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消息,美国芯片晶圆代工巨头GlobalFoundries(又称“格芯”“格罗方德”)宣布人事变动,公司任命洪启财(KC Ang) 为亚洲区总裁兼中国区主要负责人。
格芯称,洪启财在半导体代工行业拥有30多年经验,上任后将以中国为重点,领导并发展格芯在亚洲市场的新业务与战略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洪启财拥有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德克萨斯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他于2010 年加入格芯,并在公司担任过多种高级领导职务,包括格芯全球工厂的首席制造官,以及格芯新加坡所有业务的负责人等。此前他还是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也是 SEMI 东南亚区域顾问委员会的主席。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新的人事变动,无论洪启财本人还是格芯首席业务官Niels Anderskouv,两人都提及中国市场。洪启财称,格芯正响应许多跨国客户的需求,他们正寻求与格芯找到合作路径,尤其是为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芯片制造技术。Niels Anderskouv则表示,洪启财将是推动整个亚洲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的理想领导者,尤其是加速格芯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
格芯当前确实有理由需要重新重视起自己在中国地区的经营。第一财经记者20日从多位产业人士处了解到,当前格芯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情况已经不如此前,“因为自身业绩亏损,加之来自外部的政治压力,格芯眼下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线已经萎缩了不少。”一位产业人士告诉记者。
去年12月,发布停业公告三年后,格芯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家晶圆代工厂最终由华虹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华力微”)接手,这意味着格芯在中国大陆地区布局12 寸晶圆厂的计划彻底告吹。
不过眼下,格芯如想要在中国代工市场进一步攻城拔寨,其需要面临不小的挑战。
从所处赛道来看,2018年GlobalFoundries正式宣布无限期停止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研发,专注于现有工艺。放弃先进制程研发后,在代工合作伙伴上格芯先后丢掉了超威、IBM等大客户。而在成熟制程方面,华虹集团和中芯国际两大代工巨头则是格芯在中国大陆市场绕不开的竞争对手。
据了解,接手格芯在成都的工厂后,上海华力微计划在工期 1007 日历天内完成一条 12 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的改造。《华虹集成电路(成都)有限公司 12 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一期)大宗气体供应商招标》内容显示,这一项目规划月产能为 3 万片。
同时刚刚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华虹集团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华虹半导体公布的总体产能利用率为91.7%,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为80.8%,两者均未拉满。这意味着下游消费市场的回暖进程还在持续,格芯需要在两家代工巨头弹药盈余的状态下与之同台竞争。
另一方面,从营收排名上来看,格芯正面临被中芯国际反超的事实。5月7日,格芯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初步财务业绩。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15.49亿美元,环比、同比均下降 16%;净利润为1.34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跌约一半;毛利润为 3.93 亿美元,环比减少 25%,同比下滑24%;毛利率为25.4%,相较之前约28%的水平有所降低。
相比之下,中芯国际在该季度营收17.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7%,环比增长 4.3%。第一季度,中芯国际在营收层面首次超越联电与格芯,跻身全球晶圆代工厂排名前三。分析机构Counterpoint指出,受汽车和工业应用领域需求疲软和客户库存调整影响,格芯与联电在2024年的业绩指引相对较低。
“先进上不去,成熟对手多”一位产业人士在谈及格芯的业务现状时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