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卡”这个玩具出现多久了?答案有些扑朔迷离,有70后、80后的家长表示,自己小时候就玩过这东西,现在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也有90后家长表示:小时候听都没听过,因此也接受不了学生玩这种东西。学校老师对“烟卡”的态度,比其他玩具更加严肃:坚决不许“烟卡”出现在学校里教室内。
其实在此之前,笔者对这个玩具的态度也是不认可的,毕竟这个东西和不良嗜好相关,谁也不想祖国的花朵小时候玩这个东西长大,但网上有一位家长发布的视频,却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深思。
“烟卡”是现象级玩具,让孩子放下了手机,一家长提倡烟卡引深思
这位家长称“烟卡”是现象级玩具,让现在的学生放下了手机,去户外都有玩具可以玩,而且制作成本也很低,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上学的时候甚至无法拥有自己的手机。
而“烟卡”玩具的流行,也让这些学生不再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而“自卑”,高级玩具不少家长都承担不起背后的高消费,而“烟卡”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这位家长之所以这样说,其角度与多数家长是不一样的,这位家长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烟卡”问题的,他认为:你我都当过孩子,更能理解孩子对玩具的心态,除了放松,更多的是孩子的社交需求。
像之前流行的塑料萝卜刀、盘手串等等也是如此,学生时代,也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学生追逐圈子内流行的东西,以此找到朋友、获得同龄人之间的认同,这就是孩子所需要的社交,本质上和家长的社交需求是一样的。
这位家长认为:现在的一些家长,学生之间越流行什么,他越是不让自己的孩子去玩什么,把一个简单的玩具,上升到不属于他的高度,表面上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成长,实则是为了满足家长过度的控制欲。
连烟卡都不允许存在的土壤里,怎么可能长出来马斯克、乔布斯呢
可以看出这名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与时俱进的,他认为:一个连烟卡都不允许存在的土壤里,怎么可能长出来马斯克、乔布斯呢。课本上的都是“死知识”,作为学生也得时刻知道这个时代都在干什么,在流行些什么东西。
对此一些家长表示认可,就比如笔者前文提到的,那些自称小时候也玩过烟卡的70后、80后家长,也有家长表示:自己天天给学生捡烟盒,让他玩“烟卡”,这件事如果上升到一定高度,是不是也能说是在保护环境呢?
不过也有家长表示:自己不排斥学生玩玩具,但为什么一定是“烟卡”呢,家长不希望学生对这种不良嗜好有亲切感,如果换成糖卡、水果卡、卡通卡,自己也不会这么排斥。
但平心而论,学生之间流行什么,谁也无法决定,这个东西很难说,商家也是逐利性,看什么火就卖什么,谁也找不到这个东西源头在哪里。
笔者小时候没玩过“烟卡”,但会把长辈抽剩下的烟盒收集起来,装上塑料瓶的盖子,当玩具车来玩,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现在那么精致的玩具,自己做的玩具车就能玩上好几天。
说到“不良嗜好”,评论区有家长追忆:小时候玩过啤酒瓶的盖子,锤平了和现在的“烟卡”玩法也差不多,其实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玩具,至于是否有必要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归根结底还得看家长的心态如何。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