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飞的”上下班愈来愈近

时事新闻2024-05-16 15:57:15无忧百科

广东打“飞的”上下班愈来愈近



亿航智能获得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

亿航智能获得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通过自动驾驶顺利完成城市CBD的低空飞行,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在深圳正式实施……随着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广东低空经济正在风口“起飞”。在广东,打“飞的”上下班有望成为现实。5月14日下午,南都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两家广东低空经济领域的代表企业,探寻广东低空经济发展的态势、前景。

集聚一批低空行业龙头企业

随着国内政策的持续落地以及商业化步伐的加快,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而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也早已开始了对低空经济领域的探路。低空经济已与6G、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一道成为广东前瞻性布局发展的重要领域。多年来,广东低空经济在研发制造、飞行运营和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已积累扎实基础。

5月14日上午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上,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广东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已集聚全国30%以上无人机企业。

以广州为例,目前,广州已集聚了一批低空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在低空飞行行业领先的运营服务商。成立于2015年10月的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航智能”)目前已发展成为无人驾驶载人航空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向采访团介绍了亿航的系列产品矩阵及其丰富的应用场景。他表示,目前亿航智能的产品已经可运用于空中交通、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多个场景。

据了解,基于自动驾驶、快速响应和集群调度等关键优势,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已在全球完成超过4万架次的安全飞行,其飞行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14个国家,领跑全球城市空中交通领域。

今年4月,亿航智能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至此,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成为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已经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标准适航证三大“适航通行证”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做的所有的这些都是为这三张证服务的。现在有了这个生产许可证之后,预示着我们的亿航智能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可以量产销售。” 胡华智介绍道。

此次调研的另一家广州低空经济领域代表性企业小鹏汇天,截至2024年4月已申报拥有近700项核心技术专利,拥有多年的低空载人飞行器、飞行汽车研发、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试验及试飞经验,团队汇集了多余度飞控、空地自动驾驶、高压高能动力、热管理、空气动力学、互联网人机交互、综合航电、适航与质量、结构强度、造型设计、汽车技术、嵌入系统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人才。

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创新应用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内多个城市竞逐的产业。广东作为“先行者”,其优势不仅在于扎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也包括不断完善的政策扶持。

近年来,广东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全力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推动在物流、农业、测绘、电力巡检、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主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地市层面,广州、深圳则走在前列。2023年10月24日,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广州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印发《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共有十条内容,涉及重大项目落户奖励、基础设施扶持、促进产业集聚、低空飞行服务保障、适航航空器奖励、标准制定奖励、核心技术产业化扶持、示范应用场景扶持、重点项目扶持等内容。2024年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作为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正式实施,为低空经济“腾飞”奠定了法治基石。

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宁伟在此次调研中接受采访时表示,黄埔区作为广州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先行区,正在积极抢滩低空经济产业风口。

“首先,我们加强了顶层设计引领,出台‘低空经济10条’产业扶持政策,单个企业最高奖励是3000万,目前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力度最大,提供产业链条覆盖范围最广的一项专项支持政策。”单宁伟表示,黄埔区同步还在制定黄埔区低空产业规划、空域规划以及低空航线和起点的规划,力争在高战略、高标准上头去谋划全区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在金融支持方面,黄埔区与广州产投合作组建100亿元低空产业基金,单宁伟透露,目前首批的2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在平台的搭建方面,黄埔区在知识城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目前在加速建设一条800×30米的低空跑道。

据了解,目前黄埔区集聚低空产业链企业50家,覆盖研发设计与原材料、制造与集成、应用与服务等环节,产业规模约130亿元,其中包括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单项冠军,9家上市企业。

他透露,下一步黄埔区马上会推出三大类55项低空应用的场景清单,重点在低空物流、城市管理与规划、农业生产、航空消费等方面来提供整个低空的应用场景。

数读

低空经济,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汽车等为牵引,涉及空中通勤、空中物流、空中旅游、空中管理等众多行业,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聚焦

未来打“飞的”费用多少?

比乘坐高端轿车高一点点,不会高太多

基于目前亿航智能已经获得可以实现量产销售许可证,未来,“打飞的”将成为现实,相关的出行成本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亿航智能联席首席运营官王钊在调研中表示:“目前,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公开售价是239万,其实远低于大家对一般航空器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在通航行业,一架单翼小飞机或者私人飞机动辄四五百万,甚至五六百万。”

对于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的定价问题,王钊在调研现场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坐出租车从这里到机场,可能要花100块钱打车费,如果我们高级一点的专车可能要付出200块钱的交通费,那么我们就把以空中飞行的方式去出行的价格定位在300或者接近400这样的价格。我们对这种空中出租车的出行的成本定位是它要比乘坐高端轿车要高一点点,但不能高太多,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低空出行有哪些困难?

未来需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若想实现低空出行,目前有哪些困难需要去解决?王钊认为,如果要形成空中出行的场景,需要解决两部分的问题。首先是要有保证能够安全飞行的飞行器,其次是要让飞行器与地面空间有接触的基础设施。王钊提到,目前亿航的飞行器已经拿到“三证”,证明已经有了安全出行的飞行器,下一步就是要解决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工厂用地及一些公交场站等,找到合适的起降场地,跟政府甚至是企业一起,在城市找到几十上百个适合飞行器起降的场所,而我们今年主要任务就是推进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统筹:李陵玻 陈杰生

执行统筹: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张思琦 卢婉珊 张婷

摄影:南都记者 张静

本文标签: 广东  广州  亿航  深圳  航空器  无人机  新产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