入就已明显下降,降幅为20.95%。据丽珠集团投资者接待人员介绍,主要原因是“消化道产品、促性激素产品和精神产品等处方药产品去年底的春节备货、以及今年 1-2 月份医院终端尚未恢复”。
该人员认为:“由于化学制剂的一季度情况比较特殊,不能反映全年预期,从3月份之后的各月份处方药终端市场恢复情况基本符合预期,各领域主要产品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性增长。其他版块业务如中药、原料药等也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体而言,从趋势上看,一季度后各季度逐步向好,2023 全年化药各领域销售目标和预期没有变化,公司有信心努力争取完成全年业绩预期及目标。”
上半年,丽珠集团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7.82亿元,同比增长3.03%,但占总营收的比例却从 2022年同期的27.44%下滑至26.63%。生物制品业务方面,营收为1.13亿元,同比增长了5.93%,但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仅1.7%;中药制剂产品营收9.54亿元,同比增长94.42%,占营业收入的14.26%;诊断试剂及设备营业收入人民币 297.99 百万元,同比下降 13.88%,占集团营业收入的4.45%。
综合来看,丽珠集团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64.09%,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3个百分点,其中境内收入毛利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分产品而言,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中药制剂产品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3.5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丽珠集团研发投入合计6.11亿元,同比增长10.15%,占比营收9.13%相比2022上半年提升0.33个百分点。
目前,公司艾普拉唑针剂新增消化道出血适应症,纳入医保目录已满4年,有望在2023年医保谈判中降幅减半;曲普瑞林微球1M前列腺癌适应症已获批,子宫内膜异位症完成III期临床;阿立哌唑微球1M完成1期多次给药临床,与CDE沟通后即将报产;重组IL-17A/F单抗头对头司库奇尤单抗3期临床已经启动;司美格鲁肽biosimilar完成3期临床入组。
销售费用占总营收近三成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受医疗反腐等消息影响,丽珠集团二级市场遭遇巨震,2023年8月以来(截至 8 月 24日)股价下跌9.19%。
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持续维持高位,上半年丽珠集团支出销售费用19.67亿元,占上半年总营收的29.4%,同比增长3.35%。
销售费用包括市场宣传及推广费、员工薪酬、办公交际以及差旅费、会务费等,其中市场宣传及推广费17.27亿元,占比最高,达87%。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丽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5.20亿元、120.64亿元、126.30亿元,销售费用分别为30.76亿元、38.84亿元、38.87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约为29.24%、32.19%、30.78%。
早前,有市场传闻称,疑似由国家审计署出具的广东省药品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3月,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累计向2953家商务推广公司支付服务、咨询等费用30.82亿元。
但随后,丽珠集团回应称,正在调查核实。目前,公司没有收到相关部门配合调查的通知,公司销售费用占比是行业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